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愛看古裝劇,但看古裝劇我又有一個苛刻的癖好,那就是:古裝一定要真的復古,服飾一定要真、准,不要那種花花綠綠淘寶款或是玄幻款的「偽古裝」;人物一定要像古人,男的要天庭飽滿,要有氣質內涵,不要那種時尚的當紅的小鮮肉臉型,尖嘴猴腮,一臉的膚淺,女的不要求臉多漂亮,但一定要氣質美如蘭,大氣端莊,不要那種舉手投足帶著假的整容女明星。

看古裝劇首先追求的是「古意」,如果沒有這種古意,我看現代劇,看外國劇就得了,看什麼古裝戲?

正因為如此,我內心看得上的古裝劇真不多,而且,80%都集中在上世紀拍攝,比如老版的《紅樓夢》《三國演義》,山東版和央視版的《水滸傳》,央視版的《三言兩拍》,山東版的《聊齋》,以及當時各個地方台拍攝的自己當地的名人,包括《包拯》《范仲淹》等等,情節好壞不說,服飾、人物、道具,基本上都是達標的,四大名著不僅達標,而且還相當考究。

大家可以說我裝,說我矯情,這無所謂,大家各抒己見嘛,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別人再覺得好也沒意義嘛。

狄仁傑也不例外,

2005年左右,我大學剛畢業那會子,看了幾集梁冠華、呂中主演的《神探狄仁傑》。咱實話實說,相比起當時流行的一些劇來說,《神探狄仁傑》是不錯的、達標的。而且,梁冠華、呂中兩位表演的水平也很高。

但是,我當時就還是不太滿意,一是因為上面說的,服飾太假了,道具太假了,第一部的蝮蛇拿著的武器跟星球大戰似的,武則天住的地方根本就不是唐代的形制。總之,因為太假,所以看不下去;二是劇情故弄玄虛,沒有真正的懸疑推理,要麼是本格派,要麼是社會派,要麼是技術流,結果都不是,而且拖得太長,不緊湊,我都知道答案了,劇情還在不斷的黑白回放,難不成我比狄仁傑還聰明?

所以,這時候就懷念老版本的狄仁傑來了。

《狄仁傑斷案傳奇》,第一部拍攝於1986年,第二部拍攝於1996年,是山西電視台拍的。改編自高羅佩的《狄公案》原著。

這部戲,是貨真價實的懸疑推理故事,而且很緊湊,就第一部來說,分別是《玉珠串》 (1-4集)、《黃金案》 (5-7集)、《蓮花池》 (8集)、《斷指記》 (9-10集)、《四漆屏》 (11-14集)等。有些案子非常神奇,然而又非常合理,沒有那些故弄玄虛,或是大驚小怪,一驚一乍的情節。個別的殺人案,氣氛營造的很很恐怖,當然不是靠特寫來營造氣氛,而是靠語言、色彩、舞美的渲染。

當然了,這兩部早期作品我尤其喜愛的,是服飾真、場景真、人物真。

唐朝人穿什麼衣服?衣服什麼品級是什麼顏色?戴什麼帽子?紗翅是怎樣的規制?這些細節,我不要求你完全複製,實際上也不可能完全複製,但起碼的「像」是不難做到的,這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觀眾的尊重。

男女演員,不要求是俊男靚女,但穿上古裝要真、要像,而不是一看就是在演戲。特別是唐朝的據,婦女的髮髻很有特色,不能隨便弄一個明朝的就上來了。

總之,如果有人問我狄仁傑哪一部好?

我的回答就是:86和96年拍攝的《狄仁傑斷案傳奇》。


個人認為,就劇情、人物和推理來看,那最好看的應當是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第一部了。

就說說其中最為出色的《使團驚魂》案吧,作為《神探狄仁傑》的第一案,很好地交代了李元芳與狄仁傑這對cp相遇的過程,成功塑造了狄仁傑、李元芳、虎敬暉、李青霞等主要人物的形象。

其情節緊湊而連貫。第一次看這個案件時,我便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緊張感。

最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上帝視角,完全猜不到金木蘭竟然就是剛開始在京城被殺的和親使團的翌陽郡主!

