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產品就需要不斷地提問、反思、推理、再提問、再反思、再推理……不斷地循環反覆。不能爲了做產品而產品,而是要深入研究用戶需求,賦予產品靈魂和生命,讓產品具備社會意義,才能更加擁有更加持久的商業價值。

產品效率的提高,關鍵在於需求返工率

效率:指有用功率對驅動功率的比值(百度百科)。

這將是一篇系列文章,會詳細的講述和討論我個人對於純粹的產品需求各個環節的效率問題,和簡單的處理方案。排除商業上的各種其他因素,客觀的直指產品需求原點,從最根本的節點開始挖掘和探討產品需求的各個環節。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認知,來一起討論和學習,文中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教和見諒。

激發需求的產生

需求是產品經理要面對的核心問題。

從流程上來說,大概是:激發需求的產生、構思需求的概念、發散需求的廣度和深度、基於現狀過濾和篩選需求、整理需求的結構、設計和梳理需求的機制、產生客戶端和管理端的原型、編寫文檔。

這是一個純粹的需求製作流程,它不包括數據、商務、審查等環節,而本文也將以這個流程的環節展開討論。

需求的激發和產生:也就是需求的來源,不外乎幾種情況:內部人員和部門、外部客戶和市場、產品經理本人,這裏我們歸爲自身激發需求外部產生需求兩類。

1. 自身激發需求

這是產品主動提出需求。當項目非常穩定了,基本不產生額外需求時我們需要自己來提出。

這種情況比較快速穩妥的方式是:做加法,對原有的產品附加優化類的變動。

比如:原來的使用手機號登錄註冊是分爲兩步,現在直接改爲直接登錄無感註冊——一個未註冊的用戶在輸入手機號和驗證碼後直接註冊並登錄了;

另一類是做減法,對現有系統和功能以及業務板塊進行歸納和精簡。

舉個例子:還是說登錄註冊,項目開始的時候我們設計的是自定義賬號和密碼的登錄註冊方案。後來因需要增加了郵箱作爲賬號的登錄註冊方式,再後來我們又增加了手機號的驗證登錄註冊方式,現在主推手機號註冊登錄。

那麼,減法怎麼做?爲什麼要做減法?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對於產品中的減法,往往需要面對的東西會比加法要多的多,而快速解決減法的需求就必須要足夠了解和熟悉整個產品項目的功能機制,不然還是推薦您閒着也挺好。

怎麼快速驗證和熟悉原來的機制?

不要迷信文檔,請手把手的去測試一下。

你以爲開發人員做的賬號系統中郵箱登錄和手機登錄是“並聯”的?

不要天真!

很多時候驗證的結果會告訴你:有些腦洞比較大、腦回路比較清奇的程序員會給它做成“串聯”的——手機號登錄的機制可能是先驗證手機號和驗證碼,通過驗證了再去驗證綁定的郵箱,尋到郵箱後,通過郵箱找到對應的賬號信息再反饋登錄結果。

這裏只是舉個例子做類比,想要說明的是:不要迷信文檔也不要迷信淺層交互,真實的邏輯只可能代碼!

迴歸話題,當我們驗證並熟悉了目標系統和機制後,這個時候我們要面對一個選擇:做什麼樣的減法?

一者是整合,二者刪除,前者相對來說是更穩妥的選擇,後者是相對更徹底的做法。

那麼,如果你的項目還沒有進入大規模的優化調整和陳舊機制整合、返工的話,請選擇第一種方案;如果你的項目剛起步,或者正在大量級的優化,那麼請用第二種。

如何整合和刪除?

整合,需要對以往的機制進行歸納和兼容。

如上文的例子:我們將保留一個唯一登錄方式——手機驗證登錄,然後會推出兼容方案。比如:允許郵箱和賬號登錄的用戶在新的機制下,通過界面用手機和原賬號建立關聯,並且對手機和郵箱已經分別註冊的用戶支持賬號和核心數據合併。

當然,這裏只是舉例子很多大型項目是不能這麼幹的。

刪除,這種方案將徹底放棄原來的機制,引導用戶向新的機制遷移,直到剩餘的未遷移用戶達到我們能接受的程度時直接摒棄。

這種方案在這裏舉賬號登錄註冊的例子可能不太能凸顯問題,如果換做是新老系統的不兼容迭代,就能更明顯的體現出這種刪除的方案了。

上文已經說完了對已有項目的需求提出,並以減法爲例做出了簡單的說。

總結起來就是:通過加減法的方式去思考“哪裏可以增加功能和機制?”“哪裏可以減少和精簡機制?”

