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天才拿破崙的首戰大捷——土倫戰役

指揮作戰的拿破崙

1793 年,如火如荼的法國大革命陷入了最危急的時刻。隨着善良軟弱而又令人失望的路易十六人頭落地,英國、奧地利、普魯士、荷蘭、西班牙、撒丁和那不勒斯等國結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他們在法國保王黨的策應下,組成反法聯軍相繼入侵法國。

位於法國瓦爾省南部的土倫,是法國在地中海北岸的重要軍港。法國地中海艦隊主力就駐紮在此。1793年7 月,土倫當地的官員發動了針對共和國的叛亂。到了8月,自認無法抵擋共和國軍隊的土倫叛軍,把艦隊、港口、軍械庫、城市及炮臺一概放棄,更允許反法聯軍英國和西班牙艦隊駛入土倫港,以換取其庇護。於是,8 月28 日,英國胡德海軍上將和西班牙蘭蓋拉海軍上將率領的聯軍進佔了土倫。當時英國的登陸兵力是1626 人,其中既有第十一北德文郡步兵團第1 營、第三十劍橋郡步兵團第1 營、第六十九南林肯郡步兵團第1營等正規陸軍,也有臨時抽調的水手。西班牙投入的兵力是6523 人。

可以說,土倫的陷落給予了早已被內憂外患所困擾的共和國沉重的打擊。共和國那傷痕累累的身軀又被無情地插上了一把匕首。

軍事天才拿破崙的首戰大捷——土倫戰役

就在反法聯軍步步緊逼的同時,已經登上歷史舞臺、掌握共和國權柄的雅各賓派決心以鐵腕手段捍衛共和國。他們顯現出遠超于吉倫特派的行動能力。在土倫失陷前的8月23 日,著名的《總動員令》被頒佈了,身強力壯的愛國者被全體徵召入伍,以保衛共和國神聖領土。很快,就有42 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赴共和國的各條戰線。

9月中旬,國民議會的薩利希蒂特派員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同鄉和老朋友、多馬爾坦上尉的校友、法國最傑出炮兵專家杜特將軍的得意門生,年僅24 歲的拿破崙·波拿巴上尉來到了奧利烏爾。薩利希蒂將拿破崙的到來視作“天賜神助”,立即推薦拿破崙接替多馬爾坦少校的炮兵指揮官職務。得益於拿破崙在巴黎軍事學校的優異成績和在拉費爾炮兵團的傑出服役記錄,薩利希蒂的推薦立即就得到了國民議會的批准。就這樣,在命運之神的雙重垂青下,共和國在危急的時刻,獲得了她最需要的優秀炮兵軍官。拿破崙也在最合適的時機出現在了他最該出現的崗位上。

指揮一支臨時拼湊起來的炮兵部隊, 去對抗擁有堅固工事和艦炮支援的優勢敵軍。換誰都會對此聳聳肩膀,可拿破崙卻一口答應下來。

這時的拿破崙正在炮兵指揮官的崗位上以無窮的精力,展現着他那超凡而縝密的組織能力,以驚人的速度和效率提升着己方炮兵的實力。拿破崙在擔任炮兵指揮官僅僅六週之後,就收集到了上百門攻城重炮和大口徑臼炮,組建起一支連沃邦元帥都會讚不絕口的攻城炮隊。他所新修築的兩座炮壘,更使得停泊在土倫港內的英西艦隻如鯁在喉。

最難能可貴的是,拿破崙憑藉着他那滿腔的熱情、過人的才略、無畏的膽量, 以及那種使天才有別於一般才能的微妙特質,徹底折服了共和國官兵們的心。

軍事天才拿破崙的首戰大捷——土倫戰役

修築炮壘的拿破崙,他身後那名士兵身穿的是典型的工兵鎧甲

10 月15 日,圍城部隊指揮部在奧利烏爾召開了軍事會議,討論巴黎下達的新作戰計劃:集中一支6 萬人的軍隊,不管敵人正面的火力如何,而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首先,奪佔法朗山地、法朗炮臺、魯日炮臺、勃蘭炮臺和聖卡特林炮臺,粉碎敵人的外圍防線;爾後,前出到土倫附近,挖掘塹壕,構築工事,待條件成熟,伺機攻佔土倫。

