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2月26日UBA觀戰心得

 

北市大VS國體

1:李雲光教練:守2-3時,前面的兩個人腳步要不斷地左右跳動,保持敏捷性。

 

2:李雲光教練:要求中鋒鄭德維在強邊低位要不到球時,可以改上中,再從弱邊繞底試著去接到球攻擊。

 

3:國體的大中鋒上來時,北市的2-3防守站在前面的朱冠宇,教練要求他不要離開罰球線的釘點,要朱冠宇阻止國體在上中位置拿到球打高低位,45度角的位置就由下面的前鋒跑出來守,感覺有點變成2-1-2.

 

4:北市大的2號戰術:C從低位跑到15度角3分線外接PG的傳球,SG和SF利用PF在低位做掩護交叉繞出,此時C可傳繞出來的空檔投外線,或是傳給PF打高低位。

5:C在低位拿不到球時,C可以跑到15度角三分線接球,跟傳球者做遞手傳球的兩人小組合作。

 

6:李雲光教練一直要鄭德維少投外線,多打裡面可以要犯規或是抓進攻籃板,結果在第四節時間終了前的最後一擊由鄭德維投進追平的三分球!!!讓人感覺到教練的期待跟球員的想法有些差異,如何取得兩者的平衡也是教練哲學之一。

 

7:朱冠宇在屏東高中時期打PF,現在轉型打PG和SG,感覺適應的還不錯。

 

義守VS台藝大

 

1:義守在防守時,助教不斷地喊GAP來提醒防守球員要做什麼類型的防守。

我在網路搜尋了一下,找到相關的影片,但不確定是不是就是這種防守體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5Tq1SBBWpY

我自己現場看感覺是盯人防守,但是只要是對手切到禁區,義守的C幾乎都會補防到位,C有一個做得很好,C的雙手會水平打開,一隻手指向持球者,另一隻手指向他自己對位的無持球者。

 

2:義守的攻擊採用大量的動態攻擊,有時5人在外,有時4外1內,但都會有無持球者做大量的空手切,球員的攻擊分工很明確,有因材施教的感覺。

3:義守5-1戰術,5人在外,PG向左傳給45度的SG,PG往右45度跑假擋SF,變向真往禁區跑,此時SG傳PG,PG可自己攻或傳給右邊跟進的C。

 

4:義守在下半場進球後會改守全場2-2-1,但如果沒有壓迫成功,就會轉回GAP的防守系統。

 

5:主打義守該場得分王陳昱翰PG的戰術:PG向左45度傳SG,PG往右邊禁區低位跑,接著往上跑替右邊45度的SF做上檔,PG擋完馬上橫向往禁區中央跑去接球攻擊。[小娟姊有提過刻意要陳昱翰練習當PG]

6:義守4外1內C當PG打法:4外1內站位,C跑到弧頂接球,其餘四人輪流空手切。

 

7:義守發邊界球:C和PF站兩個肘區,SF站右邊邊線發球給跑到3分線外接球的C,SF跟C做遞手把球要回來,PF再接著出來三分線幫SF做單擋P&R,C在遞手之後就往低位跑,SF可以傳給籃下的C強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