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曾經有一位媽媽和我分享,她帶著孩子一起讀《媽媽買綠豆》這本繪本,幾遍下來,從來沒有注意過環襯。但是有一次,孩子卻指著那抹綠色對媽媽說:「你知道這頁為什麼是綠色的嗎?」當時,這位媽媽就被問得一頭霧水,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反倒是孩子看著媽媽說:「我來告訴你吧,因為這本書講的是綠豆的故事啊,所以,這頁就用了綠色啊。」那一剎那,這位媽媽又驚喜又慚愧。

我依然記得這位家長和我分享時的表情,覺得自己孩子好棒又覺得自己怎麼那麼不仔細呢?其實不僅僅是這位媽媽,很多成人都會忘記環襯。尤其是環襯上一點圖畫或者文字也沒有的情況下,更不會意識到原來環襯與故事情節也有著很大的關係。環襯的內容對於故事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可錯過。在分享前,我們先來看下到底什麼是環襯。

環襯

翻開封面之後,有一張緊連著封面和內文的襯紙,內文之後還有一半和封底相連,這就是前後環襯。由於環襯通常一半粘在封面的背後,一半是活動的,而且以兩頁相連環的形式被使用,猶如蝴蝶的一對翅膀,所以「環襯」又被稱為「蝴蝶頁」。

環襯中到底有哪些信息?為什麼不可錯過呢?

環襯上哪怕沒有圖畫和文字也應該留意

剛剛分享的《媽媽買綠豆》的這本繪本,你會發現孩子因為看到環襯的那抹綠色而想到了綠豆,可見創作者沒有把環襯做成白色或者其他顏色,其實是有所用心的,是為主題服務的。只是有些時候,我們閱讀者沒有發現。

再來看《森林裡的躲貓貓大王》這本繪本,環襯也是沒有圖畫和文字,只是暖暖的黃色,但是當我們看到這抹明黃色時,一下子會聯想到秋天。而故事就是發生在一片金色的,讓人浮想聯篇的秋日裡的森林裡,內文的畫面也是大面積與環襯一個色調的顏色,這讓整個故事的基調都是和諧的。

所以,沒有圖畫和文字的環襯,不管是白紙還是各種顏色的紙,都是大有講究的,它們的顏色往往與講述的故事十分吻合,是經過創作者精心選擇並加以處理的。

環襯的形式與作用:

1、故事開始於前後環襯

我們來看繪本《下雨了》的環襯,在這本繪本的前環襯中用了大量的藍色,這個顏色和畫面的內容相互呼應,而右上角的烏雲遮住了金黃色的太陽,只看這一個畫面,不用說,小朋友們都會知道,是快要下雨了。接著到扉頁後,金黃色的太陽就露出了一點點,烏雲密布,雨開始往下落了。可見,故事從環襯就開始講起了,也讓我們感受得到雨是如何從天空落下的。

在中國的原創繪本《小鯨魚回家》的前環襯中,小鯨魚就開始和小讀者打招呼了,它熱情地告訴我們,它是什麼樣的。有在水裡的,有面向小讀者的,而且還介紹了它的爸爸,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可以看完前環襯後直接看後環襯,對小鯨魚一家有了解後,再進入正文會更有意思。在後環襯中,小鯨魚繼續介紹自己,而且還介紹了自己的好多本領呢,會吐泡泡,還可在水中慢慢轉體,還讓小朋友們看它噴氣時正面和側面的樣子,還有下潛時的狀態,而且還介紹了它的媽媽,還和媽媽來了個親親,好溫暖的樣子。就這樣,帶著對小鯨魚的喜愛,開始講故事,也更容易讓小朋友們進入故事中來。

2、前後環襯是遙相呼應的

在這裡舉例一本特別有代表性的前後環襯呼應的繪本——《天啊!錯啦!》。首先簡單說下這個故事,這樣再說環襯更易被理解。故事裡的一陣風把一條人類的褲衩刮到了小兔子的頭上,「這是一頂帽子。」小兔子指著戴在頭上的褲衩說,可是這到底是人類認為的褲衩呢?還是小兔子認為的帽子呢?帶著這樣的問號,故事就在小動物們之間展開了。簡簡單單,卻不失幽默的情節。大象說:「這帽子真棒!」狐狸說:「這帽子真漂亮!」公雞說:「這帽子真迷人!」羚羊說:「這帽子真酷!」……驢子拿出一本雜誌,指著裡面的模特告訴小兔子:「喏!看清楚了!這不是帽子,是褲衩!」「褲衩?」小兔子取下帽子穿在身上,可是尾巴放在哪裡呢?動物朋友們看到都驚呼:「天啊!錯啦!」「錯了?」小兔子猶豫了,它到底是帽子還是褲衩?……於是他就走到水邊在湖邊照了照鏡子,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決定,聽從自己的聲音,他覺得這就是一頂漂亮的帽子。

這本書的前後環襯不僅僅是交相呼應,而且對於全書意義重大。前環襯其實起到了交待背景的過程,也就是那陣風吹走的讓小兔子無比糾結的到底是帽子還是褲衩的這個物品,是從這個地方吹走的。在這裡,前環襯一定要仔細看,為什麼呢?因為你會發現,在前環襯上除了沒有那個褲衩外,所有在前環襯上的物品,大到背帶褲小到桌子上的那個戒指,甚至是壓在紙上的筆,到了後環襯那裡,都被小動物們一一當成帽子戴在了頭上。而這些小動物全部都在書里內容中出現,對小兔子的帽子感興趣並嘗試戴在頭上,只是他們戴上那頂用紅褲衩做成的帽子不合適。所以,到了後環襯,也就是故事的最後,作者為每一個動物分別安排了一頂合適的帽子,也就是前環襯中所有的那些物品。比如,大象戴上了書包,母雞戴上了帽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母雞戴上了藍色的,仙鶴戴上了橘色帶條紋的。鱷魚戴的是兩個透明杯,正好罩在鼓起的眼睛上,又可愛又覺得創作者太有想法了。還有小松鼠戴的是筆帽,而且還戴了兩支筆帽。小鳥最小,所以她戴著那個戒指,還有別的小動物也都有了自己的帽子,總之,創作者把前後環襯呼應起來,直接的結果就是驢子驚得眼鏡都飛起來了。這樣看來,前後環襯太值得細細看了。

