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癡不聾,不作家翁』意思是不故作癡呆,不裝聾作啞,就不能當阿婆阿公之類的大家長了,形容做長輩的要寬宏大量。好有智慧的一句俗諺,這是今晚從老爺爺處學到的一句話。

這是出自《資治通鑑》唐紀代宗大曆二年的一段真實歷史故事,後世也根據史實編成了有名的戲曲【打金枝】。戲曲的故事內容大意是:



唐代宗時,郭子儀在掃平安史之亂中戰功顯赫,成為復興唐室的元勳。因此唐代宗十分敬重他,並且將女兒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為妻。這小倆口都自恃有老子做後臺,互相不服軟,因此免不了口角。

適逢郭子儀大壽,兒孫們莫不攜家眷前往祝賀,惟嬌嬌女昇平公主以哪有"君拜臣"之禮不肯跟隨,郭曖看見妻子擺出一副臭架子,根本不把他這個丈夫放在眼裏,憤懣不平地說:

“你有什麼了不起的,就仗著你老子是皇上!實話告訴你吧,你爸爸的江山是我父親打敗了安祿山才保全的,我父親因為瞧不起皇帝的寶座,所以才沒當這個皇帝。”

在封建社會,皇帝唯我獨尊,任何人想當皇帝,就可能遭滿門抄斬的大禍。昇平公主聽到郭曖敢出此狂言,感到一下子找到了出氣的機會和把柄,立刻奔回宮中,向唐代宗彙報了丈夫剛才這番圖謀造反的話。她滿以為,皇父會因此重懲郭曖,替她出口氣。

唐代宗聽完女兒的彙報,不動聲色地說:

“你是個孩子,有許多事你還不懂得。我告訴你吧,你丈夫說的都是實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儀保全下來的,如果你公公想當皇帝,早就當上了,天下也早就不是咱李家所有了。”並且對女兒勸慰一番,叫女兒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話,亂扣“謀反”的大帽子,小倆口要和和氣氣的過日子。在皇父的耐心勸解下,公主消了氣,自動回到了郭家。

這件事很快被郭子儀聽到了,可把他嚇壞了。他覺得,小倆口打架不要緊,兒子口出狂言,幾近謀反,這著實叫他惱火萬分。郭子儀即刻令人把郭曖捆綁起來,並迅速到宮中面見皇上,要求皇上嚴厲治罪。

可是,唐代宗卻和顏悅色,一點也沒有怪罪的意思,還勸慰說:

“小倆口吵嘴,話說得過分點,咱們當老人的不要認真了,不是有句俗話嗎:‘不癡不聾,不為家翁’,兒女們在閨房裏講的話,怎好當起真來?咱們做老人的聽了,就把自己當成聾子和傻子,裝作沒聽見就行了。”

聽到老親家這番合情人理的話,郭子儀的心裏就像一塊石頭落了地,頓時感到輕鬆,眼見得一場大禍化作芥蒂小事。



今晚陪父親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戲曲節目,那是去年底我無意間在大陸買到的DVD,不料老父喜愛的很,每每看的欲罷不能。後來,又很辛苦地從網路分別下載不同年份的節目表演來滿足父親,打發老人的閒暇時光!

【打金枝】,平常就是父親很喜愛的戲劇,父親總愛對著寶貝媽作勢說要"打金枝", 但又會戲謔地說用金枝來形容寶貝媽是太抬舉她了,好個伶牙俐齒的老人呀...

底下的影片就是今晚看到的選段,內容是身為皇上的父親述說小夫妻吵架,長輩別參喝其中,真是心胸寬大的君王。『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就是父親看完這一段表演對我的講說哩!不過,影片是晉劇而非京劇,唱腔可能有些不同,但最後一分鐘的快板很好聽呦!不可錯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