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大片電影少之又少,一般比較經典的大片都是出自好萊塢。近年我國有也是出了幾部比較震撼的電影,比如《紅海行動》,再者吳京的《戰狼Ⅱ》。這兩部電影在上映時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觀影潮,而且兩部電影的故事情節以及特效都差距不大。但是,我還是覺得由吳京打造《戰狼Ⅱ》稍勝一籌。

《戰狼Ⅱ》是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由吳京、弗蘭克·格里羅、吳剛、張翰、盧靖姍、淳于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該片主要講述了脫下軍裝的冷鋒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本來能夠安全撤離的他無法忘記軍人的職責,重回戰場展開救援的故事。全片的特效鏡頭也很多,據悉當時拍攝費用就高達幾億,而之前的預算僅只有8000萬,後面由於劇情需要以及特效成本使得這部影片花了將近2億人民幣。所以,這部電影在國產影片中投入的還是比較大的了。

其次我覺得這部影片的題材特別好,極大的提現了國家的情懷,以及軍人神聖職責。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國人都具有極大的愛過意識與情操。那麼,這麼一部完整展現國家情懷與軍人職責的影片,必定引起廣大人民的強烈共鳴。

還記得,當年電影上映時影院爆滿,票房一天一刷新記錄,創下了一個又一個新高。據悉,《戰狼Ⅱ》在國內的總觀影人數達到了1.4億,而總票房也達到了56.8億元的歷史高峰,創下了國產電影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榮登「單一市場觀影人次」全球榜首。

當然,我覺得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僅是題材和投資的巨大,更多的是執行導演兼主演的吳京的付出。其實,吳京一直是動作影視巨星,在他的執導和演出下定會出現優秀的作品。謝謝。


通常我們所說的大片,包含以下幾個要素:大製作,即高昂的製作成本;有鮮明的類型特點;受眾廣泛,影響力大;強大的導演、演員等主創陣容。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去衡量,我認為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可在國際上稱之為大片。原因有三:

1.英雄具有強大的主創陣容和高昂的製作成本

這部電影由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張藝謀執導。張藝謀在文藝片領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他拍攝《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等電影開創了中國電影在各大電影節獲獎的先河,讓中國電影從此走向世界,可以說在中國電影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影片的演員陣容同樣強大,這部電影幾乎彙集了當時中國電影界在商業片、文藝片領域內的精英,個個是大牌,人人都能獨立支撐一部電影。

李連杰、甄子丹是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動作明星,陳道明是可歸屬於表演藝術家級別的演員;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更是不知拿了多少獎項的影帝影后。這些演員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在商業票房號召力和演技方面幾乎無可挑剔。

製作方面一樣無可挑剔,影片的監製是金牌製作人張衛平,在國內製作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影視作品。影片的特技製作邀請了7家世界範圍內的特技製作公司承擔,製作費用達到了讓人咂舌的3000萬美元,想一想2002年的3000萬美元是什麼概念!即便放在今天,又有多少電影的投資能達到3000萬美元?所以說,毫無疑問《英雄》是一部大製作作品。

2.英雄具備明確的類型片特點

《英雄》取材於「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當然在故事上做了很多顛覆性的改編。與原本的故事不同的是,《英雄》站在了更高的視角,傳遞的是犧牲小我成就大家,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內核。

很明顯,《英雄》是一部武俠電影,具有明顯的類型片特點。區別於一般武俠電影,《英雄》又帶有強烈的中國風色彩,影片中的中國古典元素俯首皆是,一個個場景猶如一幅幅優美的中國古典詩意畫卷。

攝影師出身的張藝謀在這部電影里淋漓盡致展現了他的攝影功底。在運鏡、場面調度、畫面色彩方面幾乎做到了極致,不同場景不同色彩,展現的是一幅幅可以作為壁紙的畫卷,又不失與人物情緒的聯繫,可以說把中國武俠文化完美的展現在電影之中,飄逸出塵動靜合宜的畫面風格與《卧虎藏龍》各勝擅場。

3.英雄具有廣泛的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英雄》在全世界範圍內發行,環球公司,20世紀福克斯公司等世界範圍內的24家發行公司參與了影片的發行。

影片上映後的全球票房達到1.77億美元,成為中國電影全球票房的一個高峰。《英雄》還是2002年華語電影票房冠軍,國內票房達到了驚人的2.5億元,佔據當年總票房的1/4。

不僅如此,《英雄》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獲得2003年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2003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此外,《英雄》獲得了多個國內外電影獎項。

可以看出,《英雄》在票房、獎項及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上達到了《卧虎藏龍》之後的又一個巔峰。這部電影再次讓世界認識到了中國的武俠文化,其文化傳播方面的貢獻是巨大的。綜上,《英雄》是21世紀初中國電影當之無愧的大片。


