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日本,國難當頭!」去年9月安倍首相在臨時國會上語驚四座。 原本只是為了解散眾議院,安倍卻拋出了國難說,其關於國運的擔憂不禁讓人想起日俄戰爭中在對馬海峽海戰前夕,司令官東鄉平八郎的著名訓令——「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當乍一看到「國難當頭」這4個大字,我們可能會覺得事情很嚴重,但實際上這只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發言中一句話非常普通的話,是出於對日本所面臨問題的擔憂。

安倍「國難當頭」所指的另一件事兒是日本的老齡化少子問題。日本人口老齡化一直是困擾日本政府的嚴重社會問題,當前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日本社會中65歲以上老人約為3410萬,佔總人口的27%,這也就意味著每4個日本人當中就有1個超過65歲,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約為15%,中國目前大概為11%。

日本年輕人價值觀多元化,不婚和晚婚已成為普遍問題,日本平均結婚年齡為29.8歲,生育年齡為30.2歲,主要原因是年輕人收入少,無力承擔家庭重任;享受人生,並不願意給老人增加負擔。 生育率不斷下跌,社會老齡化嚴重,新生力量遠遠趕不上老齡化的速度。如今日本的生育率僅為1.4,預計到21世紀中葉會日本人會跌破1億。另外社會老齡化嚴重,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日本將面臨勞動力不足,生產力下降,醫療等社會保障難以彌補社會出現的問題,日本將國力將逐漸下降。

安倍努力的方向肯定不是馬上可以消除日本老齡化,也不是阻止日本沉入海底,更何況沉入海底沒那麼容易,經濟也用不上這句話,因為經濟不是一天可以改變的,有他沒他都一樣。可以說安倍的這句「國難當頭」是目前遇到大戰略問題。毫無疑問,安倍暗示的是修改和平憲法,面對地緣政治的改變,美國力量的削弱,日本感受到了危機,所以他說這句話是為了,讓日本人體會這種危機,讓她繼續當選首相,繼續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從而能夠更好的武裝自己,保護自己。


去年的9月25日,安倍在解散眾議院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此次解散是突破國難的解散。以克服加劇的少子高齡化,開創日本的未來。對於朝鮮構成的威脅,將堅守國民的生命與和平生活。我將全身心地投入,決意和國民一起突破這一可謂是國難的問題。」這是當時安倍晉三所說的話。


安倍表示的「日本國難當頭」中的「難」主要有兩個,一是來自北朝鮮的核威脅,而是來自於日本「少子高齡化」問題,就是老齡化問題。


這裡安倍指的國難主要是日本少子高齡化的問題。


首先,目前,日本老人中佔總人口27%,這就直接導致了日本勞動力的缺乏。由於勞動力缺乏,就影響到了農林業等的發展,日本平均農業就業人口平均年齡67歲,而大部分的年輕人又跑到大城市工作,導致了勞動力過於集中,而小城市的大多都是老人。


其次,日本年輕人晚婚,或者不結婚。

日本少子高齡化問題就會引起家庭規模和結構變化,使家庭養老功能削弱,年輕人的負擔就更加重。


然後,困擾日本經濟的發展。

老齡人口的增長改變人口的扶養比,被扶養的人口增加就加重現有勞動力的負擔。


最後,社會保障問題突出。

日本少子高齡化使老年社會保障費用大幅提高,給日本政府帶來較沉重的財政負擔。


因此,安倍所說的國難其實就是誇大其詞了,不過這也是一個「難」,少子高齡問題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日本在1970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了,目前可以說是進入了超級老齡化時期了。

所以日本老齡化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老人多,年輕勞動力少,被安倍稱之為「國難」。



安倍「國難當頭」所指第一件事是日本的老齡化少子問題。日本人年輕人不願意結婚,而老年人不斷增加的問題日益嚴重,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按照這樣發展再過半個世紀日本人將少一半,一個世紀後~~~~~·