拿破崙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爲應該首先集中主要兵力,攻佔土倫港灣西岸的馬爾格雷夫壘(英國人稱爲小直布羅陀),奪取克爾海角高地。然後集中大量火炮,猛烈轟擊停泊在大、小停泊場內的英西艦隊,切斷艦隊與土倫守敵之間的聯繫,迫使敵艦撤出港口,甚至將其消滅。如能這樣,則土倫守敵在一無退路、二無援兵、三無火力支援的情況下,必然不攻自破。這時,法軍即使只有不大的兵力,也可以迅速攻佔土倫。

拿破崙這一大膽而新穎的作戰計劃, 顯示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使與會人員驚歎不已。其實在9 月中旬,拿破崙剛到任時就勘察了整個土倫前線的地形。他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克爾海角高地的重要性,而該處海角還沒被反法聯軍佔據。拿破崙立即到卡爾託將軍處建議,只要派遣三個營大約2000 人就能牢牢佔據住克爾海角高地。如此一來,拿破崙的炮兵可以立馬在海角高地上建立炮壘,然後一週之內共和國軍隊就能拿下土倫。

可惜卡爾託將軍沒能理解這個計劃的重要意義,自然也不願意去執行這個計劃。一直以來,因爲卡爾託的自以爲是和外行指揮,士兵的生命被白白浪費、土倫的圍攻無法打破僵局、革命事業正受到嚴重損害,拿破崙的滿腔抱負無以得施。現在,這個充滿了自以爲是、不負責任的外行幼稚的答覆。終於讓拿破崙對卡爾託的忍耐到了極限。

於是,拿破崙決定直接向巴黎方面打報告進行申訴,說明收復土倫所應做的一切,即重述他在軍事會議上所陳述的一切。

巴黎方面很快傳回了指示:卡爾託立即離開圍攻土倫軍指揮部, 前往阿爾卑斯方面軍。統率里昂附近駐軍的多普將軍接替他的職位。新的圍攻計劃按照拿破崙的構想而擬定,並給予拿破崙以特殊權力,擁有對炮兵的完全指揮權。

11 月16 日,一位真正的軍人,英勇的杜戈梅將軍前來接任總司令了。他已有四十年的軍齡,雖然性格急躁一些,但是心地善良、很有毅力、爲人公正,具有正確的軍事眼光,在戰鬥中沉着而且頑強。他熱愛勇敢的士兵,同時也被勇敢的士兵所愛戴。他還是第一個向巴黎方面推薦拿破崙的將軍。

隨將軍而來的還有一支擁有2500 名獵騎兵和擲彈兵的精銳隊伍。此後,共和國的援軍開始源源不斷地開赴土倫前線。

圍攻土倫的最後一戰,是在12 月16 日夜到17 日進行的。總攻開始前,法軍各處炮壘在拿破崙的指揮下,用15 門臼炮和30 門24 磅~32 磅的攻城重炮,向馬爾格雷夫壘轟擊了兩天兩夜,射出了七八千發炮彈。

到了16 日晚,大雨瓢潑,狂風呼嘯, 電閃雷鳴,黑暗和恐懼籠罩着整個戰場。六千法軍直撲馬爾格雷夫壘。反法聯軍依託預先構築的障礙物和防禦工事頑強抵抗。整連整連的法軍在黑暗和混亂中迷失了方向,最後一排一排地倒在了霰彈和排槍的攢射下。

