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上世紀的2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發展火箭推進器,初期是在,奧比爾公司生產競賽用汽車上安裝了火箭推進器。儘管試驗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更沒有得到實用的發展,但是火箭這樣的一個產物也算是萌芽了。德國科學家便從此開始着手火箭的深入研究,目的就是要發展出能夠飛向同溫層的火箭,以達到探索天空的目的。1927年,以赫爾曼·奧伯特爲首的一批德國科學家與工程師成立了民間的德國宇宙航行協會,這是全世界第一個航太科技研究協會。1929年,奧伯特與他的助手們開始研發液態火箭推進器。其實早在二戰爆發前,德國陸軍就已經開始計劃將火箭作爲一種增程型武器來加入到軍用行列,從此,火箭不單單是一種探空設備,轉身又多了一個武器的標籤,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德國陸軍的介入就如同催化劑一般加速的火箭的研發,1932年後德國陸軍開始想到了液態燃料火箭作爲長程攻擊武器的可能性,並派遣對火箭研發有興趣的瓦爾特·多恩伯格上尉負責籌組相關事宜,瓦爾德招募了當時爲經濟狀況煩惱的沃納·馮·布勞恩爲首的火箭研究小組進入德國陸軍兵器局,開始進行液態火箭推進器的試驗,同年,德軍在柏林南郊的庫斯麥多夫靶場建立了火箭試驗場。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