第二件是鄰國導彈問題,導彈不斷的在頭頂飛過,誰知道裝的是什麼彈頭呀!一旦是核武彈頭那就要重蹈1945覆轍,那真就是國難了,但是這有誇張的成分,你的反導插滿海陸空武裝到牙子還怕啥?矯情!第三件就是美國科學家提出的由於亞洲大陸板塊的推壓和太平洋板塊的後退,日本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滑入馬里亞納大海溝。日本列島的確面臨滅頂之災的可能,如果這樣日本將永無出水之日!美國科學家建議日方儘早啟動應急方案,向周邊中國、韓國、俄羅斯等鄰國尋求幫助,才能避免滅頂之災。

這些事那件都是大難事啊!所以安倍才當眾感概國難當頭,其實像地震這些天作孽的猶可活,像~~~~不可活!


當乍一看到「國難當頭」這4個大字,我們可能會覺得事情很嚴重,但實際上這只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發言中一句話非常普通的話,是出於對日本所面臨問題的擔憂。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去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臨時國會的一次發言中對於日本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使用了「當前的日本,國難當頭」這句話來描述。在當時的情況下,安倍這句話主要是指兩個問題,其一是朝鮮核問題對於日本的威脅。因為去年朝鮮不斷試射彈道導彈,而且朝鮮媒體和特朗普又互相發出挑釁性極強的言論,朝鮮半島頓時劍拔弩張,似乎隨時有爆發衝突的危險。而日本又離朝鮮很近,完全處在朝鮮導彈打擊範圍之內,在這樣緊張的情況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才發出了「國難當頭」的呼喊,實際上這顯然也有誇張的成分在裡面,安倍更多是為了喚起民眾的危機感,以獲得民眾對於自己處理朝鮮問題的支持。

(朝鮮試射導彈)

安倍「國難當頭」所指的另一件事兒是日本的老齡化少子問題。日本人口老齡化一直是困擾日本政府的嚴重社會問題,當前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日本社會中65歲以上老人約為3410萬,佔總人口的27%,這也就意味著每4個日本人當中就有1個超過65歲,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約為15%,中國目前大概為11%。通過對比我們足見日本老齡化之嚴重,最要命的是日本目前的生育率只有1.4,遠低於人口正常更新標準2.1。如果不能扭轉這種趨勢,那麼預計日本人口規模到2050將降到1億以下,這將對日本經濟帶來嚴重的衝擊。

(2013年各國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

年輕人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缺少年輕勞動力將導致日本經濟增長乏力,勞動力的短缺也將導致日本政府財政收入下降,同時日本政府的國民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都將會出現非常大的缺口,這也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日本國力衰弱。

實際上日本政府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關注國內的人口出生率問題,並試圖通過一系列獎勵生育的措施提高國內出生率,然而日本政府的舉措都收效甚微,日本並沒有因此緩解老齡化問題。由此可見,老齡化社會一旦到來就很難扭轉,當百姓不想生的時候政府怎麼鼓勵也不會取得多好的效果,這也值得我們中國警惕。

(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

所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所說的「國難當頭」只是他在向國民闡述日本所面臨的問題,這也算是一種未雨綢繆(實際上已經下雨)的提醒,讓日本民眾關注國家正面臨的問題。當然,這個「國難當頭」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嚴重,日本人依然可以平靜過自己的生活。


安倍是在用恐嚇的方式,來達到其自身的政治目的,典型的競選政治策略。這已經是舊聞了,事情是在去年9月28日,其在國會發表演講時的提出的。日本「國難當頭」,這有點說過了,要說應該是,日本內閣避免「大難臨頭」才對,所以要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對!你沒聽錯,日本要「國難當頭」了,所以日本政府必須先解散了!

