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別於今日》是改編自幸和也的作品,它以真實故事為基準,講述了一名29歲的青年身患名為惡性淋巴腫瘤的血癌,在被告知人生只剩下三個月的時間,雖然絕望但他決心好好生活、好好死去,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度過了兩年時光的故事。不得不說,這部日劇是走心的。感謝題主,這個問題我將從以下方面回答。

劇情走心、令人深思

我們曾經可能看過同題材的電影,都是講訴主人公面對困難、面對絕症時依舊積極向上。例如影片《滾蛋吧腫瘤君》,其中白百何飾演的女主也是得了絕症,但她就是一直歡笑,也一度用歡樂讓她、或者說是讓我們忘卻了何為病痛。而相比較而言,《作別於今日》就如同棒槌,它不是帶我們躲開,而是給人當頭一擊,讓我們知道面對無法逃避的苦難,我們就是毫無辦法,不管如何的面對,苦難就是苦難,苦中是難以作樂的。而且在《作別於今日》這部劇中,它描繪的是男主人公本來擁有普通人的生活,突如其來的絕症打亂了一家子的生活,並且向我們呈現了樂觀、逃避、害怕、不甘淡漠等的一系列情感下,不同的面對苦難的真實態度。很多人都說,面對絕症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很重要,然而當主人公真的看透了這一切,在他看似毫無波瀾的表面下,有的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和旁觀者的怔怔心痛。整部影片的劇情就是這樣,它想要給我們展現的就是一個得了絕症的人,很簡單但又很走心,目的就是引發我們的深思。

看過了無數的樂觀,最終,我們還是敗給了現實

我們都無法怪罪邊上人的選擇,卻還是忍不住抱怨。就像是男主的女友,看著男朋友突如其來的病症,雖然震驚但她仍然選擇每日每日的堅持照顧,堅信著一切的一切都會好轉起來。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宣判之下,她終究還是堅持不住了。她無法看著自己的男友面對一日日的宣判,她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逃避也好害怕也罷,終究她離開了。我們能怪罪她么?不能,也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曾做過這樣的假設,如果面對這些時,自己該如何選擇。然而當事情真正來臨時,我們能感受到的只有無能為力。男主在自己病情稍微好一點的時候去看了曾經的女友,看著對方,似乎一切的選擇都不重要了。兩人就像沒出事前一般打了招呼,拿著水果緩緩離開,好似一切都和以前沒有區別,但雙方都知道一切都變了。在這部劇中,為弟弟捐骨髓被男友放棄的姐姐、不斷堅持照顧的父母、醫院裡那些今日在明日卻不知何方的病人,或是從小到大住在醫院看淡了的病友。所有的人都是那麼的普通,所有人都值得我們為之壓抑流淚。

《作別於今日》就是這樣一部讓人看了第一遍不敢再看第二遍的電影,也是一部讓人知道會哭卻又忍不住不看的電影。

感謝您的閱讀!


我主要看中國名著,間或也看過一些外國名著,結果是我的記憶里沒有多少外國內容,個人覺得西方在心理學細化研究這塊還不錯。對於日劇,只是好多年前看過一些片段,所以大家可以使勁嘲笑我孤陋寡聞??


沒看過哎,不好做評價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