人物塑造上,主要說說虎敬暉吧。

他在仇與忠之間糾結徘徊,也讓我們很是同情。雖然家人被武則天全殺,想要殺害武,但是他十年卧底生涯中竟然也沒有做過坑害大周的事,最後真相大白時,為救狄公而「領便當」,這大概也是他能得到的最好的歸宿了吧。

總而言之,虎敬暉這個角色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有愛有恨,而其餘人物也塑造得很成功。

舉個栗子,武則天沒有被刻畫成大魔頭,也沒有像《至尊紅顏》那樣被捧。狄仁傑的一句「功過參半」,便很好地體現了武則天和狄仁傑這兩人的性格、關係。

可以說,在劇情以及人物塑造方面,第一部是真的很成功,讓人有一種看了之後就停不下來的感覺。

如果綜合來看,那就是《神探狄仁傑》第二部最為出色了。

第二部是由《崇州案》、《蛇靈案》、《江州案》三個案件組成,我在這裡就主要說說《蛇靈案》吧。

為什麼說綜合來看第二部最為出色呢?很簡單,《蛇靈案》使得這一部在劇情上能夠達到與第一部相媲美的高度。

寒光寺刺駕、袁天罡被劫、閃靈背叛、總攻蛇靈總壇、誅滅蛇靈——這些劇情緊湊而連貫地銜接在一起,環環相扣。燒腦卻又欲罷不能。

因而劇情上很出眾。

同時,在打鬥場面以及拍攝上,第二部是超越了第一部的。

第一部受時代限制,拍攝稍微有些粗糙,而第二部有了第一部打開了市場,有了足夠的經費,特效的處理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光就李元芳大戰閃靈的幾段就圈粉無數。這也是第二部綜合能夠超過第一部的原因。

總而言之,第一部劇情最好,第二部綜合最優。

而第三、四部,個人認為每個故事的篇幅太長,節奏有點緩慢,並且敘事方式沒有太大的創新,因而比不上前兩部。

當然,這四部都是很不錯的經典,都應當一看。


我看的最多的狄仁傑是梁冠華、張子健、呂中版的,看的不下10遍了。狄仁傑的腦子比「電腦」還管用。

前三部名字叫《神探狄仁傑》,第四部叫《神斷狄仁傑》。

經典台詞:元芳,你怎麼看?我看此事定有蹊蹺。

第一部《神探狄仁傑》,分為3個故事:

1、《使團驚魂》,突厥使團吉利可汗的弟弟帶使團進京,使團被全部殺害,護送使團游擊將軍李元芳成嫌疑對象,案件樸素迷離,扣人心弦;

2、《藍衫記》,三本《藍衫記》分別藏有寶藏的一部分,劉查理、許世德(是皇帝身邊的千牛衛,起初奉皇帝命令查找寶藏,後來想私吞)想私吞寶藏;

3、《滴血雄鷹》,剛開始時以為是幽靈做怪,前幾集看著挺嚇人,大將軍李元芳都被嚇住了,後來疑團逐漸解開。


第二部《神探狄仁傑》分為3個故事:

1、《邊關疑影》,老謀深算的狄公早年設計兄長有一女兒,也就是他的侄女,引出身邊卧底「假狄春」,假「如燕」更不用說了,一開始狄公就知道是假的;

2、《蛇靈》,到這裡為止,第一部的《使團驚魂》與第二部的《邊關疑影》,與《蛇靈》這個連貫故事結束了,不連著看一二部狄仁傑,多少有點看不懂,陰謀真強大;

3、《血色江州》,假的「薛青麟」(薛青麟構陷黃國公李靄後,皇帝親旨封侯爵)為了自己安全想要殺死幾個結義兄弟,林永忠(真薛青麟當年封侯去江州水路上,被假薛青麟打劫未死)帶女兒錦娘、書童張義復仇,案件樸素迷離;


第三部《神探狄仁傑》分為2個故事:

1、《黑衣社》,這個故事我不喜歡看,感覺人物造型有點太假了,黑衣社八位騎士,紅蝙蝠,故事情節也太假;

