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衆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

恐龍滅絕場景藝術圖。(圖片來源:CLAUS LUNAU/SCIENCE SOURCE)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向地球,引發持續數千年的氣候災變,所有的非鳥恐龍在寒冷與飢餓中死去。這個“小行星撞擊學說”,是我們最熟悉的恐龍滅絕假說。但是,真實的故事遠沒有如此簡單。剛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兩項研究告訴我們,印度德干的超級火山噴發也是恐龍滅絕的重要推手。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全新的爭論……

撰文 | 吳非

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塊直徑至少10千米的小行星碎片穿透大氣層,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砸出一個直徑達180千米的隕石坑。這次能量相當於100萬億噸TNT當量的撞擊讓北美的生物迅速死亡,並引發海嘯與超級地震。隨之揚起的火山灰與二氧化硫(SO2)讓陽光難以抵達地球,地球進入漫長的寒冬,生態系統陷入崩潰。很快,包括所有非鳥恐龍在內,地球上75%的物種滅絕,以恐龍爲代表的中生代爬行生物偏居一隅,而曾經在角落中掙扎的哺乳動物從此站上地球舞臺的中心。

這段描述,是我們最熟悉的恐龍滅絕場景。1980年,地質學家發現,常見於小行星的稀有金屬銥在白堊紀末期大量出現,這讓撞擊理論開始進入科學家的視線。到了上世紀90年代,尤卡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被發現後,科學界終於達成共識: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足以造成生物大滅絕的小行星光臨了地球。“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故事也迅速流行起來。

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輪廓圖。圖片來源:(DETLEV VAN RAVENSWAAY/SCIENCE SOURCE)

但在這個看似偶然的撞擊事件背後,是地質學界持續至今的一場爭論。恐龍滅絕,就是一顆小行星這麼簡單嗎?

德干火山

爭論的焦點,遠在地球的另一側。德干地盾,位於印度西部的德干高原,由面積50萬平方千米、厚度超過2千米的玄武岩組成。這些暗黑色的巖體,源自一系列超級火山噴發。熔岩在地表冷卻後,經過一系列地質過程,演變成今天的玄武岩。當科學家儘可能精確地測出這些岩石的年齡時,一個驚人的巧合浮出水面:那次規模驚人的火山噴發,恰巧發生在大約6600萬年前!

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

德干地盾。(圖片來源:Nicholas/Wikipedia)

兩個史詩級的地質災難,恰好幾乎同時出現在恐龍時代的尾聲。誰纔是恐龍滅絕的主要推手?這兩次災難之間,是否存在內在關聯?

要復原恐龍末日的場景,僅僅精確到“大約6600萬年前”還遠遠不夠。科學家必須找出火山噴發與小行星撞擊之間準確的時間關係。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科學家只需要從德干地盾的岩石記錄中找到小行星撞擊的位置、火山噴發起始與結束的位置,再通過發展多年的定年技術,測定這些事件的年代。

不過,問題就在這裏:在實際操作中,無論是精準定年還是尋找撞擊點,都充滿了挑戰。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中,人們期待已久的突破終於出現。對於關心恐龍命運的吃瓜羣衆來說,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一次性出現了兩篇突破性的論文;而壞消息是,這兩項研究的結論存在不小的分歧。

這兩項研究分別來自Courtney Sprain領導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團隊,以及以Blair Schoene爲首的普林斯頓大學團隊。兩支研究團隊通過對德干地盾地質記錄的研究,分別重建了66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場景。

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

兩個故事

讓我們首先進入伯克利團隊描繪的恐龍末日。

那是6605.2萬年前,這時德干高原的火山已經持續穩定地噴發了40萬年,而全球氣溫在升高5℃後又降回原點。滾熱的熔岩早已覆蓋了德干高原,勾勒出一片廣袤的生命禁區。對生活在全球其他區域的恐龍來說,雖說尚且談不上滅頂之災,但氣候的反覆變化讓生態系統變得脆弱,這也爲隨後的事件埋下伏筆。

