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邀答。一想到人要獨自面對「生老病死」,一個人離開,這種巨大的傷感應該如何自我排解呢?根據本人的認知,作答如下:

一、對於這種巨大的傷感,要科學面對。生老病死是科學的自然規律,每一個人都無法抗拒和改變,那麼,就應該相信科學,服從自然,心安理得地進行自我排解,既然所有人都無法改變的事情,作為某一個人是無力回天的,那就一切順其自然吧。

二、對於這種巨大的傷感,要坦然面對。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的一生就是空來空去,人死如燈滅,任何名利情感,都會隨著死亡而消失,既然傷感都會隨之消失,又何必想得太多,告訴自己,還不如坦然面對,不必要增添過多的傷感。

三、對於這種巨大的傷感,要從容面對。既然傷感也與事無補,還不如從容面對,既然想獨自一人排解,就好好回顧一下自己的一生吧,盡量想點愉快的事,童年,婚姻,愛情,家庭,成就,趣事等等,然後,從容地,靜靜地等待著離去的那一天。妥否,歡迎評論。

人的一生有兩個鐵律,即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和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有生必有滅,有生必有死。人的一生就是一場生老病死的旅行。人在旅途,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面對死神的催逼,人是無能為力的。閻王叫你三更死,不會留你到五更。四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些都是人們對死亡經驗的總結。是很有道理的。

但面對死亡,除了消極應對之外,我們有積極應對之法。一種是,相信人死如燈滅,豁達樂觀,視死如歸。這種應對方法也沒大錯。原本就認為人生之前我就不存在,死後又成為不存在,了無牽掛,不是更好嗎?另一種是相信靈魂不滅,人有來世和六道輪迴。然後積極尋找超越六道輪迴苦海之法,找到了就認真修行,直至成功。(當然,還有其他宗教的面對死亡之法,在此不做討論。)

這兩種面對死亡之法,本無高下。對於相信人死如燈滅的人來說,前者為高;對於相信靈魂不滅的人來說,後者為高。相信哪個,各隨其願,各得其所,各得其安。但萬法本同宗,殊途而同歸。??????????


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而不可打破。

在我看來,題主所謂獨自面對生老病死的問題,可能更多的是針對的夫妻。夫妻在一起,時間越長,越像一壇塵封的老酒,瀰漫著滿滿的香氣,還帶著酒的辣味。當一方忽然離開,獨留一人孤獨終老的時候,這是一種怎樣的痛苦。尤其是那些夫妻感情非常好的人。

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我所見到的大部分人都是每天面對配偶的遺物,生活在懷念和回憶之中,然後讓沉重的痛苦迅速的把自己壓垮,追隨老伴而去,

當然也有一些人,在退休之後就開始尋找自己的生活,他們去旅遊,去鍛煉,去上老年大學,尋找自己曾經的夢想。最感人的一位老人,帶著老伴的遺像,還有老伴的夢想,一路出發,去實現老伴當年的夢想,然後自己一個人回來之後,很快老去。


感謝邀請!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特別是在面對對摯親的死亡,再多的安慰之詞都是蒼白無力用的,所以的痛都只有自己承受,而且有多愛就會有多痛。要得到解脫,唯一辦法是做到「捨得」,也是可以理解為「放下」。面對事實,放下心中的那份牽掛,讓心靈平靜。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吧。生、老、病、死本是大自然的規律,誰都不可抗逆,誰也不能避免,我們只能坦然去接受。沒有生就沒有死,沒有死又何來生。我們可以把死亡看作是生命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吧,無需過於悲哀。至於是否會獨自面對生老病死,我覺得也無需過於悲觀。人生就像一列行走的列車,每一站路都會有人上也有人下。只要我們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所有的生老病死只是人生經歷而已。


我從不考慮這個事情,因為我知道:「生老病死」是規律,是定律,是鐵律。是任何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古話說的好,滿堂兒女,也保不準孤獨終老,還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就是閻王讓人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人不知什麼時候死,車不知什麼時候翻,想那麼多呢?沒用!

