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入院的前一天晚上才從南台灣三日遊返家,隨即又調整行囊配備,切換成「住院模式」,由於苦命OL在住院當天還要進公司上班半天,處理一些雜物,兼顧入院、工作、輕巧這幾個原則,還蠻考驗打包本領的。

 

加上很冰雪聰明的考量到腿部的傷口,就穿了件輕便短褲+拖鞋,果然是證明 I AM RIGHT~~

 

 IMG_1842.jpg  

 

或許是還耽溺在三日遊的情緒中,我把前一晚禁食這件事情忘光光!

除此之外,還持續吃到從公司離開去吃了美味的永吉涼麵+紫菜湯,肚子牙縫都撐得滿滿的,

直到護士很體恤的說,我們先抽血,抽完血你就可以吃東西了!

這才恍然大悟!!真是糗!!

 

幸好我這次的手術沒有涉及血糖影響,在徵詢過專科護理師之後,護士美眉還是來幫我抽了血,

還詢問很多詳細+仔細的個人病史,

包括開刀紀錄、麻醉紀錄、用藥、飲食紀錄等巨細靡遺,

我也再到麻醉科報到,針對麻醉歷史再調查了一次。

據說這是新年度的新措施,好避免一些醫療糾紛爭議,果然跟我3年前進院剖腹生產有所不同。

 

下午專科護理師就前來為我做一番詳細的檢查,

跟上回門診吳醫師使用同樣的都卜勒超音波機器,

這回專科護理師要我坐在床沿,雙腳垂下的檢查,

讓地心引力考驗血管瓣膜,看看血管區張與血液逆流的真實面貌。

這些檢查都是在手術前非常重要的一環。

 

果然,一般標準值血管直徑0.3CM,我的血管平均都在0.6~0.7 之譜,

這次要開刀治療的右小腿小隱靜脈更超過了1CM,

專科護理師再把超音波探頭移到潰瘍噴血的患部,

都看得見大大小小千瘡百孔的雜生血管。

 

IMG_1827.jpg  

 

於是她用奇異筆在我的小腿一一註記了血管路徑以及挑除表面血管的患部,再告訴我醫生將處置的手術方式。

 

麻  醉:會使用靜脈注射的全身麻醉,讓你睡一下。

手  術

小隱靜脈將會結紮抽除,傷口有兩個,分別位於膝蓋後方約2CM以及腳踝後方0.5CM,會師以缝線處理。

其他曲張的表面血管,包含會噴血的患部,將以微創手術勾除,傷口約像針孔。

 

當天晚餐就先訂了院裡的餐,我依舊選了最愛的乙伙-稀飯餐。

晚上阿臭大餅一行人都來醫院陪我吃吃喝喝瞎哈拉,由於從晚上12點就必須禁食了,還是11點就早早入眠。

 

這是第一個沒有臭小孩寧寶寶陪睡身邊的夜晚~~

就放寬心,讓遠方101大樓的景色陪我入睡,迎接明天的手術吧!

 

IMG_1824.jpg  

 

 

隔天一早護士姐姐就來叫我起床盥洗,幫我上了點滴瓶,

因為臨時被安插一個手術在前面,比原定時間多等了快1小時,就被送進手術室STAND BY。

 

沒有例外,在手術室門外等待的同時,麻醉師再確認一次個資,

緊接著吳醫師到了,跟我再次溝通手術方式、傷口狀況、手術時間及「麻醉方式」。

 

沒多久,我就被推進手術房了!

 

 

  

這次手術唯一可惜,最最最讓人感到抱歉的,沒想到就是發生在【麻醉】這一環!

 

我的專科護理師也進來跟刀,在確認麻醉方式的時候,雙方竟然沒有共識!

 

在她們的言語唇槍舌戰中,我聽得出來:

 

原本吳醫師與專科護理師都是主張以靜脈注射的麻醉,讓我睡著。

 

麻醉師A倒是強勢的主張施以半身麻醉,因為我要趴著開刀,擔心AIRWAVE ( PS. 我有看日劇醫龍,應該是只要監測呼吸! )

 

「在尷尬的空氣中,病患其實很像待宰的豬隻,很難發表什麼意見,只能選擇接受,或是信任。」

 

最後在一陣唇槍舌戰之後,麻醉師B要我側身曲膝,終究還是在脊隨外穿刺,使用半身麻醉。

 

也偏偏這麼不幸,第一次穿刺麻醉師B覺得位置不對,還拔出來重複穿刺了第二次。

 

麻醉師A在我下肢捏了幾次測驗我的痛感測試,我的麻醉感卻來得很慢,對於捏痛都有反應,

甚至有舌頭麻、吞嚥卡卡的感覺。

 

<<<後來我在手術後上網查了資料,穿刺位置過高會造成藥效逆行,想必是這回事了~

至於重複穿刺流失腦脊隨液的影響,則持續至今快一個月,都有痠痛感。

尤其手術回家後那一個禮拜,幾乎酸痛到一個無以附加!

只能靠找時間平躺休息,很緩慢的一天一天修復好轉。>>>

 

 

A她不耐煩說:X小姐,我是指痛感,不是觸感喔!

 

我說對呀!感覺得到痛,但是有慢慢發熱麻麻的感覺。

 

麻醉師B說:比較溫和作用吧!再等一下,麻醉師A則急於想再加藥。

 

身為一隻待宰的豬隻,她有沒有為了省事再加藥,就不得而知了!