2、《漕渠魅影》這個故事太大了,講述了江淮鹽鐵轉運使的運鹽官船在邗溝屢屢覆沒,一年之內竟多達十五次,數百萬石食鹽損折,船毀人亡,奉詣調查此事的水部郎中李翰自縊身死,牽連官員眾多,用了三十集才演完,拋去真假,故事情節挺不錯的,看了好多遍;


第四部《神斷狄仁傑》分為2個故事:

1、《金銀奇案》,為殺害吉利可汗的設計的黃金大盤,想要在吉利可汗大壽時利用有機關的黃金大盤殺死吉利,並嫁禍狄仁傑和李元芒;

2、《殺人陷阱》,不喜歡這個劇情,就看了一遍,第二遍大都是跳著看過的,感情戲有點重了。


我喜歡看前三部的《神探狄仁傑》。


《神探狄仁傑》這部劇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並沒有看,因為在當時,已經大多數高清電視劇出來了,2004年的取景還是灰暗,看起來不是很高清的電視劇,比較難一下子就喜歡上。並且,這部片還沒有眾多帥哥美女。

我第一次看《神探狄仁傑》這部片的時候,是2012年的11月份,當時,「元芳,你怎麼看」充滿了整個表情包,於是我去找出處,便找到了《神探狄仁傑》,再慢慢的看起來。

《神探狄仁傑》的主角是已經為相的狄仁傑,這個狄仁傑已經是個中年胖子,一個中年胖子出演,並且還是以角色名命名的,怎麼看都有點像官場電視,於是便用這個理由為自己錯過這部經典電視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借口。

《神探狄仁傑》的劇情不拖沓,很值得推敲,演員雖然沒有大紅大紫的,但是卻每一個都是老戲骨,全劇沒有半點違和,每一個角色都是演技精湛,讓人回味。每一段劇情發展都絲絲入扣,前後呼應,是懸疑片中的精品。

它唯一的槽點可能真的是布幕與取景,如果當時是高清的,可能會吸引到更加多的劇迷。不過只要產生興趣看了它的第一部,其他的幾部也基本上全部會追完,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然而拍到第四部時,製片人張文玲想要多加些感情戲,謀求更高的收視率,而編劇兼導演錢雁秋不同意。最終雙方各起爐灶,分道揚鑣。


很多人都認為神探第一部和第二部最佳,在我看來,神探1比2略高一籌。神探1在04年可謂橫空出世。他做了許多大膽的嘗試和創新。首先,充分尊重觀眾智商和歷史常識,對於武則天的武周政權,狄仁傑代表的李唐舊臣,以及各方反武勢力之間的矛盾,並沒有明說,而是隨著劇情推進,矛盾逐漸顯現,而且很符合邏輯。當呂中老師飾演的武則天與梁老師演的狄仁傑對戲的時候,真是讓人大呼過癮。

其次,是案件的安排,完全跳脫出一時一地的推理遊戲的套路,而是把案情放到大格局,大空間考慮。幽州案從使團失蹤開始,一直牽出龐大的反叛勢力以及武周,突厥的國際矛盾。在湖州案中,從一起普通謀殺案到陷害太子的玉碑巷奇謀,這種大格局的套路融合了推理,政治甚至冒險,在當時的古裝劇領域是絕無僅有的。

第三,對於人物刻畫很真實深刻。神一當中,凡是能叫上名字的角色,都被演員詮釋得十分到位。直到現在,一些類似於幽州案的於風,滴血雄鷹中的高如進等,戲份並不多,但是卻給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神二在局部有超越神一的地方,比如畫面更加明亮清晰,布景更加豪華考究,有了「大劇范兒」。

但是神二在劇本和表演上,相比神一併沒有突破的地方,反而形成了神探狄仁傑系列的一些固定套路。比如送上門的輔助必是卧底,狄仁傑總是自投羅網騙情報,然後來個大翻盤。這些招數在神二時期還是很好用的,在蛇靈案最後,狄仁傑與袁天罡對質,置之死地而後生,當時在央視八套晚間首播時,看得我確實如痴如醉,不能自已。但是到後來的黑衣社案等等,就覺得這種套路很煩。