這是最基本的,也是能夠快速地提出需求的方案。

在此之外,還會存在基於加減法之上的業務調整和規劃,包括:成長規劃、拓展規劃、綜合規劃等。對現有的一切做時間軸上的規劃、設計以及橫向的綜合設計,然後按照規劃的方向去整理需求。

2. 外部產生需求

在實際環境中除了基於現有項目和產品提出需求,那麼還有一種就是:沒有項目時,我們需要一個產品時如何激發產品靈感?

相信這是每一個產品人和BOSS都感興趣的東西。在這個話題打開之前,我想給每一位正在做產品和想做產品的人送一句話:請以善意的角度爲出發點開始你的產品!

激發一個產品的靈感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大家基本上都會或多或少有那麼點想法。然而,這點想法和靈感只是一點零星的雨點,若不能合理有效的去“成長”它,那麼它很快就會泯滅在你的腦海和記憶裏。或許直到某天看見一款這樣的產品時你纔會來一句:和我當初想的一樣啊。

那麼,如何激發產品靈感?

首先,靈感出來了,但它還不是產品,連概念可能都不算是,所以,產品的靈感需要從零星的一點點想法開始收集起來。

個人有個小習慣,不管在做什麼事,假如這個時候突然有一絲產品的想法,都會掏出手機快速打開備忘錄把它記下來。如果方便的話,邊記錄還會趁着想法正濃的機會,繼續稍微發散深入下。沒事的時候,可以翻開這些小記錄,那些暫停了的靈感就像被點了播放一樣奔騰而來。

所以請善待每一絲絲靈感,他們來源你的生活和周邊是最真實的想法,也可能將是最契合你的產品。

當有了足夠的靈感積累後,我們要開始整理這些零散的想法。

如何整理?

請拋開會有多少人用?怎麼實現營收?使用什麼樣的設計?等等問題。

我們只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它成爲了一個產品,它的核心意義是什麼?

注意:這裏是“核心意義”不是“核心價值”,前者對應的是社會認可度,後者對應的是商業競爭力,現在我們考慮它的意義。

什麼是一款產品的核心意義?

是“讓世間沒有難做的買賣?”,還是“你如何使用XX,決定了XX對你而言,到底是什麼?”?

或許都是,一款產品總要解決點什麼問題,不然難道大家做產品是爲了製造問題?

這時候我們需要二次激發靈感。

那麼,我們到底是要解決掉什麼問題?

如果你是想解決陌生人社交,那請問一問自己和身邊的人,希望認識陌生人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請多問一句“爲什麼?”。

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如果不多問問怎麼能找到題,找不到題我們要回答什麼?

如果你的朋友再次回答的答案是:爲了約什麼?

請答應我:做一個正能量的,行走在陽光下的產品經理。

因爲有天你的產品火了,你可以非常自豪的告訴朋友們:你解決了現代城市小區中鄰里陌生的社會現狀!

當我們弄清楚了產品的核心意義和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那麼這就需要第三次激發你的靈感。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並且遵循它的核心意義?

這裏,我們默認這個問題有解決的需要。

那麼,接上面的例子,繼續提問:爲什麼現代城市鄰里關係普遍陌生?是否可以轉換掉傳統意義上的鄰里接觸方式?如何確定鄰里關係?等等問題。

沒錯,就是不斷地提問、反思、推理、再提問、再反思、再發散……

就這樣做下去,可能最後你想做的不會是一個陌生社交產品,但它必然真正的契合他的核心意義和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最後,希望每一位產品人都不是爲了產品而產品,要賦予產品靈魂和生命,讓產品有社會意義。

只有這樣的產品纔會一直有商業價值,而產品的效率從來不是看出文檔的速度,在於你的需求返工率。

本文由 @葉子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