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dylan blonde.JPG

西洋CD首版版位簡介

雖然在西洋音樂中,網路下載的營業額早就超過了實體CD,不過依然是有死忠的樂迷願意掏錢出來支持偶像或是心目中的英雄,因此通常古典CD的大盒套裝片都保裝簡單、價格便宜,就算霍洛維茲這樣頂級且樂迷者眾的藝術家,出大套盒裝片的時候單張價格都不敢高到哪裡去,因為相同曲目有太多音樂家有錄音了。

西洋音樂則不然,專輯重出的時候往往加上以前沒有收錄的不同演奏版本和工作示範帶(demo),華麗的改變包裝,加入新的照片和解說文,擺明就是要讓死忠樂迷掏錢再買一次。有些樂迷死忠的頂級樂團,例如Beatles, Pink Floyd, King Crimson, Yes等,行徑更是誇張。當年演唱會的錄音大盒大盒的出,而且價格都不便宜,例如Pink Floyd1965-1972年早期錄音合集便重達五公斤,要價15000元以上。

這些樂迷買了新專輯之後,舊的就放到二手市場去,而SACD、藍光CDDVD AudioSHM-CD等不同形式的發行,更有推波助瀾之效,使得最近這幾年成為收集首版西洋CD的好時機,許多當初很貴的首版CD現在價格普遍都下降了。很適合對於版位有興趣的收藏者,特別是古典CD的收藏者。因為這些最早的CD,和古典CD一樣,全部都是西德銀圈版/西德sonopress版和早期日本版。這些CD有那個年代的特質。

不過西洋CD與古典CD不同,版位不是因為唱片製作公司而改變,而是隨著唱片「發行」公司而變化,因為很多西洋專輯的版權是握在藝人自己的手上,例如King Crimson的著名經典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就有EMI版、Virgin版、Polygram版,但是最早LP發行其實是Island版。又如Pink FloydThe Wall,同時就有EMI版和CBS版發行。一般來說,專輯發行通常分為歐洲系統和美國系統。日本系統發行特殊,價格昂貴,太複雜了,遠在我的能力(財力)之外,因此也是不論。但是日本版常有額外曲目,成為死忠樂迷心中(荷包)的痛。

接下來主要介紹一般發行的原版和我喜歡的轉錄發行。西洋專輯的特殊發行不勝枚舉,請死忠粉絲各自去尋找。

【歐洲系統的大宗:PolydorRed Face】

當初CD開始製造的時候,在歐洲許多CD是由Polydor發行的,這些專輯的版權原來屬於不同的公司或是藝人。這時最早的Polydor CD,便是很有名的Red Face,這是因為印刷面是用紅色當底的,例如下面這張ABBA的精選集The First Ten Years

Polydor red face ABBA the first ten years.JPG

這大概是Red Face中最高價與著名的CD之一。不過由於Red Face發行的時間短,因此發行的專輯有限,外國有網友列出清單,大約只有百多張,包含了The WhoTommyKing Crimson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等頂級專輯,都是收藏者追逐的對象。另外如電子合成樂家Vangelis的「火戰車」、喜多郎的「絲綢之路」、電影原聲帶「週末的狂熱」、輕音樂指揮家James Last的專輯,也有Red Face的存在。這些Red Face都是西德銀圈無字版,CD本體由西德的Polygram製造。

稍晚後Polydor發行的CD就沒有Red Face了,而是非常樸實的設計,同樣是西德銀圈無字版,例如下面這張King Crimson的專輯Beat

Polydor Euro full silver king crimson beat.JPG

ABBA的精選集也一樣:

Polydor Euro full silver 2nd ABBA greatest hits.JPG

歐洲有些公司是自己獨立發行,時間可能與PolydorRed Face同時或是稍晚一些,下面是幾個例子:

Tears for Fears的名專輯Songs for Big Chair有西德銀圈無字版,是Mercury發行的:

mercury 2nd full silver Allan Parson Project Poe.JPG

Mercury最早的古典CD印刷面也長得一樣,例如這張雷史碧基的古代歌謠與舞曲:

Mercury 1st classical label Respighi dance.JPG

Dire Straits的專輯Love Over Gold不僅音樂好聽,錄音更是發燒。最早的Vertigo CD是藍色漩渦,這是西德銀圈無字版,如下面這個樣子。

vertigo blue swirl full silver dire strait love over gold.JPG

不久之後就改成橙色漩渦。Dire Straits下一張專輯Brother in ArmsCD印刷面配合封面設計,就沒有什麼版位可言了。這張也有西德銀圈無字版,如下:

Vertigo W. germany dire straits brothers in arms.JPG

當時Virgin也是自己發行唱片,奠定這家公司唱片事業的專輯是Mike OldfieldTubular Bell,全球賣了一千萬張。進入CD時代之後就馬上發CD了,印刷面是淡藍色:

Virgin Euro blue face mike oldfield tubular bell

Peter Gabriel的專輯也給Virgin發行,長得一樣:

Virgin Euro blue face peter gabriel.JPG

Virgin後來被EMI買走了,因此許多CD就和EMI其他唱片一樣,有英國/德國/荷蘭版了。Mike Oldfield的另一張傑作QE2便有西德sonopress版:

Virgin Euro sonopress mike oldfield QE2

EMI也是流行音樂大宗,畢竟旗下有The Beatles。不過The Beatles發行CD的時間比較晚,主要的是日本版和西德版,也有些西德銀圈無字版的,例如下面這張Help!

EMI Euro full silver Beatles Help.JPG

這張The Beatles的最高傑作Revolver是西德sonopress版:

EMI Euro sonopress Beatles Revolver.JPG

另外早期的EMI印刷面是黑底(英國版、德國版與日本版都一樣),稱為Black FacePink FloydThe Wall之前的專輯在歐洲都由EMI發行,應該都有Black Face,例如這張Pink FloydMeddle

EMI black face japan pink floyd meddle.JPG

 

【美國系統的大宗:WEA的Target

美國最早西洋CD的發行,主要由WEA掌握,這時CD印刷面的設計項是「槍靶」,英文稱為「Target」Target主要是西德銀圈無字版,但是有些是日本製的國際版,通常只有兩者之一,也有少數西德銀圈PDO版,不過一般來說,也就是如果有西德銀圈版就沒有日本版(無銀圈)。由於Target發行的數量非常多,除了經典專輯,其他的在二手市場上的交易並不熱絡。

WEA集團中的W是指華納,他們有很多藝人,例如Fleetwood Mac:

Warner W. Germany Target Fleetwood Mac Rumours .JPG

Van Halen同名專輯的日本製國際版Target,請注意九點鐘方向唱片編號開頭是32DX,這其實是日本國內版發行的編號,帶這個編號的CD,售價是3200日圓。

Wea target  Japan press 32XD Van Halen.JPG

王子的專輯Purple Rain的日本版Target:

WEA target Japan prince purple rain.JPG

WEA中的E指的是Electra這家公司,Judy Collins著名的發燒(TAS入榜)專輯JudithTarget發行:

Electra W Germany target judy collins judith.JPG

最後WEA中的AAtlantic公司,Led Zeppelin就是他們家的,最著名的第四張專輯當然有Target

Atlantic W Germany target Led Zeppelin untitled.JPG

也有人說那個A是指Asylum,才女Joni Mitchell的專輯Court and Spark就有Target標(但很遺憾Blue這張專輯沒有)。

Asylum w germany target  joni mitchell court and spark.JPG

Madonna也屬於WEA集團,不過她的唱片公司是SireLike a VirginTargetTrue Blue沒有):

Sire target full silvered madonna like a virgin.JPG

皆下來就是有點詭異的地方了,有些在歐洲獨立發行或是由Polydor發行的CD,在美國由WEA發行,也都改成了Target標,如下面的這幾張:

Peter Gabriel頭四張個人專輯是沒有專輯名稱的,樂迷都以封面圖來當名稱,例如Melting Face之類的。而這張上面由Virgin發行的專輯,在美國居然有個Security的專輯名稱,唱片商也變成了Geffen