神一和神二以後,感覺神探系列過於強調案情的離奇詭譎,而不太注重對於政治以及武狄之間的矛盾了。像黑衣社,覆船案,換個朝代換個主角,依然可以成立,失去了神探特有的歷史環境,整個電視劇當然失色不少。


作為古裝懸疑、偵探劇迷,也作為狄仁傑迷,幾乎看遍了狄仁傑、包青天、宋慈系列的電視劇和電影。關於狄仁傑系列,從故事情節、場景渲染、演員的表現等方面看,單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我認為:

梁冠華、張子健、呂中演的《神探狄仁傑》第一、二部是最優秀的;

《神探狄仁傑》第三部以及馬天宇、戚薇、林心如演的《少年神探狄仁傑》次之;

《神斷狄仁傑》以及富大龍演的《神探狄仁傑前傳》第三;

《神探狄仁傑之情花金人案》目前只開播了25集,僅就前25集來看,雖然梁老師一個人在挑大樑,但與前幾部相比,確實明顯不如。

另外,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神都龍王兩部電影也非常精彩,狄仁傑迷不要錯過了。


個人看法目前最熟悉的狄仁傑版本梁冠華——《神探狄仁傑》第1部到第四部很睿智,很親民的神探丞相

富大龍——《神探狄仁傑前傳》很多看慣梁冠華版狄仁傑的影迷最厭惡的版本,原因很多,但不能說很瘦,很病態的「狄仁傑」

寇世勛——《護國良相狄仁傑》三部曲這個版本的狄仁傑也是個瘦子,但很儒雅,很勤政,很愛民劉德華——《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這版本的狄仁傑是個……武功高手?!這個版本其實最後看下來,還真不怎麼樣,但我還買了正版碟支持了一下,……後悔呀!!這版本的狄仁傑其實很不容易,因為在此之前的梁冠華版狄仁傑深入人心

孫承政、馬昌鈺——《狄仁傑斷案傳奇》這是最具有古典風格的老片,1986年出的第一部

鄭則仕——《盛世仁傑》這又是一個胖版狄仁傑,不過不知為何看上去比梁冠華版傻氣點

歐陽震華——《月上江南——狄仁傑洗冤錄》這版本的狄仁傑,很風趣,很有港颱風,不過沒有關係啊,講的故事還是不錯的,當然這是我的看法

陳寶國——《護國良相狄仁傑之龍珠風暴》你沒有看錯!這位重量級影視演員(當然指的是江湖地位,不是身材)也演過狄仁傑這部劇貌似也在央視播出過,不過現在嘛,央視還是播梁冠華版狄仁傑系列比較多


進來感受一下畫風。

2004年第一部

萌萌噠梁冠華。當年還很青澀的華妃娘娘。

2006年第二部

元芳的感情戲來了

2008年第三部

2010年第四部

2017年神探狄仁傑4

其實是第五部了,元芳和武則天都換人了。元芳,你怎麼看?

一共五部,還有一部神探狄仁傑前傳,楊冪演的。


最經典的絕對是第一部,三十集的長度很適中,既讓人覺得過癮,又覺得意猶未盡。故事的創作細緻、嚴謹、合理、絲絲入扣,情節推進一環扣一環,沒有任何的拖沓,讓人從第一分鐘起就被緊緊抓住而欲罷不能。整部劇全部採用暗冷色調,加上音樂的配合,將詭異緊張的氣氛烘托的非常好,當年看到這部劇的時候真是眼前一亮,多年來重複觀看最多的就是第一部。


我個人認為第一部和第二部最好看,情節層層遞進,扣人心弦,一環扣一環,結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各演員都符合各自的角色定位,給觀眾以代入感,比如梁冠華就是狄仁傑,張子健就是李元芳。另外配角也十分出彩!融入了父子情,兄弟情,姐妹情,情到深處看得我不由自主潸然淚下!江湖情意,兒女情長,不過如此!但後幾部比前兩部就差了不少,情節內容的弱化,主角的神化,再加上部分角色變動,劇情變得有點往神劇方面發展,但總體還過得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