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沒有辦法,我是來知乎碰碰運氣的。

幾乎從我記事起,每年必然有兩次嘔吐,頭暈,聽覺視覺近乎失靈,還經常伴急性腸胃炎。以前不知道為什麼,大人和當地醫生以為感冒,食物中毒,花粉過敏等等…每次發作只要蹲下或躺下就能立刻緩解,慢慢自動就好了。高中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上課遲到了,站班主任面前聽訓話接近一個小時,突然就發作了,差點摔倒,跑了一步在辦公室門口就吐了,老師和同學把我送到醫院,醫生說我可能天生血壓低,又說血壓低是好事,老年不會三高,從此我把這事和血壓聯繫在一起。高中因為這情況摔倒過幾次,還摔傷過膝蓋,我同桌還感慨過有疤穿裙子不好看了…還有次在火車上倒過,每次都不能算暈倒,因為我一直意識比較清醒,只是感覺機能不行了~

以前太久了記不清了,去年發生了三次,最後一次,是我在櫃檯辦事,突然就犯病了,人家給我單據簽字,我完全看不清字,支撐不住就坐在櫃檯前地上等事情辦完,然後暈暈乎乎往外走,越走越嚴重,視野一片的黃,看不清楚差點撞牆上,聽不清楚,好像蒙著被子聽聲音,心裡就想著跑馬路邊上打車去醫院,蹲地上乾嘔,坐馬路邊上抱著個紅白相間的柱子過了不知道多久感覺清醒了,打車去醫院,挂號。,以前也去過多次醫院,但從來還沒到醫院就好了~這次也好了,然後我看著醫院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又犯病了,跌跌撞撞走錯好幾個門,走到內科,好多人排隊…醫生看到我,就讓我插隊,醫生說我臉色怎麼這麼難看,我那時候已經說不了話了,就說了句給我量血壓,然後醫生給我量了好幾次血壓,左右胳膊都量了,面色凝重地拉著我就走,她一直問我還能不能自己走,我就被她拉到了搶救室,她跟搶救室醫生說她量不到我血壓了,她當時用的是那種水銀血壓計。搶救室的機器血壓計量的多少我沒看到,不過也沒用怎麼搶救,我自己就好了…醫生建議我轉院,說用120急救車把我送到浦東醫院,而我覺得有點誇張,而且我都感覺好了…所以就打電話請我同事把我送到浦東醫院。在浦東醫院做了各種檢查,心電圖腦電圖ct等等,折騰一天,一切正常。

後來聽浦東醫院建議去六院做了血壓什麼的24小時hot,一切正常。後來,聽六院建議去了中山醫院掛了心內科專家號,一切正常。後來花了幾千塊做了體檢,經顱多普勒什麼的,一切正常。

但是我知道它還會發生的,只是不知道何時何地,通常在我身體狀況欠佳,天環境惡劣,心情低落的時候。

比如今天,夏天進入秋天差點凍死我,剛拔倆智齒沒幾天正痛苦呢,它就造訪了,還好在家裡,我躺床上一會兒,也就好了。於是來知乎看看,或許有人知道原因呢~我年齡28,體重62(好傷心的數字,但比我55的時候發病頻率低很多),平常血壓60/90。怕冷,愛吃咸,感覺腸胃蠕動太慢…想到什麼再補充…


首先聲明我的回答不是嚴謹的回答,因為限於個人學識有限,的確有很多病例解釋不清楚,只能靠經驗。這種生理性低血壓倒是見過幾例,一般查不到明確的病因,癥狀間斷髮作,西醫一般沒什麼太好的藥物,只能對症補液治療,再就是調整生活方式,積極鍛煉,改善體質,這種發作能減輕。中醫治療的方法很多,辯證一般考慮氣血不足,數年前在中醫院循環內科實習的時候老師建議患者服用「生脈飲」,對一些病例是有效的,你可以考慮到正規中醫院辯證施治。


我也有類似情況,但是我從小到大都沒暈過,就是最近幾天天天暈,我現在23,天旋地轉的那種暈,頭稍微動一下就暈的不行,不過過一會就好了,嚴重的時候還吐過一次,特別難受,不過沒有暈倒,一直意識,剛開始以為我手機玩多了老是低頭,脊椎病導致的頭暈,我媽說我就是血壓低,血壓60,90,這幾天在好好吃飯了,手機也少玩了,癥狀減輕了不少, 不過還是特別害怕,被嚇到了,有時間得去醫院檢查一下

我是常年一直低。我還喜歡健身。

沒有暈過。但是會容易累,逛街逛一會就累了,不過堅持逛一天也沒事,but打遊戲讓我打3天我也比別人能扛。比別人更容易感覺到冷熱。怕熱怕冷。熱到就更容易累。
我不知道自己是低血壓還是低血糖,每年體檢護士都說我血壓偏低,要給我量幾次才寫數字,但沒出現過前面幾位的動則暈倒的大癥狀,主要表現是比一般人怕冷,中醫叫腎陽虛,還好在廣東生活


跟樓主類似。血壓低,運動量大也會兩眼一黑,暈。而且我還不能吃太辣的東西,太辣不僅鼻涕一把淚一把,也是暈,眼前發黑,甚至耳朵嗡嗡的聽不見聲音。不知道怎麼回事


您這個情況患病多久了呢?


我也是和你一樣,我兩次直立暈倒,兩眼一黑就啥不知道了,腦袋一個大包,血壓最低時候心臟像被捏著擠血,都渾身發抖了,不抖時候高壓80,低壓50,西醫做了全部檢查都正常,然後沒辦法,就看中醫,喝了一年半中藥,血壓低主要是氣虛,元氣不足,氣虛,血就不會足,停葯後老中醫告訴我西洋參 黃芪 大棗 桂圓煮水喝,可以常年喝,沒有任何毒副作用,還可以加一點當歸,但是有味道,不喜歡藥味可以不加
自己不要太累。有的人會竇房結節律慢,迷走神經張力高。比較容易生氣?胃病?


可以嘗試用中醫治療


向這種疑難雜症 採用常見的激素類藥物 是無法之類的,建議你用中醫藥治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