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子化的時代,家長們更加重視小孩的生長與發育。家長們吸收了各種育兒經驗與知識,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有些過往覺得很陌生的疾病,透過網路媒體的介紹,好像也不是那麼遙遠,不論是在醫院或基層診所,有越來越多的爸媽帶著孩子來給醫生叔叔阿姨瞧瞧、聊聊,確認小孩是否平安健康。

在兒童心智科的領域,爸媽們也不像以往忌諱,願意找專業的醫師諮詢了解,自閉症就是其中一環。

如何能儘早判斷孩子是否是自閉症呢?對此,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給出了關於早期發現自閉症兒童的研究報告。

要早期診斷自閉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要到小孩兩歲左右才比較能確定。往往是發現小孩沒有順利地發展出和同齡孩童一樣的語言與社會互動能力,才會去思考小孩是否有自閉症的可能,但在強調早期發現、早期療育的現代,學者們仍很希望能更早評測出自閉症,才能及早開始介入治療。

學者們說,一般正常發展的嬰兒在出生後幾小時內,就會去注意人臉(人的表情),而且小嬰兒會透過看別人的眼睛,去慢慢學習社會暗示(意指各種語言性和非語言性的社會互動,例如臉部表情、講話語調、身體姿勢與動作等)。自閉症孩童則不太能「讀懂」這類的社會暗示,同時他們也對看別人的眼睛顯得很沒興趣。

為了能更了解一般嬰兒和自閉症嬰兒在看別人眼睛方面的差異,國衛院的學者們追蹤一些出生後零歲到三歲的嬰兒。

他們把嬰兒分兩個族群:一群是對照組,另一群是有哥哥或姐姐已被確診為自閉症兒童的嬰兒(即自閉症高危險群)。研究者讓這些嬰兒們看照顧者(通常是媽媽)的影片,並且分析嬰兒們眼睛注視的部位(例如媽媽的眼睛、嘴巴、手等,還有畫面中非人體的部份),在這些嬰兒兩個月大到滿兩歲期間,每位嬰兒被追蹤了十次。到這些嬰兒滿三歲時,高危險群里的嬰兒有很多後來也被診斷是自閉症兒童。學者們再將兩個族群的視覺路徑相互比對,得到最終的研究結果。

他們發現,後來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兒童,在他們2個月到6個月大的嬰兒時期,就會越來越少看媽媽的眼睛!而且隨著年紀漸長,看著媽媽眼睛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差不多到兩歲時,跟一般正常發展的孩童相比,自閉症孩童看人的時間約只有一半。

這個研究結果讓許多人驚訝,這顯示自閉症孩童並不是在出生一開始就缺乏社會學習的能力,可以說他們曾經有,但的確隨著年紀漸長會越來越弱化,這研究結果更加強調了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療育的重要性。

本文系東方啟音言語治療中心獨家撰寫,

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