電影沒有大片小片之分!只有好看不好看之分!再大的片子不好看也是垃圾,再小的片子好看一樣經典!不要誤導國人!電影唯一的標準就是好看!不管誰導演,誰主演!投資多少!電影靠的是本身的故事性,逆轉性,震撼性來征服觀眾!不是靠大製作,大投入,某個演員某個導演,某種情懷來拉高票房!真正的好電影會經住時間的考驗!經不住時間考驗的電影,票房再高也只能被人丟到垃圾堆里!被人遺忘!被人詬病!中國觀影人擦亮眼睛,不!應該是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商業片最大利益是通過各種手段增加票房!只要觀影者大部分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讓真正的好電影突穎而出!為啥說大部分呢?因為任何國家都有一大批無腦粉,不管電影好不好,只要是誰演的,就會帶全家去刷,還三刷,五刷!十分無腦搞笑!在當時宣傳熱度下,你說了,可以理解!都好幾年了,現在還說,不是智商堪憂,就是傻子!被人忽悠了,還在替人吶喊,貞節牌坊!


我心中國產大片很多,但你問的是哪一部才是,那我就要選擇一個最好我心中最好的大片了,

流浪地球

1、大製作,我還沒看這電影的時候,我覺得因該是爛片,很多人覺得中國拍不出好的科幻電影,而(流浪地球)就拍拍打臉了。

2、有內容,一個很大的宇宙觀,連老美的科幻電影都沒拍過的內容,把地球送出太陽系。一個是真敢寫,一個是真敢拍。可就是這樣一個題材的科幻電影在中國成功了。

3、從演員的選擇,特效的製作,都很完美,唯一的缺點就是吳京的戲份太少了。

4、票房46.55億,豆瓣評分:7.9分。


我認為大片應該是指影片從本身的意義,拍攝等角度來給觀眾心中留下震撼的影片,而看中國的電影中也有許多。《戰狼2》是吳京自導自演的國產大作,可以說是吳京用生命換來的愛國之作,從整部電影中都可以表現出愛國之情,也更好的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情懷,從電影的場面上來看,可以說是震撼心靈。我認為有營養有價值的電影才能算是大片。


個人覺得是流浪地球,我小的時候曾經看過關於星際移民的兒童圖書,也曾經幻想過能不能把地球整個都扔出太陽系,無疑流浪地球把我的幻想放在了屏幕上,挺震撼的也覺得劇情不錯,少量的情感穿插,大量的特效推動劇情順利發展,說實話,這是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希望不是最後一部


謝謝邀請!

大片如果是指商業大片的話,我是不懂的。

我覺得有兩部電影可以稱為「大片」。

《小城之春》,不講故事的電影。

正如「小說不應該講故事」一樣,電影不講故事也是很難的。

一個人去探望他久病卧床的朋友為這朋友治病,這朋友的妻子是他的初戀,這朋友的妹妹愛上了他。

雖然有吞安眠藥自殺這樣的情節,可是最後什麼都沒有發生,而吞安眠藥竟是為了成全那一對初戀情人。

這是特別中國的電影,也是特別世界的電影。

上映於1948年。

那些女主在破敗的城牆上走、走、走的鏡頭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卻又說不出為什麼。

這電影要講的是人性之美尤其是中國人人性之美吧?

在歪果仁那裡,這樣幾個人設不鬧出故事來才怪,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是不允許的,中國人的自我剋制與歪果仁的個人主義相比是非常了不起的。

1995年,《小城之春》被評選為中國電影90年歷史上10部經典作品之一;2005年,被金像獎評為百年百大電影第一名;同時也被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846位影評人評為影史TOP250的127名(獲得13票)。

田壯壯為了致敬這部經典,曾經於2002年重拍。

《霸王別姬》則我們都知道,編導演和藝術指導以及拍攝時間天時地利人和都是好運齊聚而且這些好運又形成巨大的合力。

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如果要我講,很大程度上會是《霸王別姬》。無敵的演員班底,無敵的劇本,無敵的時機,和迄今為止最棒的獎項。

