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齊奧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在意大利西海岸的安齊奧進行的登陸作戰。盟軍爲突破德軍在意大利中部的“古斯塔夫防線”,決定在靠近羅馬的安齊奧地區登陸,以期佔領羅馬,切斷德軍的主要交通線,並從德軍的後方迂迴進攻。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戰役作戰兵力

登陸部隊2個加強師(英、美各1個師)、5個海軍陸戰營、1個傘兵團以及若干專業部隊。海軍作戰艦艇126艘,運輸艦船和上陸工具250艘,組成第81特混艦隊,司令爲美國F·J·勞裏海軍少將,下轄2個登陸編隊。南部登陸編隊,由勞裏海軍少將指揮,負責輸送和保障美步兵第3師登陸;北部登陸編隊由特魯布里奇海軍少將指揮,負責輸送和保障英軍步兵第1師登陸。盟軍飛機約700架。預定的上陸點有安齊奧西北、安齊奧東南及安齊奧港。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戰役過程(簡略)

1944年1月17日,美第5集團軍在德軍防禦正面發起進攻,以期動搖德軍“古斯塔夫防線”,配合在安齊奧的登陸行動。德軍頑強抵抗,盟軍未能突破德軍防禦,但卻牽制了德軍預備隊,支援了登陸作戰。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同日,盟軍空軍對公路、鐵路和德軍機場實施猛烈轟炸。1月21日晨,登陸部隊從那不勒斯(那波利)灣出發,爲欺騙敵方,選擇一條長達110海里的迂迴航線,於當日午夜抵達安齊奧。22日凌晨,開始登陸,首先佔領安齊奧港。在盟軍登陸地段上,德軍只有2個減員營和數個岸防炮連,上陸部隊幾乎未遇到抵抗。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至29日,登陸部隊已完成登陸,共有6.8萬餘人上陸。盟軍指揮部未能利用這一有利形勢,按原計劃向阿爾本山推進,從側後突擊德軍的防線,而是命令登陸部隊固守登陸場。德軍重新加強防線的兵力,並搶先佔領登陸場周圍包括阿爾本山的有利陣地,而後實施反擊,在盟軍抗擊下停滯不前,雙方陷入對峙狀態。盟軍登陸部隊在登陸場一直堅持到1944年5月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此次戰役,盟軍集中大量兵力和經過充分的作戰準備,贏得登陸的成功,但上陸以後的作戰行動猶豫不決,未能取得預期戰果,致使戰役企圖受挫,部隊損失慘重(盟軍傷亡約4萬人,德軍傷亡約2萬人,被俘約1萬)。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戰役評價

安齊奧戰役經過將近五個月的苦戰,盟軍終於突破了德軍苦心經營的“古斯塔夫”防線,並佔領了羅馬,基本實現了戰役企圖。但在戰役初期,盟軍一度險些被德軍趕下海,幾乎到了失敗的邊緣,加上整個戰役時間拖沓之久,人員傷亡之重,物資消耗之巨,可以說盟軍的勝利毫無值得誇耀之處。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很多軍事戰略家和軍事歷史學家都認爲發動這樣一場有限登陸戰並沒有多大意義,因爲安齊奧戰役最堅決的倡議者英國首相丘吉爾的出發點是不願在諾曼底戰役準備期間近半年之久的時間裏,盟軍在地中海戰區擁有重兵卻無所作爲,他希望通過組織這樣一場登陸戰,來吸引德軍注意力,牽制分散德軍在法國的兵力,爲諾曼底戰役創造有利條件。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實際上,對於決定戰爭進程的戰略行動——開闢第二戰場的諾曼底登陸,盟軍傾注了極大的精力,投入的兵力、物力,幾乎是傾盡所有,在這樣情況下,對於安齊奧登陸,盟軍不可能投入足夠的兵力兵器,就連登陸船隻都是千方百計才擠出來的,因此安齊奧登陸就顯得有些“先天不足”了,不過,也正是由於德軍認爲盟軍是無力同時組織兩次登陸的,所以對安齊奧登陸毫無防範,盟軍在登陸初期確實取得了極大的突然性,以非常微小的傷亡一舉奏效。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飽受爭議

在登陸最初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後,美第6軍軍長盧卡斯以及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對登陸作戰的前途悲觀沮喪,呆板地堅持只要意大利南部“古斯塔夫”防線正面盟軍沒有取得進展就不向縱深推進的原則,部隊在安齊奧登陸成功之後整整兩天在海灘上裹足不前!聽任來之不易的大好戰機白白流失,坐視德軍預備隊源源趕來,將一場出敵不意的奇襲戰,變成了步步推進的陣地戰。盧卡斯這一指揮被很多軍事權威認爲是安齊奧盟軍初期失利的最主要原因。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不過,最負盛名的二次世界大戰軍事歷史家英國人利德爾·哈特卻認爲盧卡斯沒有及時利用德軍防禦薄弱的大好時機向縱深推進,不是坐失良機,反而是令盟軍“趨福避禍”,因爲盟軍登陸部隊僅2個師,區區3.6萬人,如果留下一部分固守灘頭陣地,主力向縱深推進,以德軍的反應和部隊機動速度,極有可能會在縱深遭到德軍優勢後續部隊的合圍,甚至有全軍覆滅的危險,而且盟軍推進的越深遠,遭到的危險也就越大,平心而論這一觀點不無道理。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海軍的成長

幾乎所有軍事歷史家公認的是盟軍的海軍在戰役中的表現,可謂完美無缺,登陸時換乘、搶灘均頗具章法;在岸上部隊處境危急之時,海軍的艦炮支援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艦炮火力成爲盟軍賴以堅持安齊奧最牢固的支柱;戰役中後期,海軍在海灘不斷遭受德軍炮火轟擊,又只有吞吐量很小的港口和平坦的海灘可共利用的極其不利情況下,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難,把4個師約7萬人和50萬噸各種物資運上岸,保障了戰役的順利進行。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由此可見,盟軍海軍已經在戰爭中學會了戰爭,通過歷次登陸戰,從混亂不堪,毫無章法到秩序井然,從“菜鳥”逐步成長爲“老手”,戰術水平有了長足的發展,甚至是飛躍性的進步,在這些登陸戰中所積累的經驗教訓,都成爲諾曼底登陸最寶貴的財富,爲諾曼底戰役的輝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爲更大的勝利奠基

由此,盟軍不由聯想到即將開始的諾曼底登陸,德軍在法國駐軍的戰鬥力、機動力和通信能力都遠遠強於在意大利的駐軍,而且法國的公路鐵路情況也要比意大利的好得多,因此完全可以想象,諾曼底登陸將會遭到怎樣的情況,盟軍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周密細緻,甚至不惜代價進行諾曼底登陸的各項準備工作,從而保障了諾曼底戰役勝利。毫不誇張的說,安齊奧登陸暴露了德軍的底牌,使盟軍能夠採取相應的措施,特別是組織實施精心策劃的戰略欺騙,爲諾曼底登陸的成功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可以說安齊奧是諾曼底的開路先鋒,最終使諾曼底登陸成爲流芳百世的經典之作!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被D-Day的光輝掩蓋,勝利卻飽受爭議的戰役——登陸安齊奧

安齊奧的意義就在於此,正是那些在安齊奧海灘浴血苦戰的將士,他們的生命和鮮血,鋪就了諾曼底的勝利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