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元能買到SUV嗎?這個問題放在五年前,答案一定是“難”。

五年前,10萬價位只有哈弗H6、長安CS35、海馬S5、衆泰T600等爲數不多的幾個選擇,因此CS75這樣的產品問世時,不少地區還加價火爆,因爲選擇實在是太少了。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而五年之後的今天,10萬元已經可以買到許許多多的SUV了,就拿哈弗一家來說,10萬左右的價位就能買到哈弗的H1/H2/H2s/F5/H4/H6/M6,叫它哈弗軍團一點也不過分,隨便其它廠商產品投放數量不如聚焦於SUV的哈弗那麼誇張,但也一點不弱,教授粗略算了算,產品價格涵蓋9-11萬這個區間的在售SUV車型達到了130款,天吶,眼睛都要挑花。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衆多的產品數量背後反映的是消費者旺盛的需求,10萬元左右的SUV已經能做到外觀帥氣、內飾精緻且動力系統也足夠體面的程度了,空間大面子足開着也拉風,想想確實誘人。不過今天教授卻要給這級別消費者潑一盆涼水了,買10萬元的SUV可以,不過這些問題你一定要提前知道,做好心理準備。

1、輪胎大,很貴

A同學在去年的時候買了一輛10萬級SUV,大輪轂是他最喜歡的,用他的話說輪轂夠大才顯得強壯,後來在一次跑縣道時扎破了輪胎,胎壁上劃了一道幾釐米長的口子;這次事故後,他才發現原來235/55 R18規格的輪胎價格竟然這麼昂貴。這個規格的普利司通、馬牌、倍耐力和米其林輪胎價格均在800元以上,即便是瑪吉斯和固特異和鄧祿普,這種規格的輪胎也要600-700元左右。不得已,A同學最終選擇了便宜一些的佳通輪胎。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相似的問題,相信自主SUV車主已經遇到很多了,買車的時候衝着輪胎大輪轂閃閃亮買車,買回來之後才發現大輪轂不僅容易蹭傷,舒適性不一定出色,而且買輪胎的時候就會發現價格非常貴。不同規格輪胎之間的價格差距究竟有多大呢?教授簡單整理了一下。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價格數據來自JD商城,僅供參考

看得出來規格提升一點點,價格也就隨之水漲船高,16英寸輪轂相比18英寸確實寒酸一點,但是在用車時也要實惠得多,而自主車往往把大輪轂作爲賣點,尤其是本身體塊龐大的SUV車型們更是起步17英寸,高配18/19英寸,咱十萬級車型的買家本身也就是經濟適用型人羣,這要換起輪胎來誰頂得住呀~

2、油耗不是十萬級車的水準

換輪胎也是幾萬公里後的事情了,咬咬牙忍一忍,四條18英寸大腳換了就換了,但是相比較換輪胎,加油纔是更加讓人揪心的事情,畢竟這種痛就像風溼,每次天寒下雨時就會提示着你:不好受。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想想每一次進加油站時看着油槍嘩啦啦往裏灌,續航里程卻不見漲時的那種難受。當然,這麼說或許有些誇張,不過十萬級SUV的油耗,很多卻並非是十萬級的水平,尤其是那些自主SUV們;爲了提升車內的靜謐性和底盤厚實感,自主SUV往往選擇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加料”,大量的物料堆出來了靜謐高級的乘坐感受,卻也讓車重隨之飆升;車重太高,就得上2.0T發動機,最起碼也得是1.5T才能勉強過過日子,但是大馬力發動機+重重的車身就無法避免油耗變高了。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因此十萬級的SUV就成了許多人口中的“10萬塊,長得好看跑起來又安靜舒服,還是2.0T大馬力發動機呢,就是油耗有點高”,這油耗高的原因,也盡在於此。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有的人可能想說,獲得了更高級別的享受,多掏點油錢不也是應該的嗎?想想好像也對,那你是不是出差都選擇住希爾頓和香格里拉酒店呢?也是花更多錢買更多的享受嘛;而實際上希爾頓的地下停車場是很少見到飛度捷達的,對於十萬級車的車主來說,或許7天如家才更適合,買十萬級車也是一樣的道理,看自己的經濟實力辦事,不要買了十萬級車才發現油耗直逼路虎,最後只剩下無盡的無奈。

