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是想用於旅遊拍照,因為這個頭兼顧2470和70200的焦距段,而且聽說這個是個牛頭,所以想考慮入m43系統,現在問題是em1 mark2加這個鏡頭也快要1萬4了,可以考慮佳能,尼康的全幅無反了,值不值得入??

2019、7、8


惡魔兔(em1 ii昵稱)真的值得,和12-100絕配。

對旅遊風光來說,虛化背景的要求沒有那麼高,m43的景深其實剛剛好。

em1 ii其實是一台速度機,連拍性能媲美的是全幅的旗艦機。而且m43對焦絲毫不用考慮跑焦,快、准、狠。相比sony和富士的微單,視頻拍攝有個極其重要的優點,不會因為過熱死機。

奧林巴斯的絕活兒是防抖。毫不誇張的說,不上防抖器的話(重,安裝調整麻煩),em1ii配12-100是目前最強的原廠防抖(可能比em1x略差),安全快門可以探到1/10甚至更慢,這樣出片率高了特別多,而且暗光下f4也夠用了。我在gh5和em1ii中選擇後者,50%原因是強大的防抖,30%原因是12-100的焦段好過DG12-60,還有20%是顏值。

最近新出的3.0版固件下放了幾乎所有em1x的軟體新功能,視頻拍攝的自動對焦已經可以和sony微單比肩了(松下g9 gh5因為沒有相位對焦,這塊兒硬傷,雖然專業視頻拍攝一般不用自動對焦,但拍vlog還是有用的)。

12-100加上2x增倍拍攝,長焦可以到400(相當於全幅),想想大白那體積、重量和價格,12-100真不貴。

買港行現在全套也就1萬3,真的不要迷信全幅。而且m43的機器手感都特別舒服,菜單合理,加上觸摸旋轉屏(a7的屏幕實在渣,看不清,觸摸不靈)。

去年買了惡魔兔加12-100之後,單位的5d4加大三元一直在吃灰。

p.s. 有人要糖水片?iphone人像模式分分鐘搞定。


如果你很明確你的需求就是旅遊拍照,追求焦段全,然後還想平衡畫質和體積,這個頭的素質值得你入m43了。這個頭除了重量稍重點以外,可以說代表了m43精華,你可以通過這個頭享受到m43最大的優勢。

但如果你還想著平時換鏡頭拍拍人像、夜景什麼的,考慮到後續還得在m43鏡頭群上的投入,入m43有點不值得。m43的劣勢都是老生常談了:虛化、高感、寬容度。這些你要麼通過花大價錢購入m43最高階的那幾個頭,來勉強達到全幅普通價位能夠得到的效果,要麼就得一遍遍說服自己:夠用就好。

回來說旅行拍照適合的相機,其實從來都是小底的優勢。黑卡那些1英寸的機器才是常年霸佔各大Best Travel Camera排行榜的存在。題主不妨再補充一下為啥這類專門的旅遊機不在你的考慮範圍以內?至於你想在全畫幅/APS-C上追求焦段全,那就真別考慮旅行的時候帶了,純粹一累贅。這點你可以去查看下對應焦段鏡頭的體積重量,都不用談素質,就想想你願不願意帶出去。

最後再說一下EM1 II。機器絕對是好機器,特別是3.1固件升級以後對焦提升,簡直是直接迎來了第二春。然而不得不說當下入的話有點尷尬,畢竟是快3年前的機器了。作為旅遊機,重量體積也大了些。再加上,奧林巴斯已經明確今年8、9月就會有EM5 III,預測都是說素質不輸EM1 II,所以除非你最近要用,否則強烈建議再觀望一陣。

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老話,還是先想清楚你要拍啥吧。

利益相關:松下m43用戶,眼饞升級了3.1固件的EM1 II,正在觀望EM5 III準備跳船。


等入了奧巴,你就不會想出門帶著傻大黑粗。尤其是出去旅遊,輕便。一萬多買的可是奧巴頂級機身和頂級鏡頭


謝邀。

那些推薦其它大變焦鏡頭的朋友們,你們在搞笑嗎?你們用過12100嗎?沒用過別亂評論好不好?

奧巴的光學奇蹟被拿個狗頭說質量差不多?簡直就在侮辱奧林巴斯這個品牌啊…

最後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不值。特別是在國內畫幅至上的環境氛圍內,用個M43被人鄙視死,至於你用的什麼機身什麼鏡頭根本沒人管,底大一級壓死人,起步全畫幅就對了。


如果你連機身都還沒有,那麼這個鏡頭毫無價值。

它在鏡身上花費了大量毫無意義的成本,導致體積和重量極其誇張,但是卻只能使用在m43機身上,導致最終的畫質極為低劣。

黑卡6、松徠1260、全畫幅天涯頭都有存在的價值,但這個頭沒有存在的價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