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sha_eternal_2.jpg


你曾經有過這種感覺嗎?

想要勉強自己去做某件事情,但是身體卻不聽話 頭痛、想睡、肌肉痠痛、全身無力

想要用意志力去控制自己 心裡卻有一個小小的聲音 在透露著 想往別的方向去

可能是一種莫名的抗拒的感覺 也可能是內在的一段低語

我曾經有好幾次這種感覺  我一直不明白那是什麼

好多好多年後 我才在書中領悟到  原來那是來自潛意識深層的呼喚

在精神分析中 佛洛伊德認為人格有三種結構 分別是本我 自我和超我

我不是很能瞭解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 但是我也認同 其實我們的內在有另一個自己


當我們困在不喜歡的工作 不快樂的婚姻關係裡 背負一些不屬於我們的「責任」

我們有太多太多「應該做的事」,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生活

讓我們成天像個陀螺一樣團團轉,但是卻覺得自己好像身陷囹圄 身不由己

那種感覺 真的很不快樂 但是你又說不上來 有什麼非要改變的理由


我以前也是這樣

我前一份戀情維持了八年 前三年 很幸福 簡直就像身在雲端

但後五年(請注意,長達五年喔!) 我開始陷入「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的迷惘期。

嚴格說起來,我一直想要離開這段關係,但是我找不到「分手的理由」。


其實,分手需要什麼理由呢?只是那時候我沒有勇氣為自己負責而已。

找不到分手的理由,是我留在這段關係裡的藉口。


但是,當有一天,你真的想要改變自己時,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你。

那種價值不是社會賦予你的,不是旁人定義的,而是你下定決心要活的更好、更精彩。

為了你自己,或為了你所愛的人。


以前我是個很不愛自己的人,所以我自己過的很不快樂,我也可以忍受。

表象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卻糟透了。

但是當我有了孩子,我開始知道,我的人生不能再爛下去,

因為我的人生很爛,我的孩子也會過的很辛苦,她會複製我的悲劇。

在那個時刻,我決心改變。

所以我義無反顧的成為了一位單親媽媽。


也許有些人覺得我很自私,但是人生的價值,不是旁人在定義的。

我獨自一人踏上未知的旅程,我給自己一個很基本的目標。

工作的薪水不用高、只求有穩定的收入、給孩子溫暖的居家空間、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長大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踏上了國考之路,因為動力十足,加上考運佳,所以七個月就考上。


此外,當上了單親媽媽後,我為了照顧孩子的心靈,我開始愛上了讀書。

為了蛻變成一個新的自己,我必須吸收很多新思想,所以我不斷閱讀。

在這當中,我逐漸擺脫過去對我不再有益的舊觀念,思考模式和行為都開始轉變。

想要讓人生越來越好,一定要不斷學習,讓自己成長


我發現,我和這個社會上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那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社會從不告訴我們要在意個人的需要,要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舉個例子來說,你知道大學的存在其實是為了求取知識,探索自我才能的嗎?

但是在臺灣的學生,有多少人是把大學當成「就業培訓所」在讀,然後畢業了就投入相關領域,

從來不問自己喜歡什麼、對什麼領域有熱情?


小時候隨著父母的期望讀書、升學,畢了業工作、買房、結婚、生子,但是這些都是出於自己真正的需求嗎?

事實上,我們應該瞭解自己,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因為這樣做會提升生命的品質,人生會快樂很多很多很多。

不一定要結婚、不一定要生小孩,每個人適合的東西本來就不是一樣的,

所以把每個人都以同樣的標準衡量,其實是很荒謬的一件事

不要再委屈了,請勇敢做自己,生命會自然走出一條路,讓你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傾聽內在的聲音吧!那是人生將要改變的訊號

 

歡迎加入加菲的幸福之旅,這是我的臉書專頁:

https://goo.gl/KQ5VF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