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基金助力A股“去散戶化”

——科創板基金點亮股票基金新希望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

衆所周知,因爲沒有足夠體量的股票基金和私人養老金,我國股市一直是典型的“散戶市”,市場缺乏長期資金支持,A股“牛短熊長”的格局總是無法打破。正因如此,公募基金一直受制於“大散戶”的尷尬命運,無法贏得小散及家庭理財的完全信賴,尤其是自2013年以來,隨着貨幣基金的不斷擴張,股票基金不斷萎縮,哪怕是在2015年A股大牛市的時候,股票基金也仍然處在一種萎縮狀態。

公募基金分類統計(2019年1月底)

注:數據摘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統計,截止2019年1月底,我國貨幣基金淨資產佔公募基金比重高達60%左右,而股票基金佔比卻僅有6%,僅相當於貨幣基金的1/10,即便算上混合基金,也仍是一個很小的比例。

與此相反,在美國公募基金市場,股票基金佔比高達55%左右,貨幣基金佔比約爲15%。這是一個以股票基金爲主體的公募基金架構。因爲它背後有高達28萬億美元的私人養老金支撐,併購買了一半的公募基金,這是真正可靠的長期資金來源。此外,大部分美國家庭都持有公募基金,都是一種長期投資行爲,很顯然,這樣的家庭理財也爲美國股市提供的另一類非常重要的長期資金。

近年來,我國貨幣基金野蠻生長、不斷擴張,而股票基金比重卻越來越小、不斷萎縮,其主要原因是:我國散戶投資及家庭理財仍偏好“短炒、賺快錢”理念,尤其是家庭理財對於流動性管理需求巨大,正因如此,2013年當支付寶與餘額寶捆綁後,天弘基金(貨幣基金)便一夜成名,成爲了中國體量最大的公募基金,倍受大衆歡迎,同時,這隻明星基金也成爲了世界最大的貨幣基金之一。

事實上,由於A股市場是典型的“散戶市”,我國股票基金卻很難適應小散“快進快出”、“追漲殺跌”的短炒投機需求,即便牛市來臨,許多股民也不願意購買股票基金,而是更願意直接進入股市親自搏殺;一旦熊市來臨,大多數股民都會選擇“殺跌”,集中贖回基金,這對股票基金是一種極大的威協,它會不斷擠壓並封殺股票基金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爲此,我國基金公司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大股票基金的創新之道。

2018年6月7日,華夏、南方、嘉實、匯添富、招商、易方達等6家公募基金公司宣佈,旗下“戰略配售”基金已於當日獲得證監會的發行批文。這是首批以戰略配售股票爲主要投資標的的基金,可投資首次公開募股(IPO)、中國存託憑證(CDR)。

2018年8月6日,華夏、南方、博時、鵬華、易方達等14家基金公司申報的養老目標基金正式獲得證監會的發行批文。2018年10月23日,由9家基金公司申報的第二批養老目標基金獲批。2018年12月28日,由13家基金公司申報的第三批養老目標基金獲“準生證”。至此,三批次集中獲批養老目標基金已經達到40只。

2019年3月初,已獲受理的科創板基金已達到31只,上報的科創板基金也已達到45只,這意味着近七成科創板基金已獲受理。

很顯然,從戰略配售基金到養老目標基金,再到科創板基金,這些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股票基金,這正是我國公募基金最短缺、最難能可貴的東西。股票基金是A股市場長期資金的重要提供者,同時它也是最有希望獲得高收益的長期投資者。

只有想方設法做大股票基金,讓股票基金成爲公募基金的主心骨和主力軍,我國的公募基金纔有更美好的明天、更強大的未來,也纔有可能贏得全體散戶及家庭理財的信任,併爲未來我國的養老儲蓄與養老投資作出巨大的貢獻。只有股票基金與養老金儲備的不斷做大做強,才能讓中國股市以“慢牛短熊”的格局穩健前行。

科創板的推出,將是我們做大股票基金的一次難得機會,同時,也是A股“去散戶化”的一次有益嘗試。由於科創板允許未盈利創新企業上市,再加上創新企業不以淨資產規模及歷史盈利水平論英雄,這意味着傳統的市盈率與市淨率估值方法或失效,估值與投資風險將增大,這也是科創板+註冊制所具有的包容性特質。爲了隔離風險、保護小散,科創板設置了投資者適當性條件。

科創板的投資者准入門檻,顯然高於創業板。這一門檻可概括爲:50萬元+20個交易日+24個月。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2)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也就是說,不能同時達到這兩個條件的小散,將被科創板拒之門外。

然而,小散對科創板仍充滿幻想和期待,雖然他們大多數人將無緣直接進場搏殺,但科創板基金卻能很好地滿足小散長期投資科創板的需求。這既是做大股票基金的有效途徑,更是A股“去散戶化”的有效途徑。可以預料,科創板基金或將成爲最受小散歡迎的股票基金。當然,科創板基金仍要用投資績效這一實力說話,另一方面,基金投資者也應從“短炒、賺快錢”轉向長期投資的家庭理財觀。

其實,參與科創板的機構投資者種類較多,除了科創板基金,還有各類養老金、公募基金、保險資金、財務公司、信託公司、證券公司、QFII、私募基金,以及股權類資管公募產品,而大量小散戶將不能參與,由此可見,科創板或將有望打造成一個“機構市”,其投資者交易構成,也將有望打破“散戶獨大”的市場格局。

不過,A股“去散戶化”,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兩大力量的推動:一是鼓勵並引導國民養老儲蓄,將炒股囤房行爲轉向私人養老金儲備上來;二是不斷做大做強股票基金,吸引更多的小散投資或家庭理財參與進來。這樣,纔有可能招安散戶,讓A股真正“去散戶化”。從美國經驗來看,也是如此。40年前,美國股市也是一個“散戶市”,自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私人養老金大發展,公募基金也隨之快速擴容,40年後的今天,3億美國人已擁有了28萬億美元的私人養老金儲備,公募基金淨資產規模也突破了20萬億美元,這兩大長期機構投資者,成爲了今天美國資本市場最強大的後盾、最重要的支撐,這也是美股能夠擁有長達十年之久的慢牛、長牛的真正原因所在。我們相信,A股市場也會擁有這樣美好的明天和未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