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上半年手機市場銷量·兼談榮耀品牌

來自專欄數碼Plus62 人贊了文章

長假來臨,預祝各位度過美好的七天。

休息期間,我會發一系列文章來把之前的坑填上,順便整理思路。

一 榮耀的2018上半場

2018年榮耀動作不斷。無論有多少爭議,下列的動作從商業角度非常可圈可點:

  • 發布榮耀10,打時間差,銷量迅速破百萬;後續推出8G版榮耀10GT,進一步夯實銷量;
  • 發布榮耀Play,首發GPU Turbo,讓之前遊戲表現不佳的麒麟970煥發新的生命力,為麒麟980爭取時間;
  • 發布榮耀Note 10,使用增強的GPU Turbo以及加入CPU Turbo,在巨屏手機市場卡位;
  • 入門機型榮耀8X系列,進一步下放GPU Turbo技術,在麒麟710基礎上,引入驍龍660;

那麼直接結果就是:2018年前三個季度過去,榮耀憑藉今年的幾個關鍵步驟使之獲得了非常安全的銷量數據,在這個手機業寒冬時節,形勢相對樂觀。

二 具體數據和解讀

數據·2018Q1-2銷量數據

數據來源:賽睿數據

從具體數據來看,市場格局算是徹底塵埃落定。蘋果的銷量比之OV落後並不多,但銷售額一騎絕塵,完全沒有朋友;國產三大品牌HOV銷量都在3000萬部以上,榮耀也非常接近這條線。

同時,一些小眾品牌即將出局,曾經和小米不相伯仲的某些互聯網品牌也面臨巨大壓力——因為已經被徹底拉開身位。

而對於華為和榮耀來說,二者上半年總銷量接近6000萬部,各自銷量和銷售額均穩居前四,如我前面所說,這個數據對華為與榮耀來說,是足夠安全的——因為今年除了行業整體下滑,國內的激烈搏殺之外,也包括轟轟烈烈的品牌出海。所以前方拓展地盤的時候,後院不可失火。

尤其是在小米今年銷量同比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榮耀在和小米的貼身肉搏中佔據一定優勢,這很不容易(當然,小米的逆勢上揚也非常可貴)。

既然說到這裡,順便說說榮耀的海外表現。以我在臉書上的榮耀粉絲俱樂部的見聞來看,不到一個月內其成員數量就從6000多人增長到10000+,而另一個以遊戲為主題的官方粉絲群也迅速達到7000人左右的規模。和另外一些群不同,這兩個群極為活躍,榮耀的品牌美譽度上升很快。

三 單品均價

不過,另一些信息,從上面的表格就不能直觀看出了。讀者們不難發現,上面的表裡,品牌排序的依據是品牌的銷量,而不是銷售額。我們現在做個簡單的除法,來看看品牌的單品銷售額的數據:

單品平均價格,基於賽睿數據

從平均每部銷售額,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品牌主要賣出了什麼價位段的手機。

毫無懸念地,蘋果手機的單品銷量達到了5378元,自成一檔;在2000-2500元區間,用戶購買力相對更強的HOV三大品牌則佔據這一生態位,其各自的上半年代表作——R15/X21/NEX/P20P/NOVA3們功不可沒,可以合理推測,由於重量級產品發布時間點所致,這幾家下半年的表現很可能比上半年更好。

來到千元級別,則是三大互聯網品牌的戰場(儘管魅族從銷量規模來說已經完全掉隊)——其中榮耀有一定的優勢,單品銷售額比小米高出140元左右。

榮耀的均價1444元,對應價位最接近的機型是榮耀8X的4+64版本(1399元),或者配備水滴屏和驍龍636的榮耀8X Max的4+64版本(1499元),如果只看上半年機型,也可以包含1599的暢玩7X的4+64版本;小米的均價是1303元,差不多就是目前價格非常有競爭力的小米6X(4+64版本,1349元)。

平心而論,小米的產品性價比非常強勁,而且高端單品更多(MIX2S/MI 8/MIX2/MI 6)。

而榮耀從銷量/銷售額看錶現稍佔上風,那麼原因很可能出在產品定位上。榮耀的一系列單品,非常注重佔據市場的「縫隙」,或者補全某一特定價位段,抑或在某些傳統手機品類上突然堆起配置,形成性價比優勢。

上述策略的一個代表作,就是榮耀Note10了。以往的巨屏手機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性能平平,但是屏大適合上了年紀的人,電池好用適合商務人士;而榮耀Note10是巨屏手機這個細分品類下,國產品牌第一部真正的性能級產品,算一部「准旗艦」。它兼顧了商務,日用,遊戲和向PC端的延伸。

這部手機我已經長測了兩個月,因此我的體驗感受,應該對那些觀望的用戶很有幫助。下一篇文章,就是關於榮耀Note10的體驗報告,敬請期待。^^

敬請期待新的評測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