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元帥作爲德國將領,曾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兩場戰役。並在一戰結束後魏瑪共和國期間參與了規避《凡爾賽條約》中武器限制的“特殊R部門”,博克元帥可以說是德軍中的貴族將領,他有着可追溯到條頓武士時代的古老軍事傳統。克的曾祖父曾在腓特烈大帝的軍隊中服役[4],祖父弗里德里希·威廉·博克則是普魯士軍駐耶拿的少校,曾擔任駐馬格德堡的軍隊副司令職務。父親卡爾·莫利茲·馮·博克是普法戰爭時的一位軍官,後被晉升爲少將,並曾任托爾高的指揮官。卡爾曾在聖昆丁戰役中指揮第44步兵團,後在身受重傷的情況下繼續指揮,使第44步兵團最終得以於法耶一地重挫法軍。因卡爾對普軍的勝利有功,受集團軍司令奧古斯都·卡爾·馮·哥埃本推薦獲頒功績勳章,但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決定以加封頭銜代替獎勵,因此在1873年1月19日,卡爾被加封爲貴族。博客的整個家族都是傳統的軍事家庭。博克的軍事生涯中也能夠看得出他出衆的軍事素養!同時博克也授勳了諸多軍事榮譽,1918年4月,博克因索姆河和康佈雷的英勇表現而獲得了德國軍事獎勵中級別最高的勳章——功績勳章。在德國政府投降、國內暴動的時候,博克指揮軍隊協助鎮壓左翼份子的行動,雖然他對右翼勢力企圖恢復君主制國家的“卡普政變”感到同情,但也拒絕加入,他也對在這段期間內誕生的魏瑪共和國強烈的蔑視。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