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也許是當今世界最令人瘋狂的科技了。一時間似乎周圍所有的人都在談區塊鏈,好像不懂它就沒有未來,這個技術,離錢太近,賺錢太快。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沉澱,就已經被資本的熱潮席捲得忘形。

區塊鏈的命和血汗工廠的病

無處安放的區塊鏈式人生

2月29日,北京,中關村。

春節假期結束,區塊鏈創業者李雲良就沒有凌晨兩點前睡着過了。他需要夜以繼日地爲自己的項目NBchain融資,十一個員工的工資和年終獎被他壓到了三月,如果到時還解決不了資金問題,這些重金挖來的程序員恐怕要另謀高就了。他已經接觸了幾十個投資人,但沒有人對他的業務表示信心。

這也不怪他們。

2018上半年開始,數字貨幣們就開始大面積破發,在交易所正式上幣的項目,95%都處於面目全非的虧損狀況,“集資、圈錢、割韭菜”,一度成了區塊鏈的代名詞。

市場不景氣,監管也變得風聲鶴唳。“94事件”後,ICO在中國被禁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對數字貨幣產業進行大規模調查。

顯然,開發商們還沒有爲此做好準備。就在剛剛,李雲良所在的“【區塊鏈羣名】”又炸了,已經募集到2000萬美元的BHB項目被爆僞造信息,涉嫌傳銷,並且已經凍結了投資人的USDT提款請求。這意味着,一旦爆雷,至少有2.5萬名、總計1800萬BHB代幣的投資將血本無歸。

“這下更涼了。”關上微信羣,李元良想。

ICO的倒下,成功造就了投資圈的“區塊鏈恐懼症”,數以百計的區塊鏈項目變成“空氣項目”和“山寨項目”。

李元良還記得辭職創業前,投資人爭搶着求區塊鏈項目給額度的盛況,那時,幣圈的投資只需要兩到三天的流程。創業者公開募資消息,一個星期就能收到幾十個數字貨幣基金的橄欖枝。第一天pitch,第二天就拍板甚至打幣。

李元良知道,那樣的盛況不會再有了。除非投資人願意相信,區塊鏈是一項長遠的事情。

等待被擦去的血與淚

和李元良一樣爲未來憂慮的,還有遠在南非的鑽石礦主奧瑪爾。

不同的是,過去十幾年,奧馬爾的生意風生水起。他承包了兩個隱蔽的礦場,將粗礦賣給區域礦產商,再由他們從盧旺達、烏干達、布隆迪等國家販運到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原材料市場和加工廠,變成晶光四溢的珠寶。

這些礦石的來路無蹤可循,也很受一些祕密組織的歡迎。行情好的時候,奧馬爾每週都有上百萬美元的成交。

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夠繼續使用那些廉價勞工。

開採礦脈是一項危險的工作,需要巖掘工深入地下的巷道深處,隨時有落石和礦井塌陷的危險,溫度高,工作環境極差。

奧馬爾的工人大部分來自南非最窮的省旁多蘭,薪水非常低廉,甚至還沒有達到南非的最低納稅標準。

區塊鏈的命和血汗工廠的病

(在科特迪瓦波比(Bobi)外圍篩檢鑽石的手工採礦者)

雖然這些錢微不足道,但對於巖掘工來說,這至少是一份穩定的收入。他們一般羣居在礦區被攪土機翻攪過的道路兩邊,大人們日夜兩班在礦井工作,孩童們則赤裸着上身,在發電機和電泵的轟鳴聲中與泥土作伴。

區塊鏈的命和血汗工廠的病

最近礦上發生了一起事故,奧馬爾不得不對工會和當局做出迴應,他承諾要付給礦難家屬一筆約合1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金,抗議也就到此爲止。他知道,當局不會關閉礦山,這相當於斷送了當地人唯一的工作收入來源。工會和工人也沒有其他選擇。如果有品牌方的人來詢問工人的身份,他會告訴“大買家”:環境很好,或者低年齡員工只是志願者。

