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翰堂木工桌設計及技術說明:

一,就料。舊貨老槐木。腿為老榆木。其中撐子條為杉木(就料)。

二,全部用魯班榫。每一個榫頭全部角度(全

維度)都充分咬合。榫頭一律外露,穩定性奇佳。 

三,全受力。桌面與所有的承接面接觸。尤其撐子面一律加長。美觀而結實。(可惜杉木實在不堪一擊,其中兩面稍稍松裂)

四,全多功能。預計加絲杠三台。頂子若干。

五,五千斤以上受力沒有問題。

六,兩個朋友幫忙,其餘為全二把刀本人製作。合縫為一哥們(號稱木匠)製作。但不太爽,哥們不認真,縫沒找平,且平面也沒有找平,只能加水後強行壓平。結果費我一公分的板面。另一哥們幫忙斗榫(開榫為本人製作。)。甚為滿意。

七,所有設計融中匯西以及自己。兼顧各種美學與功能。尤其結構方面,除了考慮魯班原理,兼顧黃金比例與實際功能。右手面320MM。左手面(桌後尾420MM)。中間檔位1060MM(間架結構處)。兩腿略呈八字型(因為本人為鐵匠,撇面卯口忘記撇開。但實際已經左右各撇10MM--看不出來),如此前後力量加大若干。其穩定 性奇佳 。

八,其中各種要素十分科學完美,容後補敘。

九,桌高:拳面到地面的距離(780MM)。桌長一派(左手中指尖到右手中指間距離。略等於身高。1860MM)實際製作中不斷加長,預定長度為魯班尺1960毫米吉數。實際有2000毫米(以魯班尺為準,控制中,擬不超過2000MM)。桌腿第一榫高地面180毫米。

桌寬:檯面500MM。槽面300MM。

十,其他鐵工夾還在安裝過程中。不足:

本人鐵匠,沒有更多木工經驗,所有方料沒有找中,很遺憾。尤其是桌腿,右側兩腿有誤差。幸而大致尺寸不差。幾乎沒有走位。

其次由於趕工,也由於沒經驗,所有面沒有仔細拋光。很後悔。

容後補敘。(另見鐵翰堂木工桌製作流程圖 - 鐵翰堂的文章 - 知乎zhuanlan.zhihu.com/p/48

鐵翰堂出品。

末尾封邊處理:

特別加上了絕戶楔:

並且加竹釘鎖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