還有《別讓鴿子開巴士》,前面環襯是鴿子盡情想像開上巴士的樣子,整本書也是圍繞著鴿子想要開巴士展開,最後當司機把巴士開走後,鴿子雖然懊惱,可是緊接著他就發現了消防車,而後環襯正好與前環襯呼應,鴿子開始暢想自己開上消防車的畫面了,看來,鴿子又要展開消防車之旅了。

再比如《我好擔心》,這本繪本的前環襯是小莉最喜歡的布娃娃小花瓣兒,滿頁都是,很多。到了後環襯,則是小花瓣兒和小玉最喜歡的布娃娃咪咪。在這樣的前後環襯對比中,我們也會發現,故事在升華,也在告訴我們特別愛擔心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擔心的小莉找到了好朋友。像這樣前後環襯相呼應的繪本,還有很多很多。

3、超級考驗眼力和想像力的前後環襯

考驗眼力的環襯

有些環襯的內容在為主題服務時也很考驗人的眼力喲,比如《螞蟻和西瓜》這本繪本,雖然有很多隻螞蟻,但是你會發現幾乎每一頁都有一隻戴帽子的螞蟻,而且他似乎也是螞蟻當中最最活躍的一個,事事當先。他發現西瓜,去喊大家,一起想辦法把西瓜搬回家裡時,他也是首當其衝。當然,在環襯裡也有這隻戴帽子的螞蟻,可是如果你不是特別仔細地好好找的話,是輕易發現不了這隻螞蟻的。因為前環襯裡實在有太多太多螞蟻了,所以,找尋這隻戴帽子的螞蟻特別考驗孩子的觀察力。

再比如《遲到大王》這本書,創作者伯寧罕把家長因孩子遲到罰其寫的文字設計成了前後環襯。如果你足夠細心的話,會發現,從第九遍起,「把手套弄丟」就變成了「把手套弄去」,再者,整個頁面,有東一團西一團的墨跡,顯然是孩子在寫的時候邊寫邊玩造成的。在細細看完,並不斷思考後,你會把前後環襯傳遞的信息和本書要傳達的內容聯繫在一起,環襯也在配合著本書的內容,似乎是對大人無能的懲罰教育方式的嘲弄,抑或表明強制的、機械的、填鴨式教育方法的無效?這本繪本,要傳達的想法也更值得我們深思。

引發想像的環襯

還有很多環襯裡的豐富畫面,能引發我們的想像。比如,在讀《彩云為賞》這本繪本時,我們會看到前環襯有很多雲朵樣的圖案,在閱讀時盡可以和孩子去想像。比如看到鯨魚了,鯨魚似乎在飛舞著快樂地和我們打招呼;比如還看到小兔子了,小兔子看起來跑得好快呢;比如看到了一頂皇冠,還有茶壺,等等,儘可能和孩子一起去看去觀察。

如此看來,每一本繪本的環襯的內容,都在無聲地傳遞著重要的信息,千萬不可錯過呢。

4、環襯還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環襯的顏色

許多圖畫書的環襯僅僅是白紙或是色紙。不管是白紙還是色紙,都是大有講究的,它們的顏色往往與講述的故事十分吻合,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你看,克里斯?范?艾爾斯伯格的《巫婆的掃把》(The Widows Broom,1992),說的是一把衰老巫婆的掃把墜落人間的故事,它的前後環襯都是黑色的,還有什麼顏色比黑色更貼合這個靈異而又有那麼一點陰森森的題材呢?再如,莫莉?班(Molly Bang)的《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When Sophie Gets Angry...really, Really Angry,1999)獲得過2000年的凱迪克大獎銀獎,它的環襯是象徵憤怒情緒的紅色,因為故事裡的女孩菲菲一生氣,就像一座快要噴發的火山,會發出火紅、火紅的怒吼。

環襯上的圖案

環襯印上圖案的圖畫書,也不在少數,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別放過它們,也許看完全書你就會恍然大悟了。安東尼?布朗在《我爸爸》這本幽默的圖畫書里,透過孩子誇張的幻想,塑造了一個讓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這個爸爸一天到晚穿著一件長長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過月亮,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靈活……

《我媽媽》這本書可以說是《我爸爸》的姐妹篇,秉承上一本書的風格,塑造了一個讓人眼花繚亂的媽媽形象。《我爸爸》的環襯上的圖案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而《我媽媽》的環襯則是「我媽媽」身上那件綴滿五顏六色小花的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

環襯使故事完整了

環襯頁不僅有助於孩子進入故事情境,甚至是完整故事不可或缺的。有誰看過《好餓的小蛇》?如果不看最後的環襯頁,會比較麻煩,有些媽媽帶著孩子就看到小蛇把整個蘋果樹吞下去了,然後孩子哇哇大哭,覺得小蛇吞不下這麼大的蘋果樹,死了。但實際上小蛇沒有死,看看後環襯頁,是小蛇把把果樹吃了,還說「真好吃啊」。

當你把《蚯蚓的日記》全部看完的時候,這本書其實才看了一半。你可以開始欣賞前環襯和後環襯了。你不必驚訝,是的,這上面的一些內容,正文里,也就是蚯蚓的日記里,並沒有全部寫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