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立國

1763年8月12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簽署了《全國學校規程》,又稱《普通義務教育法》;這是世界公認的第一部全民義務教育法案;

1806-1807年的普法戰爭,普魯士慘敗,普軍總司令斐迪南公爵陣亡,被迫向拿破崙割地稱臣;

1809年8月16日,腓特烈·威廉三世痛定思痛,接受內務部教育局局長威廉·馮·洪堡的建議,創建了柏林洪堡大學;由於國破家亡,財政極其緊張,威廉三世將自己的王宮出讓為校舍;

馮·洪堡將有限的資金都用在聘請著名學者上,而對學校是否氣派、是否富麗堂皇,毫不在意;

威廉三世與馮·洪堡規定:

1、任何政治、宗教勢力不得干涉教育和學術自由;大學應成為自由追求真理的獨立機構,自由是教育的第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沒有自由,獨立性和創造性就會受到禁錮;

2、 強調發展學生的天性、天資,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馮·洪堡將普魯士的教育設定為小學-中學-大學三級;多方設法,努力使普魯士國民所有階層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機會接受教育;

曾經執教或畢業於柏林洪堡大學的人物是驚人的:黑格爾、叔本華、俾斯麥、愛因斯坦、海涅、舒曼、費歇爾、諾伊曼、拜耳、李特爾、李斯特;柏林洪堡大學誕生了55位諾貝爾獎得主;

1813年,反法同盟終於在萊比錫擊潰拿破崙;1814年3月,普魯士軍隊打進巴黎;

1815年,拿破崙復辟後,普魯士聯合英國於滑鐵盧戰役擊潰拿破崙;滑鐵盧戰役聯軍組成:北德意志邦聯7萬人、英軍3萬人、荷蘭1.7萬;德意志軍隊中普魯士佔到5萬人;

當年9月16日,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三國在巴黎結成「神聖同盟」;但俄羅斯人信仰東正教,奧地利信仰天主教,普魯士人則信仰新教;三國同盟以俄國為核心;

1825年,威廉三世跨出里程碑的一步,鑒於1763年的教育法案,由於窮人一則付不起子女學費,二則出於生活壓力,寧願讓孩子在家幫忙做工,因此普魯士的文盲率依然近半;威廉三世宣布:

1、普魯士小學教育費用均由政府承擔;

2、讓孩子受教育是父母必須之義務,若有違反,輕者罰款,重則監禁。

在160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推出全民義務教育;只不過在九年制之內,有多少人是真的免費呢?更不要說在外務工人士的子女了。

二、普魯士憲法

腓特烈·威廉三世於1840年6月7日在柏林去世;他的長子繼位為腓特烈·威廉四世;

1848年12月5日,威廉四世頒布普魯士王國憲法:

1、 成立國會上院、下院;

2、 上議院議員由國王指定;

3、 下議院議員由各州納稅人選舉產生;

4、 不繳納所得稅的人及女性無投票權;

5、 投票人依據每年納稅多寡分為三級,每級投票權重不同;

6、 軍隊統帥權與內閣部長委派權屬於國王;首相只對國王負責;

7、 國家財政預算需經由議會批准,包括軍事預算;

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部基本延續至1918年德意志帝國滅亡的憲法,保留了封建貴族的話語權,資產階級從沒有話語權到有話語權,而且錢也多聲音越大,女性和無產階級則沒有話語權;馬克思要掀起無產階級革命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部憲法,導致很多日耳曼人離開德意志的土地,去美利堅追尋嶄新的、有話語權的生活;

註:當時世界上大致有四種政治制度:

1、以美國為代表的共和制;

2、以英國為代表的君主立憲制,君主為虛位元首,主權在民;

3、以德國為代表的君主立憲,君主有很大實權,國會難以制衡君王;

4、以中國、俄國為代表的中央集權專制帝制,無憲法。

日本明治維新頒行的憲法,介於英德兩國中間,天皇不算虛位元首,但也沒有太多實權;在1930年代之前,大體是政黨內閣秉政;之後,受到軍方一連串大膽而血腥的挑戰。

三、人傑俾斯麥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威廉四世與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都拒絕援助盟兄俄羅斯,奧地利還差點和俄國打起來;至此,三國神聖同盟宣告瓦解;

1857年10月29日,馮·毛奇出任普魯士參謀總長;

1861年1月2日,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其弟威廉親王登基為普魯士威廉一世;

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任命駐法國大使馮·俾斯麥為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此時普魯士的適齡兒童入學率為85%,已培養大學生1.2萬餘名、中學生7.8萬餘名;

俾斯麥首相為北德意志設計了統一三部曲,這使得他名垂青史;俾斯麥的統一第一戰指向了北方的丹麥,原因有二:

1、他不希望在未來的戰爭中,後背被人猛戳一刀;

2、俾斯麥發現連通北海-波羅的海運河的重要性,這就必須從丹麥手中奪取基爾地區。

(註:1895年6月20日,95公里長的基爾運河完工通航;東普魯士及波羅的海進入大西洋再不需要繞經日德蘭半島。)

俾斯麥的統一第二戰是挫敗南德意志,即奧地利帝國;俾斯麥並非要并吞奧國,只是要奧地利皇帝放棄統一德意志之迷夢,不要成為北德統一之障礙;

統一的第三戰便是打垮當時的歐陸第一強國—法蘭西第二帝國;因為法國不允許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出現在自己的身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