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來說有兩點:第一主線不明確,第二重複動作太平凡是主要原因。

首先為什麼說主線不明確呢,主要是因為既然是《西遊記後傳》那麼師徒四人應該是主線,退一步說不能是師徒四人都是主角吧,但是總應該在一起經歷種種困難吧。可是呢它以個人英雄主義為中心,師徒四人幾乎沒重逢過,特別是沙僧幾乎就沒出現過,既然是個人英雄主義吧,孫悟空居然能被普通的劍扎吐血。

在我印象中孫悟空是不會出血的,這不是毀經典嘛!而且劇情上和內容上也不緊湊,可以說是弱智的表現,就不過多評價了吧。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劇回放動作太多,不誇張的來說一集的話有半集是回放的動作視頻。本來在當時不加廣告的計劃還沒實施在看到高興的時候突然有廣告已經很不高興了,這時又加了重複動作更生氣了,口碑當然不會好口碑啊。

其實總體來說在當時的話這部戲在但是還算是不錯的,是一個新鮮的題材。但是由於後來好劇多了,這部劇感覺就沒那麼好了反而漏洞百出了,畢竟不是經典劇。還有其中有一個很好的看點就是謝大腳在劇組飾演的一個妖嬈的妖怪還是挺不錯的,還不說大腳年輕時還挺「漂亮」。


打鬥鏡頭重複,鬼畜界的始祖。不過當年而言,這劇情算是突破了,在當年的電視劇,這部算是特效比較良心的了。

劇情,顛覆了人們對於西遊記里人物的形象,比較突出的是唐僧會武功了。

去掉打鬥重複鏡頭,還是不錯的,和《西遊記》相比,稱作後傳比較符合。

西遊裡面的悟空是齊天大聖,而後傳里的悟空則是"斗戰勝佛"。

兩部劇連起來,可以看做悟空身份的轉變。

只不過劇情確實不太好,感覺編劇不是很用心


因為《西遊記後傳》顛覆了西遊記在人們心中的經典形象,可能很多人還沒仔細看故事情節,只聽說唐僧會武功就已經棄劇了。

人們總是執拗的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所以對不認同的事物不會抱著一個了解辯證的想法去看待,而是選擇直接拋棄或者抨擊。

在我看來,無疑的,《西遊記後傳》是成功的,他向我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西遊世界,給我的童年帶來了深刻的震撼,為我提供了無限的遐想空間。他既然做到了這一點,便已經成功了。


因為劇情垃圾,無法超越經典


無能為力,告辭!??


這應該是我看過的「西遊」系列中,最雷的電視劇—《西遊記後傳》

《西遊記後傳》是陝西省電視節目交流中心在2000年出品的一部古裝歷史神話劇,由李源執導,錢雁秋編劇,曹榮、黃海冰、吳健、黑子、馬雅舒等主演。該劇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之後,魔頭無天在如來佛祖圓寂後大鬧三界,孫悟空帶領三界幫助如來轉世靈童喬靈兒重返靈山的故事。該劇於2000年播出並獲得第18屆金鷹獎電視美術片類最佳獎。

至於說它雷,並不是說腦洞大開的劇情什麼的,藝術需要創作,有些天馬行空的劇情也沒什麼,「雷點」歸結起來主要有三個:

1、鬼畜動作打三遍

看過此劇的人估計都有同感,為了打造炫麗的動作畫面,體現出動作的力量,此劇開創了一個動作畫面重播三遍的表現手法!而且是一個角度三遍,然後換另一個角度又三遍!飾演孫悟空的曹榮被人譽為鬼畜界的鼻祖,而他演的孫悟空形象至今仍活躍在AB站及各大論壇的剪輯片中。

2、劇情注水,不斷重播

在此劇中,小編髮現裡面有不少的回憶片段。通常電視劇里的回憶,是將前幾集的某些鏡頭剪輯一下,一閃而過。而此劇的回憶片段,則是將前幾集的內容完完全全再重播一遍!回憶和之前實際發生片段唯一不同的是,在回憶過程的片段中,周圍是採用了霧化效果。。。

3、悟空台詞雷人,面無表情

劇中的台詞也超級雷人,比如:曹榮演的孫悟空碰到妖怪總要來一句「我還沒用力你就倒下了」。另外,孫悟空作為一隻猴子,應該是動作多,表情豐富,而在劇中始終面無表情的曹榮更是被觀眾詬病為「超級淡定猴」。


那裡有譽?就一個垃圾片好嗎,故事情節胡編亂造,即沒有佛教常識,也沒有歷史常識,蹭《西遊記》餘溫。動不動有人要統治三界,三界在神佛眼裡就是糞坑好嗎,逃避都來不及誰還主動去。光音天離三界八萬里人間發出的臭氣都將光音天的神熏的都逃走了。還有每個動作重複三遍,看電視時恨不得將電視砸了!


老巜西遊記》是道教排擠佛教的真實寫照。而《西遊記後傳》寫的末法時期佛教的現狀。

真實的唐僧本來就是大智大勇的,不是巜西遊記》那裡寫的唐僧的無能與無耐。

佛教真正給人帶來的益處少嗎?它從靈魂深處給人以鞭策和善導,使人有人性,沒有失去道德的本意,使社會安定團結,處處合諧發展。

有勇有謀才能體現佛的大智慧,大自在。這才是真佛的形象。


人物太過於程序化,呆板沒有靈魂。


劇情沒得說,反派人物形象比較豐滿,不是別的劇裡面的反派一樣臉譜化。故事情節根據原著而又不拘泥於原著。

缺點是色彩比較模糊,一個打鬥動作重複三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