有的朋友會有疑問,安倍為什麼會不到本屆國會結束,而白白浪費一年多的時間。這就是你對日本政治不太了解,日本是君主立憲制,採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的內閣制。政府是通過議會多數黨選舉產生的,一般為該黨黨首擔任首相。安倍採用這種壯士斷腕的方式,是為了能能夠更為穩妥的延長其任期,避免在其剩餘的一年任期內出現什麼醜聞或者事件,使其政黨的支持率大減。屆時一旦議會眾議院大選就很有可能無法過半,所以利用其在任人氣相對較高的時間段,解散國會重新進行選舉,從而能夠延長其執政時間。這是一種很巧妙的競選策略,以退為進,就比如現在炒的很熱「森有學院」系列醜聞。其內閣如果沒有在去年9月提前宣布集體辭職,重新大選成功,估計本來在今年11月的大選中自民黨的執政地位將面臨挑戰。而現在的安倍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將近4年時間可以揮霍,淡化醜聞對內閣支持率的影響。

這個「國難當頭」的理由,其實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周邊核武導彈威脅」、「老齡少子問題」。所以其目的也不是為了真正去解決這些問題,其解決也解決不了,而本身就是為了選舉而執政的借口罷了。他這種策略在自民黨長期專權執政,霸據國會的過程中經常用到,不但利用這種方式打擊在野黨團,而且也利用這種策略,清除黨內其他反對派系,更好的排除異己,方便施政和推動改革。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1為安倍晉三發表「國難講話」,2為日本國會,3為日本抗議民眾,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去年九月的臨時國會安倍隨口爆出的一句「目前的日本,國難當頭。"毫無疑問當時在坐的各位大臣肯定一身冷汗。這不,最近國事還沒解決,前幾天又有了家事。(森友學園出售國有土地有關文件被篡改被坐實,群眾堵住首相府邸要求內閣集體辭職,其中醜聞涉及的人物就有安倍的夫人——安倍昭惠。)安倍真是應了那句話——"一室不治何以治天下"。

其實日本國難當頭也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我們都知道二戰以後日本立下"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子武器"的非核三原則,直到現在日本也被限制研發核武。而與日本一直因為朝鮮半島問題衝突的朝鮮,不顧一切阻攔經過6次核試驗成功研發核武,對日本造成核威脅,朝鮮半島問題的解決方式是邊談邊打,朝鮮成功研製了核武,對日本產生了巨大的核壓迫。這是安倍稱日本國難當頭原因其一。

另一個原因是日本的老大難問題,生育率不斷下跌,社會老齡化嚴重,新生力量遠遠趕不上老齡化的速度。如今日本的生育率僅為1.4,預計到21世紀中葉會日本人會跌破1億。另外社會老齡化嚴重,社會老年人口約為3411萬,占日本總人口的27%,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日本將面臨勞動力不足,生產力下降,醫療等社會保障難以彌補社會出現的問題,日本將國力將逐漸下降。

面對老齡化少子這一問題其實日本方面採取了許多措施,一方面是增加育兒補貼,意在提高生育率;另一方面是延遲養老保險,提高醫療費用,應該是間接增加死亡率,減少老齡化。這些都還不行,乾脆「揠苗助長」直接將日本成年公民的年齡從20歲下調至18歲,來解決社會缺少年輕生產力的問題。但是即使這種想法很對,可能為時已晚,因為生育率就在這裡,成年人的基數還是那麼多,除非每年都降低成人年齡限制。不過我們也能看到日本有逐步放寬年齡限制的趨勢,這樣做效果也比較不錯吧。

所以說,日本國難當頭絕非安倍隨口一說,核武壓制是絲毫無辦法,但是如果日本再對於老齡化問題得不到解決,國難當頭被提及的頻率可能會更高。


這句話是去年安倍在9月份國會上演講時說的,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日本有什麼國難當頭的事。

一、日本老齡化嚴重,人口日益減少,這是一個國難當頭的事。

二、日本最近有科學家說,日本將會沉入海底,這也是國難當頭的事。

三、日本現在經濟創新不足,動力缺乏這也算是國難當頭的事。

四、日本周邊地緣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這也是國內當頭的事。

五、美國的實力削弱,在對日本安保問題上力量下降,這也是國難當頭的事。

六、安倍當時要參加下一任首先競選,這是國難「當頭」的事。

我大概列出了以上六點來對照安倍所說的「國難當頭」。

其實我覺的安倍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9月份,但他在11月1日再次成為日本98任首相,他當時說這句話比較含糊並沒有說明日本的「國難當頭」,是哪一個國難。

