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Z同學

清華大學 電子工程系

GPA:90+

TOEFL:115+

GRE:330+

錄取結果

卡耐基梅隆大學

Master of Computational Data Science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Master of Science i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2018年8月,在再來人和我自己的共同努力下,我申請到了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計算機學院的頂級碩士項目之一。

回顧申請過程,有許多的故事和經驗想分享給學弟妹們。為了便於閱讀以及提供更多乾貨,我將採用「標題+條目」的方式闡述內容。

留學決定

我決定去美國留學的理由:

  • 我的深造領域是計算機科學,這一領域在一定意義上說美國是最前沿的。
  • 我在國內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因此想到一個新的環境開開眼界。
  • 在美國學習,有更國際化的環境來訓練自己,為日後發展

深造形式

去美國深造,一個重要的選擇是申請博士還是碩士。我當時曾經對選擇博士還是碩士有些迷茫,因此與再來人學術導師School Mentor討論了很多,也詢問了一些學長姐,最終確定申請碩士項目。

總體來說,碩士和博士的區別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展示:

可以看出,碩士和博士各有特點。這裡我想著重說明:

從「未來發展」這一對比可以看出,選擇讀碩士或博士應該考慮的核心問題是未來自己希望如何發展,是做工程導向的內容,還是做研究導向的內容。

這裡還要特彆強調,博士和碩士的區別並不是學歷的高低。有許多人有一個普遍印象,覺得讀博士就一定比讀碩士厲害,但我個人認為,這只是個人選擇的不同,對未來發展安排的不同而已,因此不用隨波逐流,覺得「大家都讀博,我也得讀博」。

選擇讀博士,就會有5年的時間在學術界潛心研究;選擇讀碩士,有2年的時間在學校,後面3年在工業界成長,因此選擇不同,你就會有不同的5年。

這裡也分享一句我非常受用的話,是我的學術導師告訴我的:「不論你的博士導師做的內容偏理論還是偏應用,做研究和發論文都是博士生的主要任務。」大家可以據此思考,自己是否適合讀博士。

英語考試

對於美國絕大多數的申請方向,需要考的英語考試包括TOEFL和GRE。這裡提供幾點經驗:

(1)辭彙量是英語考試的重點,特別是GRE。個人認為,背單詞沒有捷徑,就是認真反覆地背。

(2)推薦點題班。點題班是針對某一場考試設置的,老師會帶著做最後的複習,並針對這場考試做一些解說,我個人覺得很有用。針對英語基礎比較紮實且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好的同學,我覺得上點題班就夠了。我自己就只上了點題班,現在回想起來,確實不需要其他課程了。

(3)準備考試時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千萬不要想著「反正考不好,就再報一次」。如果這麼想,就會無限地拖下去。但真正上考場的時候,就要放鬆心情了,免得影響發揮。這就是我個人親自試過的心態調整方法,在此方法下我TOEFL和GRE都是一次考過。

背景強化

本科期間,在保證GPA的前提下,可以多嘗試其他活動,以豐富自己的簡歷。這些活動包括科研、社工、社團等等,以下著重介紹科研。

在申請文書中介紹自己的科研,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成果:科研成果,如論文、專利、學術報告等,是最能直觀說明你的科研能力的。因此要明確寫出自己的成果,並用數據適當強調成果的價值,比如期刊影響因子、期刊篩選率等等。

(2)貢獻:不論有無成果,在文書中都要明確說明自己做了什麼,比如分析了什麼數據、提出了什麼模型、驗證了什麼猜想,越明確越好。這樣能讓審閱材料的人明確知道你確實有能力做出東西,而不是搭便車或灌水獲得的成果。

輔導流程

下面主要介紹再來人提供的留學指導服務,以下全部均為本人親身經歷。

在開始輔導時,再來人會為學員分配一個班主任Coordinator、一個學術導師School Mentor和一個文筆導師Editor Mentor,三個人的分工如下:

班主任:負責總體協調學員與導師的溝通、通知信息、提供選校建議等。

學術導師:負責提供申請建議、搭建文書思路,以及從內容、結構和專業知識的角度把關文書等。

文筆導師:負責潤色文書的語言表達。

一開始,我的班主任會協助我挖掘自己的背景,如成績、獲獎、實習、科研、興趣、個人職業規劃等,讓我更加明確自己的硬軟體優勢和未來的發展規劃。

然後,班主任為我安排了學術導師,學術導師是我本科的直系學姐,我與導師溝通了很多,明確了很多問題,比如確定我只申請碩士,不申請博士等。

部分導師展示

之後,班主任針對我的個人背景和規劃,為我制定了一份選校建議,並提供了美國大學的專業排名。這裡需要指出,US News中有些專業排名只能免費看到前10名的學校,往後的排名情況需要付費賬號才能查看。

我的班主任將前100名的專業排名情況整理到Excel中發給我了,非常清晰明了。在選校時,我也跟班主任溝通了很多,班主任的經驗很豐富,告訴了我很多項目的內幕情況,也就是學校官網不會寫出的東西,比如申請難度等。

然後,我開始撰寫並修改文書。這期間,學術導師和我進行了詳細的討論,最終明確了一條非常清晰的文章主線。由於學術導師跟我申請的專業方向一致,所以她可以明確指出我在表述上或內容上涉及專業的問題。

然後,班主任為我安排了文筆導師。我的文筆導師是羅德學者、牛津大學的雙碩士。他協助我潤色了個人陳述和簡歷,讓我的文書在表達和排版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最後,我提交了學校申請,並收到申請結果。這期間,班主任和學術導師在各個方面為我提供了建議,包括如何準備面試、收穫錄取後選擇哪一所學校、確定學校後如何準備簽證等。這些內容,班主任都為我準備了詳細的文檔說明。

最後的一些話

申請是一段辛苦的過程,再來人會為學員提供專業且個性化的輔導,但自己還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畢竟申請是自己的事情。此外,申請國外學校也是一個比較隨機的事情,背景很強的同學也未必申請到理想的學校。因此總體來說,就是放寬心態,盡人事,聽天命。

最後,祝學弟學妹都能申請到理想的學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