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有個不出名的霍莊村。全村300多戶人,80%的村民都在製作民間演出的社火道具。淘寶每售出100件社火產品,就有90件來自這裏。

從一百多年前開始小規模生產,到如今藉助電商平臺飛速發展,霍莊村年銷售額能達2億元,人民幣疊起來高度超過80層樓。

承包全球80%的社火市場

臘月前的最後一場雪,雪花柔柔地飄灑着,慢慢覆蓋着霍莊村。驅車進入村口,“社火戲劇之鄉”幾個大字格外醒目。不過,比這更醒目的是,村裏家家戶戶都是白牆青瓦的二層小洋樓,十分氣派。

一隻黑色小土狗孤獨地坐在門口,守護着門頭掛着“淘寶商戶19號”的院落。拐進這戶人家的大門,凌亂堆放的白殼獅子頭“氣洶洶”地擋住了去路。

側過一位身穿迷彩大衣的鄉村婦女,身後很多花花綠綠的獅子頭也涌了出來,搭配着旁邊用磚壘的火爐,屋子裏的鄉土氣息開始濃郁起來,毫不掩飾地背叛了小洋樓的外殼。

在社火村隨處可見的宣傳畫

婦女手拿一根白色泡沫棍,不停把腳邊塑料袋裏的紅、黃毛髮往一個金閃閃的橢圓形袋子裏塞。一隻獅子的尾巴就這麼被做了出來。房間裏還有幾個人,有人在做獅子皮,有人在粘鬍鬚。

這戶人家,是霍莊村的一個小縮影。

每年春節前後,中國民間就會開啓一些傳統的慶典狂歡活動,這些活動統稱爲社火,而霍莊村的村民就是那些生產舞獅、舞龍、高蹺、秧歌等社火道具的人。

他們的產品銷往全球,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們的社火產品。淘寶商品欄搜索“社火”,出來的商品90%產自這裏。

舞獅用的獅子頭

問了他們的年收入,我感覺是自取其辱

霍莊村80%的村民都在製作社火道具,全村300多戶人,就有300多家大大小小的生產社火產品的工廠。

不過說是工廠,其實沒有機器沒有設備,就是村民一家人集中在房間裏,流水線式的分工協作來完成一件產品。

由於家家戶戶都在閉門賺大錢,村裏空蕩的街道幾乎感受不到人氣兒。只有來來往往的快遞車輛,每天從“霍莊村電商物流中心”,拉着上萬件產品,賣往世界各地。

村民在裝貨

在村委會二樓有個產品展覽室,裏面擺放了村裏製作的各式各樣社火戲劇產品,除了舞龍、舞獅的道具,還有大頭娃娃頭套、服裝;戲劇表演使用的舞臺鞋、鬍鬚、鳳冠等類似的,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村支書頗有些驕傲地告訴我,“我們村兒的產品已經賣到世界各地了,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我們做的東西......村裏最近還接了上千萬塊錢的大訂單:2000多對獅子頭、2000多條龍。”

隨後,我抱着自取其辱的心態問了很多商戶的年收入,他們都很謙虛地告訴我,“我們沒計算過,一年沒歇過,差不多就夠解決溫飽吧”,說這句話時,他們幾乎笑得合不攏嘴。

但採訪時,我仔細留意過,他們的雙手上都有大小不一的老繭。並非一夜暴富,他們的好日子都是一針一線用雙手創造的。

在縫製道具的村民

傳承中的創新力量

社火製作,幾乎是霍莊村人與生俱來的記憶。一百多年前,有個唱戲的戲班子來村裏借住過一段時間,教會了村民做戲服和鬍鬚,從那時起,這門傳統手藝就開始在霍莊人手裏反覆傳承着。

以前霍莊村都是帶貨外出銷售。每年過年,別人往家跑,他們要往外跑。

一進入臘月,霍軍政一家就要提前好幾天準備打包,把兩個獅子頭用一張國民牀單包裹嚴實,然後一個人單挑4大包,坐着綠皮火車出門跑銷售。

說到動情處,霍軍政有些哽咽

那時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裏賣貨,哪裏銷量會好,只是盲目地在外面跑,採用佛系銷售法,走到哪兒賣到哪兒,啥時候把隨身帶的貨賣完就啥時候回家過年。

但要保持優勢,就必須轉變思路。從2010年開始,部分腦筋活絡的村民開起了網店。從此霍莊村社火道具銷售的模式改變了,現在村民在家點點鼠標、敲敲鍵盤就能賺錢。

源源不斷的生意很快攀着互聯網過來了,2016年,霍莊村還被評選爲中國淘寶村。看到利潤後,原來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也都紛紛返鄉創業。

村裏做社火的人多了,競爭也開始愈發激烈,利潤空間越來越薄,要提高收入只能加大產量。

逐漸走向工廠模式的繡花鞋製作

在霍莊人看來,社火道具並不算什麼高科技產品。但當我問起是否有在老傳統上創新時,年齡稍大些的人都笑着回答,“老人們都是這麼做的,俺現在也都這樣做了。”

相比之下,村裏的年輕人更傾向於創新。村支書兒子霍帥兵畢業回來後,沿用工廠模式研發了一條新的製鞋流水線,實現量化生產。以前做一雙繡花鞋至少需要半個月,現在車間一天就能做出1000雙。

他最自豪的是他親自設計的第一款繡花鞋,完全改變了傳統繡花的款式。自推出後,銷售金額已超過20萬元。

紅紅火火中,民俗稍顯落寞

霍莊村的人說,社火,代表社會紅紅火火。

每年春節前後,南到臺灣、北到黑龍江,近至家門口、遠到海外,無論風俗差異多大,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羣衆自發出動組織社火活動。

略萌的舞獅

這種土味十足的狂歡活動,似乎是春節的標配。其項目也是多種多樣: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總有一款是你見過的。

然而,在這個每年爲全球提供90%的社火產品、靠社火發家致富的霍莊村,社火這一民俗卻稍顯落寞。

因爲忙於生產,他們已經很多年沒玩過社火了。村支書說今年無論如何一定要組織一次,於是,善解人意的我們,就提前幫他實現了願望。

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共有8位村民在村廣場上,穿上戲劇服裝,拿着社火道具,喜慶了一番。

社火村中的社火

我問他們什麼感受,他們哆嗦着說,“快點拍吧,真(zhèn)冷的天兒,凍得慌”。

導演&後期 / 丁丁

攝像 / 程紅森 朱昭宇

編導&文案/ 楊萌萌 盧月麗

製片人/ 孫娟

——————————————

更多視頻和文章歡迎關注“冬呱視頻”,全網各平臺名字同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