但其實我想,有很多電影,是應該排在《霸王別姬》之上的。其實所謂的大片,我想不應該是指排場大,投資高。格局,往往比投資特效來的更重要。我們在談到好萊塢的時候總會說好萊塢大片,是因為也許大多數的人都習慣了好萊塢的電影模式。特效很多很刺激,劇情緊湊,動作戲有激情,文戲也不錯。但是,國產片里缺少這樣的電影嗎?從來不缺,甚至更多。但在國人的眼中,卻遠沒有好萊塢那樣的大片感。為什麼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周星馳被人吐槽了許久的《西遊伏妖篇》,我不認為它比《復仇者聯盟》差多少。你也許會說復聯立意是拯救世界、拯救地球,而西遊伏妖只是一個劇情散亂、不知道在講什麼的爛片。但假如,你不曾看過那麼多遍的西遊記,反而是看爛了拯救地球的超級英雄,我想你的想法可能會完全相反。西遊伏妖的立意其實也包含著家國,愛情,還有更多我們永遠不會去想的禪意。我記得之前有一次我在宿舍看西遊伏妖篇,室友路過的時候說了一句五毛特效。我當然無法反駁一個人自己的看法,但我想,能拍出《蜀山傳》,作為國內最執著於特效的導演,西遊伏妖的特效,並不比任何一部所謂的好萊塢大片差。包括我們所詬病許久的《長城》,光看特效,也不至於比《變形金剛4》差到哪裡,你不喜歡、你鄙視他,也許只是因為孫悟空唐三藏聽起來太爛大街了,遠不如一大堆的英文來的好聽。我們不得不承認歐美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我想,我們自己五千年的歷史底蘊,我們自己的文化發展,也並不比他們差一點點。我始終期盼著我們的電影,也會被人們稱作大片,我們的年輕人,不再以歐美為尊,我們的每一位國民,都能了解自己的文化,能喜歡自己的文化,起碼,不要一聽到國產電影,就聯繫到爛片上吧。

我是海東LD,一個原創電影評論人。我愛自己的國家,同樣愛這個國家的幾千年的文明和文化。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了解影視娛樂大小事!

大片,指的是製作水平要求比較高的商業大片,近年國內有一個詞形容,叫做重工業商業大片,扯其它解釋都很虛的,用最通俗易懂就是特效水平,越困難片子越大。

中國電影產業迅速發展,票房節節攀升,還是2012年徐崢的《泰囧》過後,但凡票房很高的商業類型電影,按照上面特效困難來衡量,大多數高票房電影都能排除掉。

比如趙薇《致青春》開啟的疼痛青春片,再到開心麻花《夏洛特煩勞》後的本土喜劇。其它如徐崢,寧浩等的喜劇《泰囧》《心花路放》,再到現實題材《我不是葯神》,都算不上特效大片。

這樣把範圍縮小過後,那麼中國商業特效大片便很好找了。

第1:中國奇幻,魔幻和神話電影,當選為2010年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或者2008年的《畫皮1》。

中國魔幻,奇幻和神話電影,其實就是繼承早期香港奇幻電影。中國電影產業當中,基本也是香港導演在拍,但香港電影早過了巔峰期,現在再拍的奇幻電影,總面臨製作不中不洋,演員是流量明星,再到故事劇情爛到不忍直視的結果。

這種魔幻電影數量太多了,《鍾馗伏魔》,《西遊記》系列,《捉妖記》系列,《封神傳奇》,《鮫珠傳》,《奇門遁甲》,《降魔傳》等等。

這麼計算起來,還真只有2010年徐克《狄仁傑1》,和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再到《畫皮1》質量稍高。但降魔篇特效有抄襲日本,故而不計算在內。《畫皮2》美術風格又太東洋,故事劇情也一般。

第2:中國盜墓探險動作大片,當選為2015年烏爾善執導的《尋龍訣》。

中國商業特效大片當中,無論作品數量,再到影響力等等方面,不得不提的還有一個類型,便是盜墓探險類型,而開創這個類型的是網路小說《鬼吹燈》和《盜墓筆記》。

而中國盜墓探險大片,基本也圍繞著這兩本書在改編,但結果與上面魔幻奇幻大片,面臨的問題基本相同。

《盜墓筆記》無論電影網劇,都成了中國網路小說改編成爛片的絕佳例子。《鬼吹燈》則要好很多,不提網劇方面,電影陸川的《九層妖塔》特效中上水平,但故事劇情和改編太爛。

本來2018年還有《鬼吹燈》電影上映,但最終改檔了,質量也是未知,現在能夠選擇的,自然而然只有《尋龍訣》了。

第2:中國當代軍事動作大片,當選為2018年林超賢導演的《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與《戰狼2》次之。

現代軍事動作大片,可以說是中國官方在2010年過後,新一屆領導人上台過後,對於官方在影視流行文化宣傳的改變,帶來的一個全新的變化。

這個類型現在來看,好片率在國產片中高得驚人,原因可能正是背後都站著中國官方部門保駕護航,國內影視公司在商業上就不敢亂來,導演爛片率很低。

《戰狼1》《湄公河行動》《戰狼2》《空天獵》和《紅海行動》。

幾部片子除了《空天獵》最差,《戰狼1》中規中矩,《戰狼2》和《湄公河行動》趕上好萊塢大片級別。那麼《紅海行動》,一舉追平頂級好萊塢特效大片的級別,無論哪方面來看,都是最過硬中國大片。

ps:如果從這個標準看,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也能入榜。

更多關於中國大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血戰台兒庄》、《活著》、《霸王別姬》、《英雄》,這四部可以坐上前四把交椅,其中以《血戰台兒庄》為最最經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