 

後來吳醫師進來開刀房,護理師+麻醉師合力扶我上手術台,

 

反身趴下之後,聽吳醫師跟我安撫幾句話,

 

整個人卻就像被下咒(還是下藥???)一樣,沉沉睡去!

 

直到吳醫師大聲叫我:X小姐,手術結束,非常成功喔!!

 

我才悠悠醒來被推進恢復室。

 

<<< 所以呀!市立聯合忠孝醫院的麻醉師呀!什麼半身麻醉?還不是睡著了?????>>>

我可以體諒手術房的工作很RUSH,難免口氣直快!

不過也請你們彼此先討論好吧!在患者面前喬不定,很糗耶!!

 

當然慶幸當時我不多想,選擇信任你們免得恐慌,

後來很幸好我有醒來,也幸好年輕力壯尚可恢復,

 

那些病重的患者以及無法表達的老人家,

她們遭遇到什麼待遇呢?真的很讓人憂心耶。

 

離題太遠,先拉回。但是這是我很想分享的一環,

白色巨塔裡的巨人,請你們要重視患者對你們的信任,以及學習過程賦予你的專業認知。 

 

IMG_1832.jpg  

 

我在麻醉觀察後被送回病房,手術的腿纏上了彈性繃帶,敷上大冰袋。

點滴裡開始加了消炎藥,還有定時要口服的止痛藥。

 

這場麻醉實在太轟轟烈烈,轟列到不知道是藥效過重?還是我體質反映問題?

原本以為可以小口喝水,卻也吐得頭暈目眩,幸好藥沒吐出來。

 

老公在我推出手術房就急忙回公司上班了!

當時幸好有公婆帶著寧寶來看我,伺候我小吐了幾回,之後就請她們快帶小小孩回家。

隻身在床上昏睡一下午,直到專科護理師又出現來看我,換掉長條冰袋,請病房助理阿姨換了冰敷袋,墊在手術的腳下。

 

晚上趁著阿臭下班來看我,有人可協助,

開始練習起床以及小小站立,可能是我生性太猴急,動作太大了,又一陣頭暈目眩+狂吐。

於是不信邪的放慢動作,也休息後再試,到晚上8-9點寧爸再出現時,已經好很多。

她們都離開之後,我自己一個人的夜裡,可以扶著點滴緩步去如廁了。

另一件最高興的是,我可以大口喝水了!!

 

 

至於傷口的痛也不在話下,你問我有多痛,每個人耐受度不同,

不過我可以說,這款手術的疼痛還真的有一定程度,以我忍痛達人來說還真的頂痛的。

 

隔天早上,吳醫師跟專科護理師一起來看我,

拆開繃帶看了傷口,發現復原很好,沒有再滲血,為我再換藥包紮之後,就可以辦理出院了!

 

 

回到溫暖的家,其實等於休息的時間變少了,寧寶寶依舊纏人,

還有老公的外婆來家裡住幾天,偏偏公婆先報名了鄰里小旅行,我出院的隔天又要出發了。

要搞定老小,剛出院的體力是難以負荷的。畢竟還是不耐久站。

 

 

護理師的叮嚀:回家後換穿彈性襪,傷口依舊盡量不碰水,一週後回來拆線。多攝取維他命C、E修護傷口。

 

  

IMG_1848.jpg

  

由於顧慮到有缝線傷口,擔心穿彈性襪時,去碰觸到。

我去買了最寬版彈性蹦帶來纏,一但沒彈性就換掉了。

由於隔週一我又復工上班了,纏成這德性,配上彈性襪的黑白郎君打扮,

也是可以大方坐上博愛座的免死金牌。

但拆線之後就彈性襪不離身了。換藥的工程就交給家附近的家醫科診所,付個掛號費讓專業人士處理。

 

 

時序至今,距離手術已經快一個月,傷口也一天比一天恢復的好,皮下瘀血及疼痛度也每天都有改善,

唯獨就是後背的麻醉穿刺處依舊有相當程度的痠疼,

跟手術傷口的恢復程度相較,好轉的程度顯得慢且不明顯。

我在換藥時也諮詢診所醫生關於這問題,他說因為腦脊隨液流失,有些人甚至會頭痛喔!

我這情形就多平躺休息就會明顯改善了。

果然回家就找時間攤在床上,狀況好轉得快很多了!

 

 IMG_1850.jpg  

↑ 拆線囉~~

 

我在回診拆線時也跟吳醫師小小抱怨一下,

溫和木訥如他,依舊尷尬的笑笑說,

你目前有比之前好嗎?有一天比一天改善嗎?之類的問候,

這答案當然會是肯定的呀。

回家這幾天我決定開始熱敷,也逐漸改善中,

但是白天大屁OL久坐一回或是在家捧小惡魔之後,就自食惡果了。

 

IMG_1852.jpg  

 

又到了做ENDIND的時間,

結論是,幸好我是個體力好又健康的年輕女孩兒呀!!

才能HOLD住一切場面,安穩渡過手術的疼痛與恢復。

最HOLD 不住的,反而是我老媽在事後才得知我開刀的抓狂,

幸好我也歷經一番寒徹骨的HOLD住了!

 

 

女孩們,為了健康,可不能亂HOLD呀!

有問題不拖延,了解狀況盡快就醫,

HOLD住健康」才是王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