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特邀,酒吧老司機來給你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你陷入一個誤區國外人喝酒雖然是一杯一杯和喝。也是一杯一杯的賣。但是他們杯子不是倒滿的,而是按照盎司來賣,其實挺大的酒杯里就一點點的酒底。

這樣喝的話主要有幾點:1.老外喜歡喝冰的,我見過一俄羅斯老兄零下的天氣喝伏特加還要加半杯冰塊。那涼爽的感覺。。。。。

2.老外真TM的挺小氣的。中國人喝酒都是啤酒整箱上,白酒手把一。但是遇到一群老外呢?一瓶小青島可以喝一晚,一杯威士忌可以喝三個小時。想讓他們整瓶的開酒?做夢吧!別給我說老外喜歡

雞尾酒,開了幾年酒吧,雞尾酒都是點給中國人喝的,老外就沒點過。

3.老外的泡吧習慣。通常我們中國人去酒吧的習慣是:這個場子差不多,得了!今天就這了!老外們不一樣啊!這群大爺整個一流動作案的團伙,這邊喝兩杯換下一家,然後下一家,下一家,找不到家了。街頭睡吧。。。。

以上就是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如果有不一樣的意見歡迎指正!


謝邀,酒最早起源於神農時代,隨著社會的發展,酒文化已經發展到博大精深的地步,下面我們就講講西方人喝酒的方式。

第一:西方人斟酒,最多斟八分滿,有時更少,如斟酒的時候溢出,是很失禮貌的行為,倒酒也是先主後賓。

第二:西方人喝酒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中國人講究先干為敬,酒桌上無領導等,而西方人不勸酒的,不會喝酒的人可以禮貌回絕,也可用嘴唇輕輕碰一下酒杯,就不會有人給你添酒了。第三:酒杯的差異,中國最早的酒器叫做爵,是一種青銅器皿,講究一飲而盡,西方的酒杯分很多種,有高腳杯,香檳杯,紅酒杯等等,從這裡可以看出文化的差異。第四:碰杯也是一門技巧,中國人碰杯講究長輩在上晚輩在下,長輩不喝晚輩不能喝的規矩,西方人捧杯只是輕輕的碰一下,以聽到聲音為宜。第五:下酒菜,中國人下酒菜沒那麼講究,一般以冷盤為主,一盤花生米就可以喝一瓶酒,而西方人一道菜就要換一種酒,對於我們來說是不是很麻煩。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代表所有人,歡迎有不同觀點的朋友評論。


不光歐美人,全世界喝酒的方式都差不多啊,看看我們國家的飯局,有誰看過有人拿大海碗喝茅台的,大多數時候都是用類似於茶杯這樣的小杯子吧,這些小杯子裝滿酒恐怕還沒有西方那些高腳杯四分之一多。不要看電視劇我們古人都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就以為我們和西方人喝酒方式不一樣,老先生,大清已經完了,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其實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喝酒的方式都是多種多樣,不同的場合喝酒的方式不同,不同品種的酒喝的方式也不同,如果你認真去綜合一下的話,你會發現全世界喝酒的方式都差不多。無非就是開瓶,倒酒,下肚三部曲而已。再來幾碟小菜,幾首小曲,兩三個知己。再到最後頭暈腦脹。


酒折射國文化,反映民生活。

國人講究禮。酒要滿,茶要淺。喝酒,表心誠,舒感情,酒到禮數到。更有「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豪酒詩句。

友邦講究尊。紅酒初醒,倒有餘地,紅酒小觀,色淡則輕,色濃則久。紅酒搖聞,聞香識年份,紅酒細品,入甜側酸根苦。此為對酒的尊重,亦是對人的尊重。

國人喝的是感情,大杯朵頤。

老外喝的是尊重,淺嘗輒止。


老實說,我還想知道為什麼中國人愛喝滿而不是只倒一點點呢。

前幾年年少氣盛,還真覺得沒什麼關係。但現在胃不好了,好怕和別人出去喝酒。

我覺得,品酒就像賞花,輕輕嘗聞即可。酒只為了愉悅,只為了調節氣氛。在外國人看來,更像是一項夜間的消遣活動。小裝一杯威士忌,幾塊冰,就能享受一晚。所以,喝酒,更應該是點到即止的助燃劑。而不是燒心燒肺,喝死喝吐的混賬東西


這取決於歐美的酒文化,歐美人自古以來就以浪漫、紳士著稱,他們大多數人逢嘉賓場合時都是不勸酒的,按各自所需。一般高腳杯都不倒滿,甚至連半杯酒都不到,這便於他們品酒,一邊在欣賞酒的顏色,一邊還要聞酒的香味,這就需要不停的搖動,鑒於此酒倒滿會溢出來,影響品酒效果,也失風度。再者,端起酒杯,通過酒杯上半部透明部位還可以欣賞到對方的朦朧姿態,增加浪漫感!


中國人講究酒文化,酒杯倒滿是對彼此的一個尊重!認為喝得多就是好!而對於歐美人來說呢,喝酒是要品酒,而且很多人喝的是紅酒,或者是烈性酒,比如伏特加什麼的!所以說歐美人喝酒只是一點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