在幾次進攻都被擊退之後,法軍許多官兵開始有些驚慌失措,甚至產生了絕望的情緒。就連杜戈米埃將軍都開始有些忐忑不安。就在這關鍵時刻,拿破崙率領預備隊衝了上來。在一片漆黑的夜裏,拿破崙以軍事天才所獨有的超強敏銳性與洞察力,判斷出法軍已經陷入困境,終於將生力軍準確而及時地投入到攻擊之中。據傳說,拿破崙在率領部下發動衝鋒前,向他們喊出了讓人血脈賁張的誓言:“如果我向前衝,跟上我!如果我退縮,殺了我!如果我戰死了,爲我報仇!”(據考證,這其實是旺代的一個名叫羅什·雅克蘭的保王黨貴族的話。他於1793 年戰死於南特城外。但不管立場和結局如何,對勝利的渴望和那不滅的勇氣,都將永存每位戰士的心中)

在士兵們的呼喊聲中,拿破崙身先士卒, 率隊衝在第一線。他的戰馬被打死,他的小腿被擊傷,可他堅守着自己的誓言,一直衝殺在最前面。終於,拿破崙麾下的米爾隆上尉率先帶隊殺入了馬爾格雷夫壘。雙方士兵在一道道劃破長空的閃電映照下,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拿破崙帶隊緊隨其後突入了堡壘,使得勝利的天平一點點地向法軍方向傾斜。可是英國和西班牙炮手死戰不退,法軍不得不把他們一個個砍死在大炮旁邊,才最終結束了堡壘內部的戰鬥。

隨後反法聯軍爲了奪回堡壘,趁法軍立足未穩,連續發動了三次反撲,每一次反撲都比上一次要兇猛和瘋狂。剛剛奪下堡壘的法軍因爲前期傷亡過大,在聯軍的猛烈攻擊下,漸漸不支。在黑夜裏的狂風暴雨下、在遍地狼藉的死屍堆裏、在受傷者和垂死者的呻吟聲中,拿破崙不顧己傷,指揮炮手們使用敵人的大炮去近距離轟擊敵人。在大炮猛烈地轟擊下,反撲的聯軍被霰彈像割麥子一樣被打倒,最勇敢的男子漢也無法承受這樣單方面的屠殺。反法聯軍最終退卻了。歷經三個月的艱苦準備和浴血廝殺,共和國的三色旗終於高高飄揚在了“小直布羅陀”的上空。反法聯軍見勢不妙,立即準備逃離土倫。但因事出倉促,英國人開始放火焚燒土倫軍械庫和無法帶走的被俘法軍軍艦,以圖徹底摧毀法國地中海艦隊。

軍事天才拿破崙的首戰大捷——土倫戰役

法軍攻擊聯軍堡壘

18 日夜,法軍攻破土倫城的城門。拿破崙更是親率炮兵和工人,突入還未完全收復的土倫港。他們不但撲滅英國人所放的大火,保全了軍械庫,阻止了英國人的燒艦計劃,更救出了還被關在戰艦底艙的被俘水兵。被俘的軍艦也大部被奪回,法國地中海艦隊終於得到了保全(根據法軍的統計,土倫港內的法軍軍艦一共有36 艘被聯軍焚燬或俘虜)。

19 日上午,法軍正式收復了土倫。這一捷報立即傳遍了整個法國。許多人都不肯相信這個曾被看作是無法攻克的堡壘竟會被一個初出茅廬、默默無聞的拿破崙所攻陷。

這意外的勝利十分激動人心,拿破崙也因這次戰役由一名普通軍官一躍成爲衆人矚目的風雲人物。杜戈梅將軍甚至在寫給巴黎的信中說:“請你們獎勵並提升這位年輕人,因爲如果不酬謝他,他也會靠自己而出人頭地的。”於是,1794 年1 月14 日,年僅24 歲的拿破崙被破格提拔爲炮兵旅長, 編制軍銜爲準將(BrigadierGeneral)。於是,這頭荒野雄獅正式踏上了歷史的舞臺, 開啓了屬於他和法國人民的英雄史詩!

圖文節選自《拿破崙戰記:戰例、軍略、武備考略》

軍事天才拿破崙的首戰大捷——土倫戰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