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蔡依珍、實習記者匡韻嵐╱桃園報導】

被暱稱為「中壢大時鐘」的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2月夷為平地後工程完全停擺,議員魯明哲追問才知變更設計、追加預算,加上先前4度流標,完工期恐比預定晚1年,但經發局卻還高喊後年3月完工,魯痛斥跟議會玩文字遊戲,欺騙98個老攤商、罔顧他們生計。

經發局長朱松偉強調因臨宅和機捷,基於安全變更設計,市長鄭文燦7月3日才核定,還要送鐵道局核准,市場科坦言預定進度5.87%、實際卻僅2.39%,會持續努力和攤商自治會釋疑,施工延宕補償還在評估中。

魯明哲說,大時鐘是中壢人共有記憶,占地2370平方公尺,但經發局23日的工作報告只用跟上會期一模一樣的3行字,輕描淡寫,聲稱斥資5.5億元、2020年2月竣工,痛斥經發局跟議會玩文字遊戲,強調98名大時鐘舊攤商深信只要等2、3年就能回來,然發包4度流標已延宕半年,施工到一半又要停擺半年,完工的期程早已嚴重跳票。

魯明哲說,工地現在空無一物,卻都沒有向里長、里民和攤商釋疑,對比其他簡易工程「一魚三吃、五吃」,會勘、動工、視察、落成等,市長鄭文燦都到場,大時鐘都無聲無息,「是怕市長沒面子乾脆裝聾作啞嗎?」怒批市府「作秀快快快、做事慢慢慢」,要求負責任解釋,並研擬攤商補償措施。

新建工程處指出,改建工程和機捷延伸線只差3公尺、和一旁老舊民房更只差1公尺,基於減震和安全,追加8千萬預算改成連續壁施作工法,目前在跟鐵道局最後確認,預計9月初進場施作,2021年上半年竣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