看,小編又在這裏胡說八道製造恐慌了,一臺十萬級SUV能有多耗油?呵呵,教授大致整理了一下主流十萬級SUV的油耗數據,相比較同價位的轎車來說,十萬級SUV百公里油耗大概多出了2升左右,2升是什麼概念?按照每升汽油7元錢算的話,每一百公里,SUV就要多花14元錢,哦,忘了說不少渦輪車型還得加95號汽油。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3、操控差

即便是買十萬級車型的人都是有錢老闆,不在乎多花的那一點錢,可是買一臺10萬級SUV就真的能夠獲得更高的享受嗎?除了直觀見到的買到了更大的塊頭和更充裕的空間之外,其實相比同價位轎車來說10萬級SUV並無優勢。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首先就是重量問題了,自主SUV普遍很重這件事教授就不想再贅述了,而車重正是決定操控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想想捷豹路虎和通用等廠家近些年最大的努力方向就是輕量化,目的就是提升操控。而自主SUV不僅僅車子偏重,離地間隙還很高,再加上爲了保證舒適性和濾震效果而設計得長長的懸掛行程,想要操控也基本屬於空談了。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更殘酷的是自主SUV還愛用電動助力轉向,這一來連轉向的路感和指向性都沒了,不過同價位在轉向手感上往往也做得一般,因此也無可厚非。

4、不好開

或許你會說:“買SUV還追求什麼操控,好開就行了”,對不起,殘酷地是很多10萬級SUV還確實不好開。

想想好開這個標準如何定義呢?最起碼發動機不能太抖、轉向不能太重、變速箱不能頓挫、動力輸出得順暢、動力響應不能拖泥帶水,這幾點算是基本需求吧,但是要做到這些基本需求對於自主SUV來說也不容易。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目前自主SUV在變速箱選擇方面分爲四個流派:AT、CVT、DCT和AMT。AT車型相對來說最穩定可靠,但是在調校匹配方面做不好一樣頓挫遲滯(這種感覺參考通用系車型的6AT你就懂了),而且雪上加霜的是AT變速箱自身價格昂貴,對於價格偏低的自主SUV來說,屬於大花銷,而且AT本身還自帶比較耗油的屬性。就教授開過的大多數AT變速箱的自主SUV來說,大多都無法迴避頓挫和遲滯的問題。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CVT就容易很多了,但是自主SUV愛用的邦奇CVT可以說是CVT中的異類,不僅油耗降不下來,還時長伴隨着拉扯感,而且要拉動渦輪機大噸位的自主SUV,對於CVT的耐用性和承受能力本身也是一種考驗;最後剩下DCT和AMT了,天殘的AMT就不細說了,畢竟這種比手動還差的變速箱本來就不主流,DCT則是目前絕大部分自主SUV的寵兒,成本不高聽起來還牛X哄哄,不過雙離合這種連大衆都花了十多年才調好的東西,自主SUV一窩蜂上來用,真的就靠譜嗎,這裏打一個問號。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一臺好的變速箱能很大程度決定一臺車好不好開,想想單速變速箱的電動車開着多麼美妙,然而多數自主SUV就毀在了不夠稱職的變速箱手裏。

5、貶值率高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都說二手車市場是另一個世界,新車市場盛極一時的BBA車型,去了二手車市場也幹不過豐田和雷克薩斯,新車時光鮮亮麗的自主SUV去了二手車市場也是比較悲催的,首先就是自主品牌由於名氣和口碑問題,在二手市場本身不怎麼受待見,再就是自主SUV數量還非常多讓人挑花眼,因此車商不愛收,收了賣不出價砸在手裏都是常有的事,因此價格偏低也就不難理解了。

10萬塊的國產SUV哪都好,這5大通病少不了!

雖然不是每臺自主車都讓二手車販子顫抖,但多數也足以讓車商害怕了。

總結

不得不承認,近些年來自主SUV進步明顯,但是就目前來說10萬級的多數自主SUV依然存在這些很難避免的問題,買家也必須作出取捨。但撇開油耗高於同級車、操控不好以及貶值的問題,自主SUV還是很美妙的,畢竟高大威猛的車身、精緻的內飾、高端的配置以及良好的視野都會讓你心曠神怡,就教授自己來說還是願意選擇10萬級自主SUV的。你,願意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