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覺得是韓國國旗嗎?實際不然,這是1936年的日本,二·二六兵變(又稱帝都不祥事件)之時的照片。旗中不是太極而是太陽,四周不是八卦而是四個漢字。

尊皇討奸。很熟悉是不是?日本國門被美國打開之後,下級武士們就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號推翻德川幕府的。只不過,他們取得權力,就不再攘夷了。世界大勢如此,攘不成的。反而,一把撲進了歐美的懷抱。此次,1500餘名兵變者,刺殺了幾個大臣,佔領了若干重要地點,比如,本圖的警視廳,以及幾家新聞社。

這些皇道派兵變者,官職最高的也不過是大尉而已。他們之所以兵變,乃因當時國際局勢不穩,日本國內矛盾叢生,人民生活困苦。到了哪樣的程度呢?那時不是已侵略中國好幾年了嗎?戰死者的撫卹金,親人們羣起鬨起。甚至有母親寫信給兒子,你戰死吧,用你的撫卹金來盡孝。他們唱的一首歌裏,幾句詞很能說明他們的心境:

昏昏濁世吾獨立,激昂義憤熱血歌。權貴只曉傲門第,憂國此中真乏人。財閥鉅富恣誇輩,不思社稷民不生。堪嘆身榮國反敗,紛紛塵寰民皆踊。他們覺得,只有他們纔是真正憂國憂民的,朝廷大臣與財閥,矇蔽了天皇,隔絕了天皇與民衆的聯繫。他們認爲,困苦的現狀,都是權貴們造成的,唯有讓天皇親政,才能昭和維新,拯救國家。

這首歌,就叫“昭和維新之歌”,由海軍軍官三上卓作於1930年。此人正是1932年刺殺犬養毅的元兇。二·二六兵變的軍人,顯然是在依樣畫葫蘆。前面我們不說,這些人都覺得自己纔是最憂國的嗎?三上卓最崇拜的,正是中國古代憂國憂民的典範。那首歌的第一句就是,汨羅淵中波濤動,巫山峯旁亂雲飛;倒數第二句是:離騷一曲高吟罷,慷慨悲歌今日完。(本圖爲當時街上官軍的裝甲車)

他的偶像,是屈原。二·二六兵變至29日即遭鎮壓。參與的軍官,未自殺者,均被處極刑。之所以不自殺,他們覺得該在法庭上揭露財閥們的陰謀詭計。哪曉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們被祕密審判,沒有律師,也不能上訴。之後,這首歌亦遭禁。(本圖爲投降後歸營的兵變軍人 本文照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