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介紹了馬祖列島裡最大的島嶼─南竿上的景點。這裡就繼續介紹北竿還有莒光上的景點囉!

PhotoCap_766

南竿福澳港口前的"口號"

 

北竿是馬祖列島的第二大島。比起南竿,它讓人更有“生命就要浪費在美好事物上”的悠閒氣息。南北竿之間有一小時一班的船往返,兩島之間的交通時間只需1520分鐘。對於住在南竿要去北竿玩的人也很方便喔!

PhotoCap_768

北竿地圖,一樣逆時針介紹了

 

 

I─坂里沙灘、坂里天后宮 

由島嶼組成的馬祖,擁有許多美麗的沙灘,對於地質沒有研究的我來,沙灘的分別就只是顏色不同而已(被歐飛)!我最喜歡的,還是坐在岸邊聽著海浪聲、跟朋友一起在沙灘上寫字然後等字被海浪沖刷掉(遮臉)、以及享受著海風的愜意很多人看到這,應該納悶我為什麼挑了坂里沙灘介紹,不就是沒做事嗎?!不不不,其實我們在馬祖的沙灘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跳!就是把相機預備好,然後往上跳抓住那高高躍起的一瞬間的無聊遊戲。結果,在坂里沙灘的我們跳了一個超越馬祖其他沙灘的高度。

PhotoCap_867

坂里沙灘

 

PhotoCap_868

朋友的彈跳,經本人同意所以馬賽克處理

 

 

跳了一個可以出國比賽的高度後,我們前往下一個地點,坂里天后宮。這個位在路邊的天后宮,乍看會以為是土地公廟,除了地理位置的關係外,祂的造型也是讓我不小心產生這個錯覺,為什麼勒?因為祂是全馬祖(可能也是全臺灣)最小的媽祖廟!有多小呢?來看照片就知道!

PhotoCap_790

坂里天后宮

 

PhotoCap_735

媽祖廟,是不是很小

 

 

J─北竿市區

北竿市區的感覺跟南竿非常像,不過它有間特別的店,是幾乎每個來過的人都推薦的老店-阿婆魚麵。所謂魚麵,就是拿魚漿做成像麵條一樣的長條狀,曬乾之後就可以服用煮來吃的馬祖特色料理。對了,魚麵除了做湯麵跟炒麵外,還可以直接炸來吃,真的是個很特別的食物;除了魚麵外,黃金餃也是來這必吃的甜品!

PhotoCap_773

北竿市區的阿婆魚麵

 

PhotoCap_772

中間的就是"阿婆",已經80多歲了還是在製作魚麵的第一線上

 

PhotoCap_769

湯魚麵

 

PhotoCap_771

炸魚麵,吃起來很像蝦味先

 

PhotoCap_770

黃金餃,地瓜做的甜點

 

 

K─橋仔村

 

橋仔村,是離中國大陸最近的一個村落,早期也是個熱鬧的聚落。可是這個地方跟馬祖的其他地方一樣,在漁業資源沒落後,人煙也跟著消失無蹤。只不過,因為早期聚落的關係,當時的居民也把他們的信仰一起帶來這,所以,在這小小的村落裡就有八間寺廟!我想哪天居民要回來重振此地時,也許可以朝“要拜什麼神這裡一次滿足”的路線進行,不但可以點出這裡的特色,還可以帶進另類的觀光風潮,或許能讓這個人口流失的聚落再次把人們聚集回來。

PhotoCap_866

橋仔村,從遠方就可看到那一間間的廟宇

 

PhotoCap_864

橋仔村裡的屋子。

 

PhotoCap_863

橋仔村一景。這個景象讓我想到柬埔寨,你們覺得呢?!

 

PhotoCap_865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的村落,剩下避邪的獅子默默守護 

 

 

L芹壁聚落

 

芹壁聚落,是馬祖列島中保存最完整的聚落,也因此吸引了電影導演來此取景拍攝一個據說很淒美的故事。不過,比起電影中虛構的故事,我覺得芹壁村真正的故事更耐人尋味多了:50年代的芹壁村,以捕蝦皮(比蝦米還小,沒有去皮整隻曬乾製成的東西叫做蝦皮)創造了村落的黃金時代,也造就了輝煌。只是,跟任何一個凋零的地方一樣,經濟沒落、人去樓空後,留下的就只有蕭瑟的房子。所幸近幾年的在地文化潮,讓這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起死回生;而村裡,也還留有當年兌換錢幣的銀樓、勢力強大的家族遺留的房子,以及後來重新翻修讓人回味當年的民宿跟小吃部不遠處,岩石形成的龜島就在芹壁村的外圍,默默看著這裡的興衰繁盛。

 

PhotoCap_724

芹壁聚落

 

PhotoCap_786

兌換錢幣的銀樓

 

PhotoCap_782

海盜屋曾經是這個村裡最豪氣的房子,不過因為芹壁這幾年的興起,許多的民宿或重新翻修的房子一間比一間氣派,所以...從外觀我其實不知道哪間才是當年那間豪華的房子

 

PhotoCap_780

芹壁外的龜島,默默看著這個村落的興衰

 

離開了北竿,我們到了莒光島。莒光島分成東莒跟西莒,本次我的時間只拜訪一個島,所以我就到了古蹟看似比較多的東莒島一探究竟了!

