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是由國內漫畫作家逆光飛行創作的國民歷史普及漫畫,從2011年漫畫出品起因為詼諧的畫風和引人入勝的動物形象躍然於各大論壇,用漫畫的形式詮釋了中國近代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幾年來逐漸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個人來看,他在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在宣傳我國的革命年代的精神,是部有深意的國產動畫。孩子們可以在觀看有趣的兔子軍官們學習歷史,是一種不篡奪孩子愛玩天性的遊戲學習方式!

還有《追夢赤子心》好像是主題曲,歌詞很燃,很喜歡!

就動畫製作的效果,整體質量等硬體方面來說,《那年那兔那些事》當然是很難讓人覺得多麼多麼屌的,在很多資深軍迷和研究人員來看,這部動畫里講的內容可能也是非常的粗淺。

不過,個人認為,即便作為動畫它還有很多很多可以加強和改進的地方,但它本身是值得鼓勵和推廣的。

無論是小說,電影,還是動畫,漫畫,其實其本質上都是一種文化傳播的載體,其目的除了娛樂外,還有一層就是傳播價值觀的教育意義。

大家不妨可以想一下最新的美隊3,看起來那是多麼的爆米花大片,是多麼的純娛樂電影?但是,有心人很容易就能看到,其內容有著大量潛移默化在推廣美帝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的東西,美隊3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在為美國霸權做辯解和背書,只不過人家的手段高超,相當多的人看完了,被人洗了一遍腦還完全沒明白怎麼回事。

同樣,《那兔》也是具有傳播價值觀意義的動畫,只是相比美國的電影工業,我們還只是初學者,所以比較簡單。

但是,再簡單,它也要比我們之前那些傻乎乎的大字報,那些晦澀難懂又死硬的教條來得好的多。

這些符合我們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價值觀教育十分重要,但是不得不說,我們之前所有的宣傳手段都太過直白簡單了,所以,年紀小的朋友看不懂也不想去看懂,反而會十分的排斥。

而利用那兔這種動畫形式來進行講解,其基礎宣傳效果要好得多,這些比較生動的敘述方式,是符合現在年輕人口味的東西,是能讓人在學到這些後有所理解和想像的,而這種東西,正是我們現在教育的一個缺口。

所以,如果要比喻的話,那兔或許還只是埋在娛樂中的輿論戰里的大刀長矛,和美日成熟的動畫電影體系相比是冷兵器和熱兵器的區別,但是,這類動畫的出現和存在,至少解決了有無問題,使得我們的木桶原本缺失的那塊板上,有了一點補足。

三歲的兒子、三十歲的爸爸、六十歲的爺爺一同看的一部動畫片,可以說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動畫作品,沒有炫酷的招式,更沒有腦殘的劇情,有的是對歷史的交待和一份厚重的民族情結。孩子或許不明白為什麼看到志願軍軍兔吹響衝鋒號時爺爺會潸然淚下,但他終有一天會明白現在的和平生活是幾代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飲水思源,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當了解過去種花家那段災難深重的歷史,都應該清楚歷史所賦予我們這一代兔子的使命和責任。或許這部作品的畫風沒有日式動漫那麼精緻,人物刻畫沒有美式漫畫那麼鮮明,但這不失為一部優秀的作品。

1、製作水平。我理解為評價這個動畫本身的「技術含量」。a)畫面。觀眾第一眼關注的當然是畫風。可以說,那兔動畫版較好地還原了漫畫原作的萌系畫風,並且做出了相當大的改善(當然,原作可是簡筆畫......)。該畫風並不是國漫這些年日益流行的「大頭娃娃」式(舉例:喜羊羊),眼睛也並非千篇一律的占整張臉四分之一大小的巨眼,而是較為複雜多樣,可以說是比較用心的,遠勝於絕大部分國內其他低成本動畫(我姑且放到這裡來比較。自然不能和魁拔之類的比)。觀眾第二眼關注的是動作流暢度。作為一個flash動畫,其中間作畫數較多,且幾乎沒有反覆使用的重複幀,不存在所謂「官方鬼畜」的、彷彿反覆播放gif動畫一般的場景。在這方面,可以說是沒什麼扣分點。第三個要關注的是分鏡。前期快速過渡時用一定數量的黑屏來直接過渡,算是投機取巧、簡單省事,幸好這段時間不長,而動畫本身又是泡麵番,不會太過違背觀眾心理期待。後面與腳盆雞(日本)戰鬥時分鏡流暢自然,沒有不舒適感,也是達到了平均以上水準。從這三個方面來看,那兔的畫面還是比較不錯的,不弱於、乃至勝過過去一年裡任何業內同類產品(指國產flash動畫)。作為七分鐘的泡麵番,也滿足了觀眾的最低心理期待,作為產品本身質量是合格的。(指畫面這部分。另外,這一句比較是考慮進所有泡麵番的,包括一些投入較高的作品——比如七靈石的PV,以及外國[其實就是美日]的泡麵番。下同,不再贅述。)b)配音。觀眾其次關注的是配音。作為廣受詬病、爭議程度幾乎等同於國產動畫本身爭議程度的方面,那兔的配音請到了最近相當活躍、粉絲眾多的北斗企鵝工作室。不必說,北斗企鵝的配音水準基本上就等同於本片能夠請到的國內最高水平了。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是一部優秀的入門級近現代史題材動漫作品,如果要用一個詞來下判斷的話,那就是瑕不掩瑜。

