• 01

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誕生於2007年,卻在10年之後火遍網路。它能火,靠的不是流量明星和天馬行空的情節,而是大師級的布局,對史實的精確再現,以及導演的精心編排和演員的精湛表演。以至於大家一致公認,這部劇是中國歷史劇目前為止的巔峰之作。

在知乎上,很多名家大V對該劇都有深入而精彩的點評。今天,我也來簡單地剖析劇中一些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劇中無處不在,一般人不容易看懂,但卻對劇情有重要影響的因素---明代官場的潛規則。

潛規則一詞深為國人所熟悉,可以說從古到今,它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 」潛規則「一詞的原創者,大概是著名作家吳思老師。他的那本《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遊戲》當年可是轟動文化界,一時洛陽紙貴。

而《潛規則》一書本身就是以明清兩朝歷史為背景,詳解古代政治權力運行中那些不便明說卻又結結實實存在並起決定性作用的潛在規則。

《大明王朝》的編劇劉和平大師熟讀歷史,同時對這些潛規則也了如指掌。他創作《大明王朝》的情節中,潛規則大量地滲透其中。所以我建議大家看劇時,不妨先看看吳思老師的書。看罷,對賞劇有巨大的幫助,原先想不明白的情節,聽不懂的話,之後一點就通了。

劇中誰是潛規則的代表人物?除了作為貪官集團的嚴黨,上至皇帝,下到縣裡的縣丞,可以說除了正面人物海瑞,其他都是潛規則的服從者和踐行者。也可見潛規則在古代可以說滲透得無處不在,簡直成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牢不可破的信念(借用《走向共和》中國父的演講)。而海瑞在手執利劍反腐的同時,也秉持著以《大明律》為代表的明規則,與各種潛規則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這也是該劇的暗線之一。

  • 02

那麼劇中有哪些潛規則呢?

第一集,欽天監周雲逸受刑。《大明王朝》原創劇本中寫過,馮保打死周雲逸時,腳擺成內八字,這是明代梃杖時死杖的暗號!馮保可不會直接下命令說「打死」,那豈不是自己主動當壞人?領導嘛,從來都是唱紅臉,壞事都要通過暗示的方式交代下去,一切都在默契之中。

什麼叫死杖?同一根棍子打人,手法卻千差萬別。行刑者可以一棍子下去,外表不見血,裡面肝膽俱裂,也可以外麵皮開肉綻,裡面不傷筋骨,全看行刑者如何掌握。

與之對照的是,後來司禮監老大陳洪打錦衣衛朱七和齊大柱,說了句「把皮肉打爛些」,這可不是隨口一說,而是一句重要的暗示。這就是相反的打法,打得血肉模糊,但不傷筋骨,養養就好了,只不過是做給皇帝看,讓他消消氣。古代刑罰中充滿了潛規則,《潛規則》一書里引用了清代作家方苞的一篇文章,寫得更透徹。

大概第六七集,織造局鉅賈沈一石為了拉攏新任的杭州知府,那個涉世不深的高翰文,故意給他透露了一些織造局的秘賬。織造局上交內廷的絲綢,無須向戶部入賬。沈一石平時沒少打點浙江省的官員,以及織造局的上司---宮裡,這些都是潛規則。

  • 03

海瑞到淳安縣赴任,他的直接下屬,縣丞田有祿,簡直就是一個明代基層官場潛規則的活字典,他做事的那一套,完全就是潛規則。

海瑞新官上任,要追查前任參與毀堤淹田的案子。田縣丞說了一句很優美的諺語:」屋檐滴水代接代,新官不算舊官賬。堂尊啊(指海瑞),您老將來也是要離任的「。一句話,信息量很大。先是講潛規則,再是講利害關係,同時還有威脅。大家多少年都是這麼做的,今天你查了前任,今後你的繼任者也會查你這個前任。

後來海瑞在省里辦案受挫,準備憤然辭官,田縣丞聽到點風聲,就開始膽大妄為,發動縣衙公職人員欺壓百姓。那一段劇情裡面有幾句話,一般人聽不懂。

田縣丞以代理縣長的身份,發動縣衙役的班頭,相當於縣公安局局長帶人上街去收百姓的生絲,並且交代,對抗拒者要依」法「逮捕。這時,管監獄的牢頭卻主動請戰,對班頭說:你那裡缺人不,我也派人來幫助。獄警主動幫巡警去執法,這不合常理。此時,班頭有點不快,像被人搶了飯碗,說了一句:著什麼急,一會我抓的人關到你牢里,你還怕沒好處?