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

圖片來源:José-Luis Olivares/MIT

小行星來了。突如其來的小行星撞向尤卡坦半島,噴濺物索取了北美所有生物的性命。而後,火山灰與二氧化硫進入大氣層,阻止陽光射向地面。短短幾十年,氣溫下降了2~4℃,地球也進入了長達數千年的漫長冬季。氣溫的急劇變化與光照的減弱,讓本就脆弱的生態系統舉步維艱。

小行星撞擊的另一個後果,是一場里氏10級的超級地震。雖然我們難以復原板塊斷裂的全部過程,但研究團隊推斷,不久之後,受全球超級地震的擾動,德干火山的噴發加劇。在撞擊後的60萬年間,德干火山的噴發量是小行星撞擊前的3倍之多。隨之釋放的溫室氣體讓地球再次進入漫長的升溫模式。就這樣,在冰與火的交替之間,火山完成對恐龍的致命一擊。

而在普林斯頓團隊的故事中,小行星撞擊發生在6601.6萬年前——與伯克利團隊測定的時間幾乎一致。同樣在撞擊前40萬年,德干的火山噴發拉開了序幕。不過,不同於上一個故事中持續100萬年的穩定噴發,Schoene認爲火山噴發包含了4個活躍期;而在兩次活躍期之間,是長達10萬年的間歇期。有趣的是,噴發最劇烈的第2個活躍期出現在撞擊之前,而小行星撞擊則是落在間歇期!

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

Schoene論文中火山噴發的4個活躍期

我們很容易得出兩個結論:1.早在小行星撞擊之前,構成德干地盾的大部分岩漿已經噴出地表,因此火山對生物的影響也主要體現在撞擊之前;2.撞擊沒有影響德干火山的噴發——撞擊事件後,德干火山依然處於“熄火”狀態。

因此,在Schoene的故事中,火山噴發與小行星撞擊,看上去更像是一個驚人的巧合——兩個沒有任何聯繫,但都足以對恐龍造成毀滅性打擊的事件,恰巧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生。於是,在雙重打擊之下,恐龍陷入萬劫不復。

漏洞在哪?

在這兩個恐龍滅絕的故事中,德干地盾的火山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對其與小行星撞擊的聯繫,卻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讀。爲什麼對同一地區、同一時間的研究,出現瞭如此差異?其中的關鍵在於,兩項研究採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地學研究中,年代測定依照的是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經過特定的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衰減一半。理論而言,不同的同位素體系,應該得出一致的結論。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定年材料的不同、精確度的差異等因素,即使儘可能保證取樣與操作的準確、進行誤差校正,也往往產生不同的結果。

對於6000多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兩種最常使用的定年手段——Schoene團隊採用的鈾-鉛定年,以及Sprain團隊的氬/氬定年,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兩位通訊作者在稱讚對方工作的同時也都指出,對方的研究中存在明顯的漏洞。在Schoene看來,他們的優勢在於,鈾-鉛定年比氬/氬定年精度更高。他們對德干火山噴發階段的剖析,正是高精度的表現。此外,Sprain團隊測定的對象(斜長石)在岩漿噴出地表之前就已經結晶成形,時間上的誤差在所難免。

而在另一邊,伯克利的Sprain將矛頭指向測定對象的代表性。Sprain寫道,他們使用的斜長石完全源自火山噴發,因此完全反映了火山噴發事件;而對方測定的鋯石可能形成於噴發過程,但也可能形成於非噴發期的沉積過程,這可能是誤差的重要來源。

在這兩個故事中,哪一個纔是更接近真相的?還是說,所有人都還沒有接近真相?看來,關於恐龍滅絕的完整過程,這些地質學家還要再爭論一陣子了。

原始論文:

Pb constraints on pulsed eruption of the Deccan Traps across the end-Cretaceous mass extinction.

DOI: 10.1126/science.aau2422

The eruptive tempo of Deccan volcanism in relation to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DOI: 10.1126/science.aav1446

本文轉自公衆號“環球科學”(huanqiukexue)

不過癮,請戳

這個問題,計算機就算想破了腦袋也解決不了

在下一分鐘裏,世界上將會發生這些奇妙的事

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