所以我認為安培的這句話的第一層意思是為了加劇民眾的危機感,從而突出他的重要性,為他連任奠基。

但是「國難當頭」這句話包含很多意思,安倍說這句話的第二層意思,就表明他要為消除「國難當頭」而努力。

而他努力的方向肯定不是馬上可以消除日本老齡化,也不是阻止日本沉入海底,更何況沉入海底沒那麼容易,經濟也用不上這句話,因為經濟不是一天可以改變的。

經濟上有他沒他都差不多一樣。可以說安倍的這句「國難當頭」是目前遇到大戰略問題。

毫無疑問,安倍暗示的是修改和平憲法,面對地緣政治的改變,美國力量的削弱,日本感受到了危機。

所以他說這句話是為了讓日本人體會這種危機,讓他繼續當選首相,繼續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從而能夠更好的武裝自己,保護自己。

可以說目前日本的右翼勢力復活,一心要恢復正常國家地位。

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朝鮮和美國關係正常化,朝、韓關係改善,那麼在東亞地區的平衡就會打破,日本在東亞將會政治孤立,除非他為當初的侵略徹底認罪,不然東亞政治沒有他容身之地,這是日本的目前最緊迫的「國難當頭」。


日本「國難當頭」?由於我對政治不是很擅長,而且這也不是我的領域,所以我就從其他方面來談談日本「國難當頭」。

近年來,隨著日本製造業的走衰,日本國內的經濟發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頸。而且,日本老齡化嚴重,人口生育率也很低,這將對日本的經濟帶來嚴重的衝擊。

前些年日本很多著名的電子製造企業紛紛被收購。提到日本電子家電行業,我們似乎還記得日本彩電六巨頭的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三洋。曾幾何時,提及電子產品,嘴中很自然說出的品牌就是索尼、夏普、東芝。如今,它們好像逐漸淡出了人們視線。

還有前段時間被曝出的西鐵城數據作假事件,使很多對一向口碑良好的日本手錶的信用產生了懷疑。所以,安倍說日本現在「國難當頭」也不是沒有理由。日本如今遇到的困境,就看他能不能"走出去了。

歡迎關注頭條號和公眾號:一佳表哥,有問題可以給我私信留言。


美國奴役下的日本,已經被改造奴化得差不多了,今天的日本人已經沒有了武士道精神,連反抗的勇氣都沒了,更諷刺的事,日本人似乎已經忘了自己是被老美征服的半殖民地!作為安倍自然的清楚清醒的,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日本人已經被馴化了,所以才說國難當頭!沒有錯


是指日本少子老齡化嚴重!

一、少子的原因:

1、無生育能力:這個是日本生殖醫學會給出的統計數字——婚後不孕的女性為10分之一,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晚婚高齡、高節奏的生活環境的壓力,以及其他的一些社會因素。

2、不婚和晚婚:隨著世界的發展,年輕人價值觀多元化,不婚和晚婚已成為普遍問題,日本平均結婚年齡為29.8歲,生育年齡為30.2歲,主要原因是年輕人收入少,無力承擔家庭重任;享受人生,並不願意給老人增加負擔。

二、老齡化嚴重有以下幾個原因:

1、40年代末,戰後生育速度增加。隨著戰後軍人回國,日本的生育速度加速,產生了生育高峰期,這批人目前都以老齡化。

2、70年代初,日本進入機械時代,也是第一個高峰期的下一代延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率不斷攀升,這批人目前已近50。

三、少子老齡導致的問題,到底有多可怕?

安倍拋出:目前的日本,國難當頭。真的有安倍說的這麼嚴重么? 首先,少子高齡會導致社會人口雖然龐大,但勞動力不足,10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和1個年輕人養9個老人的道理大家都懂,國內生產力下降,工作的人少,政府的稅收就減少,相對應的醫療保險,養老金等需求增加,社會保障體制難以維持,最終導致日本國力逐漸下降,甚至……自己想像吧。 喜歡就給我點個贊,並關注我,謝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