這是什麼意思?原來,古代縣衙里,惡意抓人,盤剝犯人及其家屬就是一條潛規則。抓人對於官府來說,也是創收的重要途徑。犯人為了不被抓,或者抓了但不受皮肉之苦,只能乖乖掏錢打點。牢頭主動幫班頭抓人,原來不是熱心,而是眼紅!清代方苞寫過,對於窮得沒什麼錢的犯人,也要照打不誤,這是為了維護」規矩「,沒錢就不打了,那大家豈不都要裝窮?古代社會的陰暗面,超乎我們的想像。

  • 04

《大明王朝》一劇中,海瑞手持一書《大明律》,橫掃一切貪官污吏。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已經在民間荒腔走板,無人待見。官員執法不是依法按律,而是按潛規則。

地方上潛規則如此橫行,到了上面會不會正規一些呢?好像並沒有。劇中海瑞去省里開會,必須行賄巡撫衙門的書辦,一個接待員,才能喝上一口水。省里審案,不是按法律明文規定的明審明錄,而是明審暗錄。

審浙江大案的時候,錦衣衛的上差們充分體現了皇帝鷹犬的蠻橫,恐嚇毆打犯人,肆意壓制案情。海瑞跟他們講《大明律》,毫無作用。海瑞不得已,大呼:我是奉旨辦案!錦衣衛這才罷手。可見,《大明律》還是沒有聖旨好使。明代司法不是依據客觀事實辦案,而是看皇帝的心情。有些皇帝參與的醜事不能審不能查,查了之後,貪污的官員要殺頭,辦案的官員得罪了皇帝,也要治罪,這就是一條重要的潛規則---凡事不可牽扯皇帝和宮裡。可問題是,皇帝和宮裡不但不無辜,還是全國最大的貪污腐敗集團,比嚴黨還貪一萬倍。

  • 05

劇情的最後,海瑞憂國憂民,上了一道罵皇帝的《治安疏》,皇帝震怒,讓閣臣趙貞吉親自審海瑞。這個趙貞吉曾經是海瑞的上級,老早就跟他不對付。趙與海瑞是兩個極端,後者是至剛至正,前者是滿腹心機,曲意迎上,當然也是一肚子的潛規則。對於明代地方官員來說,跟當地太監搞好關係,是最重要的潛規則之一。因為太監的背後就是宮裡,就是皇帝。所以趙在浙江辦案,對宮裡的胡作非為一意迎合,激起了海瑞的不滿。

趙審海瑞的時候,問了一句:你上書是何人指使?海瑞反問了一句:趙大人平時上書,也是受人指使嗎?

這兩問看似簡單,內涵可不淺。趙貞吉在正史上就是一位敢於上書的直臣,不像劇中那麼圓滑。編劇寫這句話,意在反詰,說明趙在劇中以前也曾上書直陳,後來變壞了,側面也反映了劉大師的歷史功底。

趙貞吉的一問,同時也揭露了明代官場的一條重要潛規則---但凡上書,必是有人指使。這是黨爭的特點之一,一個官僚集團的大佬要挑起爭端,他自己不出面,而是讓下面的人上書彈劾,也就是把下面的人拿來當槍使。挑戰成功了,上書者從此成名;失敗了,被罰了,甚至被殺頭,上書者也絕對不能出賣老大。當然老大也會為犧牲的卒子及其家人追加好處。

劇中類似的情節有很多。第一集周雲逸上書,就是老大裕王指使的。但周寧死也要一人扛起全部責任,絕不出賣老大。後來浙江的何茂才被海瑞審得無路可走,揭發了毀堤淹田是小嚴指使的。消息傳到北京,小嚴大怒,要殺他。因為何茂才違反了潛規則,老大當然要置之死地而後快。

所以趙貞吉要這麼問海瑞,他覺得海瑞攻擊皇帝是背後有陰謀集團指使。但海瑞上書是為了天下人,無黨無私,這種境界是官僚機器趙貞吉無法企及的。

  • 06

《大明王朝》的結局,是以海瑞為代表的明規則,看似戰勝了潛規則。實際上編劇借胡宗憲之口,講出了海瑞的局限性。胡宗憲大概是劇中的掃地僧吧,任何打不敗的喬峰,在他面前都要折腰,只有聽課的份。胡先是指點了心高氣傲的高翰文,後來連善辯的海瑞在他面前也無話可說。

胡宗憲說過啥?他對海瑞說:你能上震朝廷,是因為有人希望你上震朝廷。朝廷想用的人,你倒不了;朝廷不想用的人,你也保不住。

換句話說,你海瑞拿著本《大明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其實不是《大明律》厲害,而是你上面有人。你要是上面沒人撐腰,再正義也沒用。實際劇情中正是如此,如果不是胡宗憲幾次派兵保護,海瑞早就讓壞人給害了。明規則能實施,那是有實力作保證。

可胡總督何嘗不是潛規則的幫凶?要不道長怎麼罵他:你管的地方都貪墨成這個樣子,你不知道嗎?也就只有在朝局有變的時候,長官們才化身一把正義的象徵,動用權力推行明規則。等浪潮一過,該貪的照貪,該放的照放。

最後浙江大案結局怎麼樣?本來是清流要畢其功於一役,推翻嚴黨的大好機會,最後只殺幾個貪官了事。用劇中的話說,海瑞是錐心的痛。油膩的趙貞吉得以陞官(戶部尚書,後入閣),海瑞卻被調去江西興國縣,一個偏遠窮苦的地方。

一個王朝到了潛規則橫行的地步,任憑多少名臣、直臣,也救不了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