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來看日本就是一個欠抽的名族,明朝的時候侵略朝鮮,最後被明朝打的全軍覆沒,老實了一段時間。二戰時被原子彈轟了兩次,現在對美國言聽計從。總而言之,日本是一個欺軟怕硬的角色。安倍說「侵略在學術界還沒有準確定義」但他卻對珍珠港事件卻承認,這無疑是自己抽自己耳巴子。他為什麼不承認侵略亞洲,否認慰安婦?中國和韓國還不夠強大。他敢和我們叫板。前兩年日俄北方四島爭端激烈的時候,小日本說要登北方四島,當時人家俄國高級將領就表態「如果他們敢踏上北方四島一步,俄羅斯有能力在三分鐘之內把日本從地圖上抹掉」普京發話「在領土問題上沒有談判只有戰爭。俄羅斯雖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後來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由此可見日本人是什麼貨色。如果他敢不承認對美國的侵略,我估計把他從地圖上抹掉,美國人也是幹得出來的


珍珠港事件,可謂是二戰歷程中一個重要的節點。這一天,美國人由幕後走向台前,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工業製造能力,以及配備先進武器的美軍,開始逐步扭轉盟軍一路敗退的不利局面。

該事件的發生,至今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人們的發現。但近幾年日本人開始不承認不宣而戰和偷襲,他們認為是宣戰後的奇襲。這其中有什麼不解之謎嗎?偷襲成功後,為什麼有人歡喜有人憂呢?

既想幹壞事,又想要好名聲。

原來,日本軍方在為戰前積極準備的時候,政府也沒有閑著。他們認為在開戰前的工作是須通知美方停止外交談判,正式宣戰。

因為,作為當時的亞洲「小霸主」,軸心國的一員,一個社會地位極高的「大國」。如果違反國際慣例,不宣而戰,與大國的身份不符,會受到全世界的恥笑,給日本帶來巨大的恥辱。

然而,「南進」政策的成功,關鍵就是要在絕密的情況下,對美太平洋艦隊和馬來亞地區進行攻擊。如果宣戰,對方有所準備,就會削弱戰役的奇襲效果,給日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解決的方案是,在臨開戰前半個小時向對方遞交宣戰書。這樣既可以在道義上爭取主動,又可以達到戰役的奇襲效果,一舉兩得。從這個角度上看,他們主觀上確實沒有不宣而戰的意思。

但事實是,由於宣戰文書的解碼速度拖拉,以至於在襲擊後一個半小時才遞交宣戰文書。在客觀上,依然屬於不宣而戰。在二戰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行為也認為是不宣而戰。

只是到了近幾年,日本右翼勢力漸長,翅膀硬了,開始囂張的聲稱:我們沒有偷襲珍珠港,是宣戰後的戰爭行為。

他們這麼做是徒勞的。事實就是事實,不容辯解。就好比一個殺人犯,不能說在殺人前沒有殺人的想法,就可以從輕或免於處罰。事實是,該事件就是日本正式向美國宣戰前的偷襲行為。

說的難聽點,他們這麼做就是想「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襲擊成功後,幾家歡喜幾家愁。

首先,最高興的是要算丘吉爾了,大英帝國在一戰後國力漸衰,由過去的主導國家淪為二流國家。德軍的「海獅計劃」讓英國的命運岌岌可危,幸好有美國在背後強有力的支援,可以苦苦支撐。

但如果要扭轉時局,除非美軍直接參戰。所以,丘吉爾得知消息後的第一句話是:「好了,我們總算贏了。」並從此,傍上美國的大腿,誓於他們同呼吸、共患難,直到現在。

其次,就是蔣介石了。從1937年開始被日軍一路追打,一半的國土淪喪。雖然美方的支援緩解了一些物質緊張,但也只是杯水車薪。美軍的參戰,不但能吸引侵略者的注意力,減緩中國戰場的壓力,而且作為牽制日軍大部兵力的「回報」,會得到更多的物資和資金支援。

當然,要說更應該高興的還是東條英機。偷襲成功後,減緩了來自美軍的威脅,東南亞地區的入侵也如期勝利展開,那裡的戰略資源是對他們的最大誘惑。可有一個人持相反態度,那就是熟知美國的山本五十六,他說:「我們只不過是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

此時,正組織莫斯科大反攻的斯大林,對這個消息不溫不火。一是希望美軍參戰。蘇軍在莫斯科城下對德軍開始反攻,需要美軍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牽制德軍,同時依然需要美國的物資援助;二是不想美國介入。他判斷未來蘇軍一定會打敗德軍,佔領東歐是遲早的事情,可以在歐洲推行自己的「世界觀」,此時美軍參戰必定會影響歐洲的局勢,與自己爭利益。

但是,讓日本沒有想到的是,作為盟友的德意兩國不但不表揚,反而責罵,這是怎麼回事?

按照希特勒的原定計劃,只要美國不參戰,那麼英蘇兩國遲早是德國碗里的菜,一定會被吃掉。現在他們完全打亂了他的設想,捅出了大簍子,導致德軍將直接面對兩個強國,這仗還怎麼打?難怪墨索里尼聽說後,不停地說:「完蛋了,完蛋了。」

更讓德意兩國暴跳如雷的是,不僅他們沒有「北進」與德軍合擊蘇聯,而且在隨後的日子不得不宣布對美國開戰;雖然恨得牙痒痒,但也不得不吞下這個苦果,因為德意兩國需要他們在亞洲對盟軍,尤其是對美軍的牽制。

日本不光只對美國不宣而戰。

珍珠港事件讓丘吉爾暗暗高興,從此再也不會孤軍作戰了。然而,還不到八個小時,一連串的爆炸性消息,讓他的期望又徹底落空了,開始暗暗叫苦起來。當天英國也氣急敗壞地對其宣戰。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英國的殖民地,號稱「東方明珠」的香港,在珍珠港被偷襲的八小時後,也被日軍襲擊了。

而自持重兵把守的英軍部隊,曾宣稱香港至少可以頂住三個月的進攻,卻在日軍的三面攻擊下,僅18天就全軍覆沒。聖誕節這一天(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遞交投降書。也就是在這一天,侵略者在香港街頭搶劫民財、毆打市民、強姦婦女、無惡不作。

於是,繼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香港再一次淪為異國的玩物。無國則無家,無家則如喪家之犬。直到56年後的1997年7月1日,美麗的「東方之珠」才算真正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然而,香港的喪失,對丘吉爾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當時的香港,只是一個普通的港口城市,要什麼沒什麼,也不像現在是全球的金融貿易中心。因此,丟了香港,更多的是面子問題,真正讓他憂心忡忡的,是馬來半島和新加坡。

幾乎是在進攻香港的同時,日陸軍中裝備最為精良的第25集團軍,總兵力11萬人對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發動了更加猛烈的進攻。而此次戰役成就一個軍人的輝煌,他就是號稱「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

雖然說日本南進政策採取不宣而戰和偷襲的戰法,獲得了一時的優勢。尤其是他們想當然的認為,美太平洋艦隊的恢復至少要在一年以上。

殊不知,僅過4個月,杜立特中校率16架轟炸機對其本土進行轟炸,震懾了他們的囂張氣焰,並逼其惱羞成怒的要與美海軍進行決戰。以至於美太平洋艦隊僅靠著三艘「漏網」的航母,半年後在中途島戰役中扭轉戰局,奪取了太平洋的主動權。

不過,從這個角度也證明了,山本五十六提出的「航空制勝論」的正確性。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和評論。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因為撒謊是日本人的天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