Geffen USA issue target peter gabriel security.JPG

U2第三張專輯War也是有Target標:

Island in USA target U2 war.JPG

Target標也有西德銀圈PDO版的,不過只有少數,到了1985年之後,Target標大部分都取消了,而只有少數專輯有西德銀圈PDO版的發行,如下面這張Van MorrisonMoondanceAstral Week沒有target也沒有銀圈版),設計非常樸素:

WEA Euro full silve van morrison moondancer.JPG

 

以上就是大致的狀況。到了大約1986年以後,CD的發行量逐漸增加,由於流行音樂專輯動輒就十萬張,因此經常分散到各地區製作,許多專輯往往就同時有英國、德國、荷蘭、法國、美國、日本等國的版本,印刷面的設計也逐漸失去特色。同時也因為數量多又非首版,所以已經不再是收藏的標的。

【番外篇:發燒廠轉製:MFSL與DCC

大約在1990年前後,發燒LP廠轉型,加上發燒CD廠牌興起,這些廠牌往往沒有自己的錄音,而是向其他廠牌買版權。流行音樂往往發行量大,製作過程粗糙,但是有些發燒名廠在重新發行的時候,特別仔細注意,因此發行的專輯成為追逐的標的。我認為比較好的發燒重發廠牌有四個:美國的Classic RecordMFSLDCC,和德國的ZoundClassic Record主要以古典樂和爵士樂為主,例如下面這張Sonny Rollins

Classical Gold Sonny Rollins .JPG

 

Zound主要發行精選合集,BOSE有一系列CD也是由他們加製作的(甚至有卡拉揚的精選集金CD,不過我沒買)。所以下面介紹的以MFSLDCC為主。

 

MFSLMobile Fidelity Sound Lab的縮寫,他們家從LP時代開始就做發燒轉錄,採用半速度刻片,在日本使用特殊的黑膠材質壓片(片子有些透明),放在抗靜電的內套中。黑膠重刻往往講究膠片重量,一般是180克,還有加到200克的,但是MFSL完全不來這套,LP都是正常重量(140克左右),但是效果非常好,他們只有少量古典,絕大部分是西洋與爵士,尤其西洋專輯,幾乎都找經典。進入CD時代後,他們便做CD,選專輯的方向一模一樣。進入SACD時代後,他們就做SACD

MFSL的一般CD:Chet Atkin在RCA發行的三張黑膠,轉成兩張CD收錄,原本的錄音就很好了,轉錄的效果非常好,保留了吉他豐潤的音色。

Chet Atkins MFSL.JPG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這張專輯錄音普普,但是MFSL一樣認真轉錄,並且以金CD發行:

Velvet Underground %26; Nico.JPG

MFSL也有很多很棒的爵士樂,例如Ella & Louis:

Ella %26; Louis Again MFSL.JPG

MFSL有個特色:除了黑膠之外,之前某種格式發行過的專輯就此掰掰,不再發行。例如Chet Atkins就只有一般CDPink Floyd就只有金CDThe Byrds就只有SACD。而且他們是借出版權發行,時間到了說絕版就絕版。

 

DCC是另一家轉錄優異的公司,只做CDMFSL主要迎合美國人口味,少有古典音樂。而DCC則完全沒有古典音樂,同時以爵士樂為大宗,Miles Davis之類的,流行音樂反而少一些,而且口味更美國化。他們出一般CD,也有金CD,但是還沒有SACDDCC最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名家Steve Hoffman轉錄,當年他在MCA的時候就轉了一些很棒的唱片。

Ray Charles的精選集,一般版,超推薦:

Ray Charles in DCC.JPG

DCC的黃金CD,Judy Garland在卡內基廳的現場。那個時代的氛圍真是棒。

Judy at Carnegie DCC gold.JPG

這兩家重製公司共通的特色就是以音樂為取向,不會特地找錄音很發燒的片子來重製(Classic Record舊專門找發燒錄音重製),讓原來普普的錄音更上一層樓,才是他們兩家厲害的地方(也有可能原來的專輯母帶是好的,但是大量發行時粗製濫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