也許有人會認為我在唱高調,我真的不是在說大話,就是這樣,死則死矣,誰還有心情傷感,誰能想起傷感嗎?我們都不會知道,人會哪一天就會終老,提前想這些不是徒增煩惱嗎?

你想了,就不死了嗎?該死還是個死,趁現在沒有這麼傷感的事呢,好好活著,享受人生,用自己全部的熱情,去擁抱生活,用自己全部的能量去接受屬於自己的一切!哇!完美了!

謝邀請!


一個人打出生那天起,就會向衰老奔去,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擋的,就像春天的樹那樣,經歷萌芽,盛開,秋天的落葉憂傷,冬日的殘枝孤伶。這是大自然新陳代謝的生命規律,誰也避免不了的。年輕時候,身體好的時候,兒女真正孝順的時候,生命就會充滿希望和溫暖。但是人最害怕的是,莫過於年老體衰,無錢無房,甚至重病纏身了,那樣的話真是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的無奈,無助啊!說現實點就是人老了千萬別有病,有病了千萬別沒錢,沒錢了千萬別有喪良心兒女!這些都是一種社會人們生活的利益現實呀。我生活在社會最底層,耳聞目睹地感受到了老人與兒女之間的恩恩怨怨的糾纏,以至親人不如鄰居,不如陌生人或禽獸的真實事情!說一千道萬,人老了不值錢,不招兒女待見!有點存款,工資和收入的小買賣也還可以,人家把你當老人看待,態度和行為方式有點人倫之味。如果你真是《無可救藥和窮光蛋》了!那麼你和小輩在一起住,就得裝聾子,瞎子,啞巴,否則,能折騰死你!因此,人老了和兒女和得來就在一起住,和不來就自己準備孤獨終老過一天算一天吧。至於這一切如何排解即將到來的令人膽顫心驚的老年生活?除了保重自己身體外,還要凡事看開些,想開些,想方設法讓自己心態好一些,快樂一些!即使上帝來招你了,你也要笑著對這個世界說,拜拜,現在我走了,來世咱們再見!


哈哈,這個問題生活教練有研究:

一、比慘,尋找同類

你覺得自己死了,很恐懼很傷心,但你再想想:

太陽是有壽命的,地球是有壽命的,整個銀河系、宇宙也是有壽命的。再過50億年,太陽成為紅巨星,把地球吞噬掉,地球消失,成為太陽的一部分。又過幾十年億年,太陽會成為一顆暗淡的白矮星。再以後,它可能會被黑洞吞掉,連光都發不出來。

現在,整個宇宙在加速膨脹,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可能進入一個熱寂狀態。或者,宇宙也許會收縮,然後又一次大爆炸,世界重啟。這麼一想,個人的生死又算得了什麼呢!追求長壽也好,渴望永生也好,適可而止即可。

所謂的超新星爆炸,就是恆星死記,你戴的金項鏈、金戒指,就是恆星的屍體化成的啊!

二、創造意義,留下價值

每個人有一副肉體,但圍繞著這個肉身,還有一系列附著的東西,如財富、名聲、功業、思想等。今天的每一個人,只要在學校里受教育,就要學習牛頓的經典力學,就要學習歐幾里德的幾何,你能說這們的偉人先賢是死的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孔子,知道毛澤東,每個美國人都知道華盛頓,知道富林克林,你能說他們也是死的嗎?