不過,奧馬爾沾着血淚的“好日子”,最近好像要結束了。

他的“上家”告訴他,戴比爾斯這樣的大集團,現在正計劃將整個鑽石行業搬上區塊鏈,鑽石從礦山、加工到銷售的整個過程,都將被追溯。一旦出現違規行爲,將被忠實地傳到“鏈”上,沒有任何人能篡改和抹去記錄。這意味着,奧馬爾那些“見不得人”的鑽石,將被最大的零售商拒收。

“區塊鏈?什麼煩人玩意兒!”奧馬爾恨恨地想。

由上至下的革命

奧馬爾並不知道,這場由區塊鏈掀起的產業鏈變革,是原料商、品牌方、產業協會、科技公司的一次合謀。

鑽石生產商已經厭倦了材料來源的質疑,他們總是需要對鑽石的出身進行粉飾。

某鑽石品牌的環境負責人表示自己也很無奈:“我們聽說過這類事情,並立即詢問供應商是否採用了‘血礦’。但是,我們能做的只是詢問,如果他們說沒有,我們除了相信別無他法。”

如何讓消費者們相信市場上銷售的產品與罪惡、衝突、血汗工廠毫無瓜葛?

珠寶產業與科技公司完成了一次基於區塊鏈的擊掌。

IBM聯合珠寶產業巨頭們共同啓動了一個區塊鏈網絡項目“Trustchain Initiative”,可以從原產地到零售店追蹤和驗證鑽石和貴金屬的供應鏈流程。

在測試中,一批從南達科塔州被採礦出來的黃金,送到猶他州的加工廠,再到馬薩諸塞州的製造商被做成金塊。之後,這些黃金被送到印度的加工商那裏做成金飾,然後這些金飾被運到批發市場去了零售商Helzberg。整個銷售過程由認證服務商UL監控。

區塊鏈的命和血汗工廠的病

通過鑽石的身份標籤,可以全面追蹤鑽石來源地、認證資料、成交倉儲紀錄、交易流向等信息。並且由於記錄是共享且不可變的,消費者不用擔心買到的黃金或者鑽石來路不明。

這項革命獲得了產業鏈上游利益者的一致認可。擁有卡地亞、江詩丹頓、萬寶龍、登喜路等諸多奢侈品牌的歷峯集團(Richemont)前不久也宣佈開始利用區塊鏈將鑽石、岩石和黃金的來源追溯到礦山或回收工廠。

2018年10月19日,倫敦金銀市場協會(the 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亦正式宣佈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行業現代化與提高透明度的計劃。

前不久,IBM又宣佈了兩個建立在Hyperledger Fabric區塊鏈平臺上的新項目:一個追蹤從剛果某礦山到福特工廠的鈷,另一個用於監測墨西哥某礦山的金屬貨物。

科技公司和產業鏈上游利用區塊鏈打擊童工等非法活動的意志,看起來異常積極。但現實,彷彿並不如他們所願。

“原住民”的困與惑

技術有多好,關鍵是能否找到善用它的人。

區塊鏈想要成爲打擊非法生產過程的鐵拳,還得問問產業“原住民”們配不配合。

各種基於區塊鏈供應鏈溯源的頂層設計,正在產業鏈末端落地生根。

約克是一家墨西哥工廠的員工,每天,他會將5000名工人生產的潮牌牛仔褲運到馬達加斯加的港口。他每天的工作時間在10小時以上,每月領取40美金的超低薪水,並且沒有簽署任何僱傭合同。也就是說,只要公司想,他們這些數十年的老員工,將被無情踢出而不會得到任何賠償。

最近,約克的卡車被重新改裝,裝上了RFID標籤,上面記載着車輛上的數據、約克本人的姓名以及車輛裝載貨物的詳細信息。車門等多個位置放上了不少傳感器,他也被要求學習新的工作流程。

每完成一項裝卸流程,他都需要覈對傳感器的數據,確認機器檢測到的空閒空間、運輸過程、負載信息等毫無問題,再手動將他們上傳到區塊鏈上,以供人訪問和查閱。

作爲一個老司機,約克擺弄這些數碼產品並不是很熟練,這使他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而且機器動不動就需要重啓,有時數據還錯得離譜,爲了保證交貨時間,大多數時候約克都是得過且過。

增加的這些工作量能改變自己的處境嗎,約克目前還無從得知。

新供應鏈即將到來?

