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合同,開口多算

有的甲方對發包合同重視不夠,僅與乙方商定工程範圍、進度和質量等條款就簽訂合同,開工建設。到工程竣工結算時,才發現原發包合同一無工程價款,而無結算要求,連設計變更也沒有限制的條款,甚至隨意開口,合同對工程結算沒有約束力,乙方藉此誇大施工難度,不斷單項報告甲方負責人簽批增加工日和投資的條子;乙方辦理結算時,又利用合同開口和其他漏洞高估多算,增加結算投資。

二、利用隱蔽,抬高造價

有的建設項目只有「形式監理」(即有監理合同,但不要求派人駐現場監理)或監理工作不到位。甲方沒有專人管施工現場,隱蔽工程沒有驗收、沒有簽證、沒有記錄,到竣工結算時,乙方才找設計人員、甲方補簽證,然後列入結算。這種事後補簽的隱蔽工程往往數量多計,甚至根本沒有發生也列入結算。

【實例3-2-3】

某裝飾工程中不鏽鋼包柱項目,經到實地解剖內層結構,發現乙方虛列細木工板基層子目,實際施工中根本沒有。

分析:有些乙方,利用裝飾工程內部結構隱蔽性的特點做文章,將實際沒有施工的項目,在工程結算書中堂而皇之地列出,企圖矇混過關。

三、設計變更,事後簽證

有的甲方不重視控制設計變更,不辦理設計變更的審批手續,沒有正式的設計變更通知單,沒有設計變更引起的工程量與投資增減的記錄。在工程的設計變更中,只計增加的工程量,不計減少的工程量,以達到多計的目的。

【實例3-2-4】

某乙方工作,利用洽商含糊不清的部位及甲方結算人員不熟悉工地及工作態度的不認真,通過一份洽商多要了60多萬元。

四、工程計量,虛報多報

主要表現為工程量不按國家統一規定的計算規則和竣工圖尺寸計算。如建築工程土方外運按開挖量,不扣除回填土數量;砌牆體未扣0.3㎡以上洞孔和鋼筋檢圈樑、柱等體積;框架間牆體規定按凈長線計算,卻用中心線長度計算,多算框架柱部分;綜合腳手架應按建築面積計算,卻把不能計算建築面積的雜物間面積也計入,少扣重疊交叉多算工程量等等。由於沒有按規定計算,造成竣工結算工程量增加而多報工程價款等等。

【實例3-2-5】

某裝飾工程中米黃花崗岩樓地面項目,乙方不僅多計面層數量356㎡,而且重計水泥砂漿找平1983㎡。

分析:工程量的增加,相應的材料數量價差及費用跟著增加,多計工程量和重複計算工程量以及只增項不減項或多增項少減項是裝飾工程乙方高估冒算最常見的手法之一。

【實例3-2-6】

某乙方計算基礎土石方工程時,加大基礎斷面,增大放坡係數,增加基礎深度,從而達到多計工程量在10%以上。比如定額規定頂棚凈高超過3.6m又有裝飾時才能計算滿堂腳手架,但有的工程頂棚沒有裝飾或沒有超過3.6m也計算了滿堂腳手架;鋼筋混凝土有梁板,梁與板交叉,計算梁高時不扣板厚;計算梁實體積時,主次梁長度全用中心線長,交叉部分重複計算;定額鋼筋含量沒有按施工圖紙計算用量調整等等。

分析:要防止將已結算過的工程,放在其他工程結算中重新計算,或將同一工程分別多次混入其他工程進行結算。

五、化整為零,重複計算

在工程結算中,將一個工程結算書分成幾個工程結算書來編製,使同一個工程量在幾個結算書中同時出現,達到重複計算工程量的目的,重複計算定額已包括了的工作內容。如在進行了豎向布置挖填土方時,不得在計算平整場地;人工挖孔樁已含25m的運土,不再計25m以內的轉運費,然而,計算時又套用相應定額的做法,使用一工作內容二次套用定額,犯了重複套用定額的錯誤。

六、結算單價,隨意高套

不認真執行規定的綜合單價或定額基價,隨意高套,造成結算投資虛增。對清單或定額中的缺項套用子目或換算的理解有出入、高套定額。有的乙方套用定額子目時,不按實際施工工藝和標準選套定額,而是就高不就低,高套定額;有的乙方將分項工程定額子目中已綜合的工序內容,又分解開來重複套用;有的乾脆張冠李戴,故意串套定額,抬高造價。

【實例3-2-7】

某裝飾工程中輕鋼龍骨天棚項目,乙方實際做的是不上人型簡單結構,定額套用的卻是上人型複雜結構。

分析:

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不斷給裝飾工程增加新的施工內容,而現行定額與新的裝飾施工內容存有一定差距,不能像其他定額那樣基本可以對號入座地運用,有的分部分項工程無法直接套用定額,價格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乙方往往以此肆意高估冒算。

【實例3-2-8】

某裝飾工程中的壁櫥項目,其製作是根據實際房型布置和甲方要求的造型實施的,無合適定額可套,結算時,乙方報價高出市場上同類傢具一倍以上。

【實例3-2-9】

某乙方在套定額時,故意將單價低的項目串換成單價高的項目如將預製過梁套用成現過梁;C20混凝土套用成C30混凝土,滿堂基礎套現澆板定額,這樣一來,就致使工程造價虛增20%左右。

定額編製的滯後,跟不上新材料、新工藝的更新,使審價人員在結算過程中,經常遇到有些結算內容沒有定額可套用,只能憑審價人員的經驗,套用類似相近的定額,使造價確定存在隨意性,從而導致審價人員結算審定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七、材料報價,深藏玄機

病主材的型號、材質在設計中不明確,因裝飾材料品種繁多,發展日新月異,材料因品種、質級、產地、供貨渠道不一,價格亦懸殊較大,特別是新型材料進口材料的價格更難準確確定,這給乙方有了可乘之機,常常以質劣價廉的材料冒充質優價高的材料,魚目混珠,高算價格。建築工程材料,尤其是裝飾和安裝工程材料,低價購進,高價結算,或「以次充優」進行最終結算。

【實例3-2-10】

某裝飾工程中電子感應門,乙方以冒牌產品頂替進口產品報價,高算價格達2.1萬元。

【實例3-2-11】

某工程,乙方將價格為80.79元/根的鑄鐵管,套用130.80元/根的排水鑄鐵管價格;將價格為1200元/m3的國產硬木,套用2800元/m3的進口硬木價格;將四川產20元/㎡的外牆面磚,套用廣東產35元/㎡的外牆面磚價格等。

更多內容歡迎關註:巨子令工程任務眾包網(公眾號:juzL365、巨子令工程任務眾包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