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主辦,百度、中國科學院大學承辦,清華大學出版社協辦的2019年第一期全國高校深度學習師資培訓班在雁棲湖圓滿落幕。來自全國62所高校的90名一線教師完成培訓課程,受頒結業證書。

經過3天的“魔鬼”培訓,老師們終於結業了

千山難阻,高校教師爲何瞄準師資培訓?

近日,教育部公佈《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國內35所高校獲得首批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資格。至此,我國人工智能本科教育的跑道準備就緒,並迎來第一批“選手”。如此一來,負責人工智能“傳道、授業、解惑”的一線老師們,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他們都帶着任務參加培訓。

“我參加這次培訓,一方面是想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也是想了解高校和企業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有哪些切入點可以進行對接。” 江西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楊書新老師說。江西理工大學是本次獲批成立人工智能專業的35所高校之一。面對下半年即將招生的人工智能專業,楊老師們對於教學模式、教學方案的需求更爲迫切。

北京交通大學王方石教授是連續第二次參加師資培訓。在上一次培訓結束後,她就順利在學校開設了人工智能課程。在師資培訓班上獲得的授課經驗讓她頗有感觸,“人工智能作爲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技術領域,高校很難基於每一個學科去開發平臺完成統一的教學活動。我們希望業界向高校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場景、數據以及算力等實踐資源,這直接關係到學生能否擁有充足的實踐機會來錘鍊自身技能。”

王方石教授分享兩次培訓的所得

高校特供,師資培訓成大型校企對接現場

據瞭解,本次爲期3天的培訓,理論、實踐課時佔比近1:1,理論課程包括機器學習、PaddlePaddle入門、AI Studio教育版功能和使用,以及圖像處理、卷積神經網絡、進階深度學習均有涉及;實踐課包含鳶尾花分類、波士頓房價預測、手寫數字識別、貓狗分類以及人臉識別五大實戰項目,確保學員可以真正掌握用深度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3月初上線的AI Studio教育版在培訓中引起了參訓老師的廣泛關注。AI Studio教育版是百度針對校園用戶和校園場景專門開發的一站式AI實訓平臺。它在雲端集成了教程、模型樣例、示範代碼、計算資源、比賽平臺等多種能力,免除環境配置的困擾;可以自動根據模型大小來分配計算資源, 確保模型訓練高效執行;還爲初學者準備了多個領域的不同模型範例以及數十個經典數據集以供練習使用。根據校園場景,AI Studio教育版開發了教學管理後臺、師生關係綁定、作業佈置與線上批改、批量導出等專屬教學服務功能,解決老師上課難、學生實踐難、教學過程跟蹤難的問題。目前平臺實行申請認證制,供高校免費使用。推出不到一個月,已經收到近百所高校的認證申請。

王方石教授曾作爲種子用戶參與了AI Studio教育版的內測,她在結業儀式上表示:“AI Studio教育版爲高校很好地解決了AI實踐教學資源的問題,可爲學生們提供充足的案例、數據、算力進行開發實踐,也方便教師隨時查看、跟蹤學生的項目進展,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她還提出了“英文版”平臺的要求,“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到中國,許多高校都進行雙語教學,甚至全英文授課。我期待百度能儘快發佈AI Studio的英文版,讓留學生也能使用我們中國人自己開發的AI框架和教學實踐平臺。”

事實上,師資培訓作爲百度參與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渠道,還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通過與高校一線教師的深入交流,百度得以瞭解高校教育場景中的真實需求,掌握一線教師的實際痛點,從而不斷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完善AI Studio等AI開源平臺。在人工智能教育這條賽道之上,百度期待更多高校和企業參與進來,在相互磨合與碰撞中,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道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