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明珠會東

綠色山野

“着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防風險……”,2018年,會東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統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到涼視察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時代治蜀興川的總體要求,圍繞新時代會東“15448”發展戰略,始終聚焦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第一要務”,縣域經濟主要指標持續攀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正在轉換,走出了民族地區轉型跨越發展新路子。

G353公路

會東魯南新能源園區

強基礎、補短板

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通村入戶水泥公路四通八達,牛羊成羣,這是近日記者在會東縣彝族聚居鄉野租鄉看到的一幕。

“用上了明晃晃的電燈,告別了用鬆柴照明的歷史;以前進一趟縣城,要翻越近百里山路,現在乘車只要一個小時左右,既快捷又方便。”說起基礎設施給羣衆生活帶來的方便,會東縣下野租村安軍友喜笑顏開。

2018年,會東縣新建通鄉、通村路741.5公里,通鄉通村通暢率達100%;完成土地開發整理2.87萬畝,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4.98萬畝,馬頭山水庫工程主體完工,兩岔河水庫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啓動電力電網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小壩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完工,完成22個村農網改造。

“夯實了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成本降低了,人流物流進來了,城鄉面貌呈現新氣象,發展動力不斷增強。”會東縣下野租村安軍友自豪地說,以前無人問津的的洋芋、黑苦蕎等優質農副產品成了市場的搶手貨。保守估算,下野租村因爲交通使農產品增值一項,人均增收1500餘元。

另外,城鄉環境得到改善、生態治理成效顯著,羣衆幸福感獲得感與日俱增。2018年,該縣實施數字規劃館和城市綜合管理智慧中心、龍鳳山公園、城北健康文化廣場等13個項目啓動,完成投資1.18億元;打通城市斷頭路2條,升級改造綠化景觀2400平方米,建成健康主題公園和文化廣場各1個;建成30個幸福美麗新村,創建省、州級“四好村”174個;投資4429萬元治理河道3.9公里、建設污水配套管網12公里,劃定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26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571.99平方公里,造林7470畝,森林覆蓋率達45.5%。

22萬頭生豬現代循環產業園區建設施工現場

遍地桑園

調結構、促轉型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核桃樹、經果林蓊蓊鬱鬱,整體連片;華山鬆、杉木林蒼翠欲滴,一眼望不到邊……走在會東這片充滿勃勃生機的土地上,處處流淌着和諧發展的綠色詩意。

“調結構、促轉型,高質量做強成長型工業、特色農業、現代服務業。”該縣產業發展目標實實在在。

——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農業特色化、品牌化發展。2018年,該縣收購菸葉73.54萬擔,實現菸農收入11.36億元;產繭10.72萬擔,實現蠶農收入2.74億元;黑山羊養殖規模持續擴大,存欄達75.3萬頭;新建核桃、華山鬆、青紅花椒、油橄欖基地7.98萬畝;啓動生態原產地保護示範縣創建,認證“三品一標”產品7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2.95億元。

——工業產業優化升級。聚焦“三去一降一補”,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投資8億元推進復烤廠異地技改升級、完成鑫聯礦業改制重組、大梁礦業總產值突破10億元、雪山風電場8.5萬千瓦機組投產發電,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8.1億元。

——服務業蓬勃發展。全域旅遊業、房地產業迅速崛起。2018年,該縣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3個,野租泉民俗生態度假區榮獲“四川省生態康養旅遊區”稱號;舉辦文化旅遊節、“雙黑”美食文化節等推介營銷活動11場次,接待遊客55.31萬人,實現旅遊收入5.17億元;新增農村電商服務站點10個,實現電商交易額4.05億元;新增規上限上服務業企業14戶,個轉企98戶,完成服務業投資3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2.24億元。

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該縣特色農業強勁發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突飛猛進,全國菸草生產第一大縣、國家生豬戰略保障基地縣、全國華山鬆第一大縣、現代畜牧業重點縣等地位進一步鞏固。

促改革、激活力

創新步伐不斷加快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簡政放權,機關作風改變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羣衆辦事方便了。”羣衆評價會東清新的政治風氣言簡意賅。

據悉,2018年,該縣全年受理行政複議案件12件,辦結率100%,行政機關參與行政應訴案件33件,縣政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63%;共受理辦結各類政務服務事項19.5萬件,羣衆評價滿意率100%;公開政府信息9161條,782項行政許可事項、402項公共服務事項全部入網運行,辦復書記縣長熱線12件、縣長信箱104件、州長熱線253件,辦理代表建議、委員提案168件,辦結率100%;開展理想信念、廉政警示教育和法律法規培訓110餘場次,幹部廉潔從政意識不斷強化;深入開展“清卡行動”,重拳整治基層腐敗,加強審計監督,審計查處不規範資金1.33億元,處理處罰2136.3萬元;堅決“拍蠅滅蚊”,政務立案16件、處分16人,收繳違紀款700餘萬元。

因爲創新,該縣內生動力、區域活力、發展潛力不斷增強。2018年,共有成都等地17名優秀幹部到會東縣掛職,引進教育、農技、水利等專業人才302名,60名優秀幹部到一線和縣外掛職鍛鍊;先後在昆明、廣州等地舉辦投資推介會,簽約引進資金150億元,累計履約招商引資項目27個,到位資金42億元,貨物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萬元人民幣;申請專利58件,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3家;實施重大項目115個,完工26個,在建49個,開展前期工作40個,完成投資91.96億元,增長9.4%。

產業蓬蓬勃勃,城鄉和諧共進,會東縣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特色優勢產業初具規模、農民增收支柱產業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收入顯著提高。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43.29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0.0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6.23億元,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8022元、16764元,在地方轉型跨越發展中譜寫了宏偉篇章。(趙海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