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法整理需求

針對某一功能點的需求分析

1.產品設計的核心三要素

用戶、場景、需求

產品設計,就是不斷解決用戶在特定場景下的需求

增加、減少功能並非關鍵,關鍵能不能解決用戶的問題

2.思維導圖的思考方式

用戶:當相到一個功能,先不要想怎麼實現的,而是想誰會用

場景:用戶分別在什麼情況下會用(感興趣)?

問題:用戶分別在上述場景下,碰到什麼問題(挑戰)?

方案:用戶現在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3.思維導圖法需求分析操作步驟

a.找出潛在用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是老闆和運營人員也在考慮範圍之內

b.列出用戶發生(感興趣)的場景

針對每一類用戶「分別」往下分解

把「什麼情況」描述清楚,最好簡單描述一個故事

c.不同的用戶分別碰到什麼問題?

注意是「分別」,不要怕重複

不同的群體,不同的場景,問題都是不同的

區分「問題」和「中性詞」,如時間、價格

d.現在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是用戶現狀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你要做的功能提供的解決方案

有很多用戶也沒有解決方案,沒有就是沒有

需求的優先順序排序

根據影響面做需求優先順序排序

1.四象限看用戶量與發生頻率

優先解決大用戶量的高頻問題,基礎體驗

最後解決少量用戶的低頻問題,超好體驗

2.看開發難度和效果

優先做見效快且開發難度不大的,這就是迭代

最後做很費勁而且見效慢的,這可能是未來的機會

3.看產品價值

迫切程度:用戶是不是真的非常需要?還是空想?

付費意願:用戶是否會為了解決問題而付費

ARPU:如果開發出來,用戶會為之付多少錢

4.看你對目標群體的熟悉程度

你是否深入了解用戶使用場景

你對用戶群體的理解是否足夠了解

如果不熟悉,就想辦法熟悉它,否則就不要動手

5.總結你的結論

用戶:這個功能,第一批的核心用戶是誰?

場景:這個用戶在什麼場景下會使用

問題:解決了這個用戶最大的痛點是什麼

對比:和用戶現在的解決方案相比,體驗/效率提升有多大?

文檔結構

需求背景(概述、目的、提出人)

需求分析(思維導圖)

需求轉化

優先順序排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