PhotoCap_792

東莒島地圖,我們"上岸"的地方稱猛沃港

 

PhotoCap_825

猛沃港港口標語,非常的戰地

 

M──大埔石刻

1992年由周星馳先生主演的鹿鼎記和它的續集,我想沒有人沒看過吧!?劇中東郊皇陵的寶藏在韋小寶與敵人打鬥時意外發現,差點就讓已經名利雙收的小寶又多點了些財富。在我腦海裡,這個橋段與大埔石刻的發現有非常相似之處──相傳石刻是某天“轟“的一聲被國軍意外發現,考據後得知上面所記載的,是明朝時期對倭寇打了勝仗的豐功偉業記錄。然而,這個石刻不僅只是歌功頌德而已,在字裡行間裡,據藏了一份到現在還沒有人能破解的寶藏密碼!是不是跟那個什麼“東郊皇陵”很像呢(謎:腦補的真嚴重)?下次來看這個石刻時,也來挑戰解開它所埋藏的謎吧!

PhotoCap_797

大埔石刻"真跡",就是"轟" 的一聲跑出來的那個

 

PhotoCap_798

石刻的完整版

 

PhotoCap_800

石刻旁的古色古香建築,猜猜看這是什麼?!

 

N──大埔聚落

老實,在馬祖的時候,每個聚落,或每個地方對我來都大同小異,不是這個村落的廟多了一點,就是那個村落的房子用的材料有些不一樣;真要我比較他們的差別,我還不出個所以然。不過,往往在回來後把照片放在一起看時,就發現了他們有很大的不同(難怪唐伯虎在一群美女回頭後驚覺秋香這麼正,大埔聚落正是讓我有這樣感覺的聚落:看似與芹壁相似,卻又與它極大不同──近年的人潮回流並沒有帶起這裡的人氣,整個村落依舊是一片死寂。我看著某人家牆上,那氣勢磅的漁船拼貼、再看另一邊的斷垣殘壁上,大大的“漁寮”的字樣與一旁的荒煙蔓草,讓人只有無限的唏噓。時代的變遷,在這給人的感受不是希望,反而是不知何時能再有的望。

PhotoCap_803

大埔聚落入口處,拼貼道盡了當年的風光

 

PhotoCap_805

大埔聚落的一角,從這裡不難看出他並沒有跟上芹壁那起死回生的幸運

 

PhotoCap_804

漁寮是當年放置漁具的地方,現在也只剩佇立著的門牆和一片荒煙漫草

 

 

O──神祕小海灣

 

八仙的故事,我想大家一定耳熟能詳。而在臺灣,與呂洞賓有關的傳,也幾乎是到處都有聰明的你一定猜到了,沒錯!東莒的這個地方的故事也與呂洞賓有關──相傳這裡是他與何仙姑一同得道升天的地方!由於他們法力無邊,所以當時的皇帝(誰)就放了一顆御璽在這想壓壓他們的氣,並且派了一隻獅子鎮守在此以防御璽被…嗯,我只能說想出這故事的人真厲害!撇開天馬行空的故事來看,這裡確實是個有趣的地方:海蝕而成的洞穴加上當年因戰備而放置的炸藥,讓這裡增添許多神祕色彩,也不枉它被命名為“神祕小海灣”了。下次到東莒時,記得來看看這個有趣的地方喔!

PhotoCap_809

神秘小海灣簡介

 

PhotoCap_807

有看到那顆御璽嗎?

 

PhotoCap_808

鎮守御璽的獅子 

 

 

P──福正聚落、東犬燈塔

 

如果我說福正聚落和大埔聚落,是東莒的難兄難弟 ,那麼我想大家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了。所以,不囉唆,直接看村落現在的樣子,還有那仍然豪氣萬千的白馬尊王廟和媽祖廟吧!

PhotoCap_811

從這裡,可以看出福正聚落的特色,也看出了它現在的沒落

 

PhotoCap_812

福正的白馬尊王廟,這個封火山牆是我在馬祖看過最誇張的!

 

PhotoCap_813

福正的"龍鳳"媽祖廟。就算人煙早已不在此處,廟宇的香煙仍舊繚繞地保佑著這個地方

 

 

燈塔,對於我們這個海島國家,並不是這麼稀奇的東西;每個燈塔背後的故事,才是真正有趣的。東犬,是東莒島的舊名,其上的燈塔雖也隨之正名,但還是有許多人稱它為東犬燈塔(例如我)。它是全臺第一座花崗岩材質、一體成型的燈塔,從班室到燈塔有一道長約30公尺的矮牆,是還在使用油燈的當年讓班人員可以避風不讓油燈熄滅所做的設計,也就成了東犬燈塔最具特色的特徵。隨著電器越來越方便,這道矮牆的功能大不復從前,但站在牆邊感受強烈的風呼呼吹過時,不難想像當初這個矮牆給了這些工作人員多大的方便。

PhotoCap_814

東犬燈塔說明

 

PhotoCap_818

這個具特色的燈塔和值班房舍,過去不知道陪著值班人員度過多少日子,現在也不知道殺光多少觀光客的底片

 

PhotoCap_820

東犬燈塔跟他的矮牆

 

 

馬祖的旅行,就到這裡告一段落了!雖然它有許多的村落現在幾乎呈現廢墟狀態,但他過去和現在的故事,都令我深深著迷。我想,不久的將來,我應該會再去一次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