用古人的話說,就「立功、立言、立德」。 用今人的話說,就是「感到幸福,創造意義,留下遺產」。這個遺產,可以學術成就,可以是財產,也可以生幾個好孩子,留下自己的DNA。

對於我來說,我真的希望能夠寫一兩好書,等我死了,還有人讀。讀的盡興處,忍不住說:「不錯,這本書是劉西權寫的,感謝他!」如此,我這一生也就值了,雖死猶生。

三、過好活著的日子,活過,愛過

我們之所以怕死,一是因為不了解死亡是怎麼回事,不知曉死亡的意義,二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還沒有活過,沒有活好,想做的事沒有做完,想體驗的東西沒有體驗過,心愿未了,壯志未酬。當我們認識到了死亡的意義,明白了生死循環的宇宙規律,努力地去活,儘可能地伸展自己的生命。不管有沒有成就,不管過得是否如意,但都會無怨無悔,這一生沒有白來。

四、對未來保留一份想像

如果你實在受不了死後的虛無,那麼就設想也許存在著平行宇宙,保留一些對另一個世界的想像。學一下量子力學,那裡面有很多奇幻的東西。量子力學學不懂,就讀一些科幻小說,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


謝謝邀請!這是一個常態化的問題。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沒有種族歧視、沒有貧富差距、不受年齡性別的限制、這是唯一一個世上最公平的待遇!要想排解死亡的恐懼就是兩點最主要。1就是心態2就是選擇……那就談談我對這兩點的認識!

1、心態。有朋友會說面對死亡哪來的屁心態?其實不然,心態是整體素養的體現,是高內涵的意識形態的綜合體現!人要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生下來就為了迎接死亡的到來。整體生命形態就是一個同心軸的一個圓圈,生死收尾相接。走完了圓圈就是一個快慢、感悟、體驗的生命過程!怕不怕死、孤獨快樂都沒關係。結局早就定了!所以我們要在這個圓圈走完之前,自我體現人生價值、高度完成自我塑造不讓生命留遺憾就可以了。

2、選擇。這個選擇不是你可以選擇不死。是讓你選擇怎樣在有限的生命中,選擇你要擔當的社會角色。也就是說你要名留青史還是遺臭萬年……還有一種就是默默無聞!生命的結局我們更改不了,可以選擇做人的標準。有朋友會說這有啥用?還不是一樣會死?其實這個選擇很重要!因為人並不是以獨立個體出現的……所以就有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因為你名聲的好壞關係到家庭成員,和社會影響。題主的孤獨是不存在的!

既然明知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就努力活好這個過程。選擇留下多少、是好是壞你自己決定!我們該慶幸這唯一的公平!


我在幹什麼?

來到這個世界上要清楚自己要擔當怎樣的角色,不能稀里糊塗的過一生,這個決定必須要在嫁一個人或者娶一個人之前決定。

我滿足了嗎?

確定了自己的身份就要做好,要一絲不苟,問心無愧。

我還有什麼沒有完成?

做到以上兩點我想卧床不起的人們已經沒什麼遺憾了吧,沒有完成的就好好思考為什麼沒完成,讓這遺憾陪伴你消逝。給與死神做鬥爭的人們!


如果人的一生,連生老病死這種自然規律都想不明白,那你的一生有點太悲觀了。

有句話說的好,「生是死的開始,死是生的延續」。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的,想一想人來到這個世上,父母給了你生命,那你已經是很幸運了。因為你也有幸來到了這個世上,讓你有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這些經歷能讓你懂得,人活在世上有愛,有恨,有苦也有樂。大自然的規律也讓人懂得,人生短暫,怎樣才能好好的去品味人生,怎樣去珍惜人生。人活著不能只是為了自己而活著。應該在有生之年,為國家,為自己的家,多做一些好的,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活著的時候,能多綻放出一些光芒。

人在有生之年,不能太自私了。明知道人人都會死,那就不要再懼怕死亡。因為懼怕死亡,畏懼死亡,只會給人帶來負面情緒和加大心理壓力。也會讓人失去美好的理想和堅強的鬥志。所以人不能總是去想自己死的時候是怎樣的,只要活著就要面對人生所遇到的一切。人活著就要有信仰,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有堅強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精神。應該想著怎樣去努力,怎樣去奮鬥。怎樣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只有這樣的人生,才算是有價值的人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