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於2015年的睡眠大調查中發現,國人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困擾;尤其老年人與青少年兩族群更常因「睡眠時相前移症」或是「睡眠時相後移症」,而有睡眠障礙的困擾,這些都屬於「睡眠時相異常症」範疇。中國附醫結合精神醫學部、睡眠中心、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跨科團隊力量,利用新科技的診斷,讓病人在家就完成檢測,幫助鑑別診斷睡眠障礙的成因。

據統計,超過一半的失智症病人有睡眠或覺醒週期障礙,合併失智症的其他精神症狀,整體樣貌多變,包括日落症候群、路易氏體失智症的快速動眼期睡眠運動症、帕金森氏症常見的腿不寧症候群及陣發性腿部運動症等,這些症狀不僅是「失眠」這麼簡單。中國附醫結合精神醫學部、睡眠中心、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的跨科力量,找出失眠背後更複雜的原因,進一步正確診治,解決病人長期困擾。

在抱怨失眠的族群中,有許多其實是其他疾病的徵兆,應謹慎評估其失眠抱怨的原因。以睡眠時相前移症為例,適當時間的光照、運動、限眠治療就能有效改善。

精神醫學部暨睡眠中心鄭婉汝醫師表示,不只老年人有睡眠障礙困擾,青少年朋友也不遑多讓,時值暑假,許多青少年朋友因為日夜作息癲倒而來求診,甚至無法準時上學,讓父母頭疼不已。更有病患抱怨自己的睡眠時間一天比一天晚的特殊情形,自幼就無法正常上學與固定間睡覺,這是很典型的「非24小時睡醒障礙症」。

勞工中有20%輪班工作者,其中約三分一有睡眠障礙,上述這幾種情形,都是屬於「睡眠時異常症」,很容易被當作失眠症處理,而服用過多的鎮靜劑。

中國附醫睡眠中心添購新型的腕動計,可讓病人免在醫院過夜檢查,帶回家連續配戴兩週,以監測最實際的睡眠情形,幫助鑑別診斷睡眠障礙的成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