那麼接下來就來說說這部爭議很大的作品瑕在哪,瑜在哪,為什麼說這是一部入門級的作品。

首先必須要肯定的一點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這部作品雖然製作說不上非常精良,劇本也說不上非常嚴謹,但它在國內的地位是開創性的。

為什麼?因為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出現了這樣一部作品:內容生動有趣但又不缺內涵,讓觀眾笑中帶淚的看完後還能有些許思考,最重要的是,能夠讓二次元作品的受眾——和網路、ACG、彈幕們一起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們有機會也有興趣去了解一下他們出生之前一百年、五十年發生的那些事情,去感受先輩們曾經的恥辱和榮光,感受先輩們的篳路藍縷和高光時刻。可以說,在《那兔》出現之前,雖然已經有了《為龍》(日本擬人漫畫《黑塔利亞》的國內同人)、《苦逼坑爹小白兔》這些在小圈子裡流傳的優秀作品,但從來沒有一部作品能夠像《那兔》這樣成為現象級的作品,引發如此之多的爭論、吸引如此之多的擁躉,讓如此之多的青少年把目光投向那段激蕩的歷史之中而不是僅僅沉湎於舶來的快速消費品式二次元作品。

「你生而為龍,即使一朝折斷掌牙,撥裂鱗片,瞎目斷爪,墜入淺灘,龍依然是龍」,天天把「願我有生之日得見您君臨天下」這句話掛在嘴邊的小兔子們,恐怕不知道《為龍》才是這句話最早的出處吧?諷刺的是,這部作品其實是日本動畫《黑塔利亞》的同人志。

可以說,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僅僅是把二次元少年們的目光從「萌物」們身上拉回到厚重的歷史進程國家命運上來,《那兔》這部作品就可以當得起成功二字。更何況,《那兔》還教會了他們一些平時可能不會意識到的視角:凡事要靠自己奮鬥,外人的善心是靠不住的,利益才是永恆的爭奪焦點;口號不是永恆的,生意卻是可以一直做的……雖然不能說這些視角都完全正確

當然是自由燈塔,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啦!不就是戳破了西方國家所謂「國際秩序」的本質,礙著你們繼續灌那套愛與和平的毒雞湯了么?

說完了《那兔》的優點和為什麼招人恨,現在該來講講那兔的「瑕」在哪了。實際上,這個「瑕」並不是《那兔》所獨有的,而是所有國家擬人類作品的通病,那就是——不能細講。

並不是說麻蛇不想把事情更清楚,而是國家擬人這種創作方法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簡單易懂,好玩有趣,但是真的是不能細說啊!這就回到了團團一開始的結論上,《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是一部優秀的入門級近現代史題材動漫作品,入門二字也就應在這裡。

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那兔》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吸引我們去了解那段歷史,了解國際關係和各個國家的情況,但《那兔》只是那扇門,它並不能代表門背後的全部。想要更深刻地了解這個世界,我們還需要讀更多的資料,看更多的紀錄片,做更多的思考,而不是單純的把那扇門當成這個世界的全部,那樣會讓我們變得狹隘和偏執。

哭過了,笑過了,但生活還要繼續,歷史還在一頁一頁繼續翻下去。前人創造了讓我們笑中帶淚的偉大歷史,但想要繼承先輩們的志向,想要完成「星辰大海」的夢想,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分鐘的感動和激情,更需要的是我們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手頭工作的每一步。與諸君共勉。

————————


我最少看了三次,每次都能看流淚。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但是他確實是一部好動畫,不管是那方面來說。

種花家就由我們來守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