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聞釋迦佛,先受燃燈記。

燃燈與釋迦,只論前後智。

前後體非殊,異中無有異。

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

——寒山子

在這首詩中,寒山子以燃燈佛與釋迦牟尼佛為例,述說二佛雖然在成佛上有時間的先後,但是其成佛的本質——佛性卻是沒有區別和不同的。所以說一佛即具一切佛之義,佛佛道同,平等無二。只要徹悟即心即是佛心,便可達成佛道。

「先受燃燈記」是指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得到燃燈佛授記,將在九十一劫後的賢劫成佛。燃燈即燃燈佛,意為「錠光」,是佛教中縱三世佛之過去佛。因其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稱為燃燈佛,又名定光如來或錠光佛。

《瑞應經》上曰:「錠光佛時,釋迦菩薩名儒童,見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蓮華,以五百金錢買五莖蓮,合彼女所寄託二枝為七莖蓮奉佛。又見地泥濘,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發布地,使佛蹈之而過,佛因授記曰:『是後九十一劫,名賢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

「即心即佛」初為禪林馬祖所拈提。《祖堂集·馬祖傳》中記載馬祖道一禪師經常對大眾說:「汝今各信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其意即是「見性成佛」。禪宗認為佛性平等,每個人都本自具有,不須要向外攀求。不悟,是眾生;悟了,就是佛。

摘自《寒山寺》


撰文|阿蓮

編輯|

慧容

美編|璐希

責編|妙蓮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