把“區塊鏈”從“炒幣”的污名化中脫離出來,再塑造一個“打擊血汗工廠”的公益形象來,這件事滿足了一部分區塊鏈信仰者的技術理想主義幻想,也讓另一部分人看到了新的商機。

支持者們認爲,區塊鏈所擁有的分佈式特徵,能夠打破“血礦”等現象的灰色產業鏈,讓供應鏈變得透明,監督工廠的勞動力分配,保障工作條件和個人健康和福利。

但ABC溯源鏈創始人王晶,正在爲此苦惱不已。

四年前,ABC就試圖開發一個長期機制來追蹤記錄有形商品或數字商品的流轉鏈條,但她現在越來越沒有信心了。

“機構能看懂智能合約代碼是怎麼寫的,也理解這個過程是怎樣運行的,但是,”她說,“區塊鏈和傳統的事後檢查監督機制完全不同,前期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包括IT硬件和雲服務器等網絡的部署。”

有一家奶牛場透露出了想要做區塊鏈溯源功能的意向,王晶告訴客戶,需要在奶牛身上安裝RFID標籤,養殖場內還需要安裝信息採集傳感器、掃碼槍、貼標機等,雲主機的租賃費用也並不低廉。即使大刀闊斧地投入了,還需要奶農、工人的參與,將每個步驟都登記到區塊鏈上,如果最終發現消費者買到的東西有問題,再去反向查詢。王晶笑,“瞭解了流程之後,那個客戶就再也不回消息了,還好,沒把我當騙子拉黑。”

上鍊的高成本和生態不成熟,是阻礙區塊鏈溯源的一個根本原因。而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即便有客戶願意投入這麼大的成本上鍊,現有的硬件體系也無法承受如此龐大的數據量。

尤其是在保障勞工福利方面,需要在礦山、工廠、可穿戴設備、電線杆等等地方都進行改造,有的在工位裝個攝像頭就可以滿足需求,有的環境則需要下探到礦井深處或使用深度傳感器。目前無法保證感測器回傳的數值是否正確,還需要人爲干預,這就使得數據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王晶的公司還在研發新的區塊鏈與物聯網技術,希望能夠早一點幫助更多機構低成本上鍊。有同行笑她“喂的是奶擠的是草”。

“互聯網公司就應該像養雞場一樣,從幾隻到幾萬只,兩隻翅膀到六隻翅膀,他們覺得我像是在養小孩,收益太慢。”王晶說,幸好投資人支持她的想法,現在,她已經不太參加圈中的聚會了。

這是區塊鏈改變供應鏈的另一個難點,這個技術,離錢太近,賺錢太快。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沉澱,就已經被資本的熱潮席捲得忘形。

區塊鏈在溯源場景的應用一提出來,就引來了無數無利不起早的聰明人。

比起打擊血汗工廠、“血礦”、洗錢等非法場景,更多的項目正在被應用於交易流通,說白了,還是“炒”。

交易所把黃金放入“保險庫”,給客戶提供一張類似MasterCard支付卡,用戶可以用這張卡進行支付,進行黃金小額支付。還有區塊鏈公司推出了實物區塊鏈黃金,用戶可以通過平臺購買,所有權信息都記錄在區塊鏈上,實物被託管在指定金庫。首批1000枚當日全部售光。

這種做法與傳統的虛擬金融憑證別無二致,但加上了“區塊鏈”三個字,就吸引了無數不明就裏的個人投資者。

有的是人,致力於把一件很有潛力的事情變成一場場大型掘金運動和狂歡式表演,最後讓它面目全非。

大家似乎又沉迷在另一個“區塊鏈神話”裏,究竟區塊鏈能否在供應鏈每個生產環節都還原透明度,好像沒有多少人在意了。

但對於堅守的人來說,灰掩之火,反而更容易熬過這個深不見底的冬天。

作者:腦極體,微信公衆號:腦極體

本文由 @腦極體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於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