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朋友跟小編說,國外有專門針對產後抑鬱的藥啦!產婦福利呀!

然鵝小編去搜了一下……似乎這個福利有點……貴哦:

不少新聞網站都有針對的進行報道,微博上也有大V在科普,不過評論基本都是這兩方面的吐槽:

@路邊的小草你別踩小清新 :我再說一遍,精神藥物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抑鬱症患者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和關懷!

@大魚小魚魚苗 :看了價格,老公抑鬱了

@鼻科醫生王先忠 :這麼貴啊!醫保報銷嗎?

根據網易新聞的報道,這個藥名爲“別孕烯醇酮(brexanolone)”,將以 Zulresso 作爲商品名上市。(爲了敘述方便,以下還是稱“該藥”。)其中有很多專家和受試者的採訪,小編總結了一些關於該藥的特性:

優點:

一次性用藥

該藥的靜脈注射只需一次性給藥,病人也可同時服用標準的抗抑鬱藥。

生效快

其他藥物可能要2 ~4 周才生效,而該藥在短短的 48 小時內就能發揮藥效。

藥效長

該藥物緩解產後抑鬱症的療效可長達一個月。

對母乳影響不大

該藥似乎對哺乳期母親和嬰兒都很安全,因爲只有極少的藥物會滲入到母乳中。

缺點:

輸液時間長

該藥採用靜脈注射給藥,輸液時長達 60 個小時以上,且必須待在認證的醫療中心,由醫護人員照看。

偶有副作用

在臨牀試驗中,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眩暈和嗜睡。大概每 8 名受試者中就有一名有副作用。

價格昂貴

打折前每位病人平均費用爲 3.4 萬美元。

總之呢,是一款療效看得見的藥物,也最終以臨牀實驗的“良好表現”取得了上市資格。但是就算在美國也是一般人用不起呀!3.4萬美元只是藥費,還不算住院費和護理費亂七八糟的呢!所以網友們普片評論“太貴了,用不起”……

也有人質疑,爲什麼產後抑鬱現在要單獨作爲一個項目去開發針對的藥物,還要賣那麼貴?

因爲產後抑鬱在如今各個國家都非常常見——在美國,每年有 40 萬婦女深受產後抑鬱症之苦,這種療法也許能夠幫助其中 30% 的女性。

在我國產後抑鬱發病率在 15%~30%。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複發率。

這確實是需要全社會重視的事情了,畢竟產婦跳樓、新媽媽帶着孩子跳樓的新聞我們也不少見了,這樣的狀況值得投入巨資開發針對性藥物,也更值得孕產家庭的重視。

我們所知產後抑鬱產生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產科因素,以及內分泌因素,尤其內分泌因素因爲其不可控讓很多產後媽媽深感痛苦。

產後抑鬱跟我們平常說的“抑鬱症”類似,文藝的說法是“失去了快樂的能力”,說人話就是會感到焦躁、不安、易怒、患得患失、精神頹廢等表現(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更年期),輕度的可以靠運動、飲食以及良好的溝通輔導改善,重度的需要加上藥物治療了。

雖然產後抑鬱很可怕,但也不是不能預防的,跟家裏人保持良好溝通、跟朋友們多聯繫、多出去走走逛逛、提前學習生產育兒知識、準備孕嬰用品、加強運動、飲食睡眠規律……

還有就是產後不要過於操勞,畢竟照顧新生兒需要很大精力,但新媽媽生產之後自己的體力還沒有恢復,不適合太過於操心寶寶,這就需要家人幫助新媽媽更多分擔,尤其不能語言上給媽媽施加壓力、互相埋怨。

產後抑鬱不像感冒發燒,可以有標準的治療方式,多數來說還是因人而異,但通用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人做好溝通,並放平心態,發現產婦狀態不好及時看醫生,不要互相埋怨指責哦!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