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Alexander Hunter (亞歷山大亨特)

Alexander Hunter  

這是澳洲古老的紅山茶品種,最早可能在1870年就已出現,一直到1941年才有正式的命名。她的花色和花型多變化,花色從亮紅到暗紅都有,甚至會出現白色斑紋;花型則有單層型,半重瓣型,以及花蕊瓣化後的鬆散牡丹型;9公分大。她的花絲也是紅色,在紅色的襯托下,金黃色的花藥就顯得特別耀眼。國內這個品種非常罕見,種的人應該不會超過三家,其實,作為培育紅色新品種,她應該是很容易成功的母本。

 

A7Alice Wood (愛麗絲胡)

Alice Wood - 1

Alice Wood - 2

Alice Wood - 3  

1960年在美國發表的紅山茶品種,是培育者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的。花色很不穩定,亮紅、濃紅、黑紅等都有,完全重瓣型,大小也不一定,有時像濃紅的那朵11公分大,有時又像黑紅色的那朵14公分大。這個品種本人已種了好幾年,嚴格來說,從沒看過開出一朵讓人〝驚豔〞的花來。小一點的花還好,總有些些〝俏麗〞的感覺,那朵14公分大的,鬆鬆散散,祇是像〝花〞而已,並不好看。

 

A8Allan Walton (亞倫沃登)

Allan Walton -1

Allan Walton -2  

這是用大陸的大瑪瑙種子培育出Samantha(目前國內無此品種),之後再用後者種子所培育出新的雲南山茶品種,1984年在澳洲發表。花桃紅色中有紅色脈紋(Rose Veined Red),完全重瓣型,13公分大。花又大又漂亮,美中不足的是,她的葉芽非常少,平常想找一個芽來稼接都很困難,更不用說要用來扦插了。曾有客人抱怨說,種了三年多,仍舊看不到花,究其原因,就是〝葉芽太少〞造成的結果。一般來說,花苞是伴隨葉芽長出來的,有葉芽,不見得有花苞,但沒有葉芽,一定沒有花苞。再仔細觀察,葉芽是長在葉柄的正中央,花苞則長在葉芽的兩側,要稼接或扦插,需把花苞摘除,而且不能摘錯。這個品種好不容易等到有葉芽,最先想到,當然是把她剪下來繁殖,這一剪,也把可能有的花苞剪掉了,結果,當然是看不到花開出來。

 

A9Alta Gavin (歐塔給恩)

Alta Gavin  

1962年在美國發表的紅山茶品種,每片白色花瓣在瓣邊逐漸出現粉色或深粉色,花型多變化,半重瓣型到玫瑰重瓣型,甚至有時出現完全重瓣型,10公分大。她最早培育出來的地點是路易士安那(Louisiana,簡稱LA),美國南部氣溫偏高的一個州,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證實了她也能在氣溫偏低的地方生長得很旺盛,抗寒(Cold Hadiness)能力強。

 

A10Angel Kloman (克羅門天使)

Angel Kloman 1.jpg

Angel Kloman 2.jpg  

      1984年在美國發表的紅山茶品種。白色中有淡黃色的色味,完全重瓣型,11公分大。整朵花由微微向內捲的圓形花瓣組合成圓圓滾滾、層次分明的花型,淡淡的韻味,散發著天使般的純潔無邪和天真可愛,與她相處,讓人遠離生活中的煩惱和不愉快,擁有〝美好〞,才是最值得的。她的黃色雖然很淡,但卻難得一見,希望這茶花中的珍品,讓您認識,讓您肯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