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

肯定是一部看起來讓人不那麼舒服的電影。

從質量而言,無疑是極好的。

看了幾篇影評,說陳可辛討巧計賊,也把問題引向體制,等等。我不這麼認為。

對於我來說,《親愛的》的意義在於:

1、切實敘述了拐賣兒童這一犯罪現象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引人關注;

2、把生活的總總悲涼呈現出來,即便不給出結果和答案,但依舊是有意義的;

3、啟示我們嘗試關注一些原本我們並不關注也難於理解的個體困境。沒有親耳聽到被拐兒童父母的求助和哭訴,是么?差不多、應該、大概是以上這樣子的。我不確定。可以肯定的是,不會比這聽起來更好。

在過去的這些年裡,我總會見到街頭乞討的人——骯髒的孩子、衰弱的病人、殘缺的肢體;也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尋人啟事——廣播、電視、報紙和自製的招貼;我還偶爾能夠看到網上一些聳人聽聞的案件——遠在他鄉遇到自己失散的親人,早已人鬼難辨……

我感到驚訝、同情、不安和惶恐,也總有一些悲傷掠過,心頭沉重。轉過下一個街角,我輕舒了一口氣,慶幸那一切與我無關。我當然是個善良的人,和你一樣。

有時,我鼓起勇氣,想像那些不幸和苦難,剛一開始,我就不可抑制地要停下來,冰冷和絕望倏地來而又倏地去,也許只有幾秒鐘,但我無法再去忍受,哪怕多一點點。而田文軍,在找回自己兒子的路上,走了漫漫三年。看著他從村子裡搶回兒子,我想,我甚至可以比他更勇敢;可是當他被房東委婉趕走,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和他一樣堅強……

人類生存繁衍了數千年,綿延不斷血脈相連,但痛苦仍然是不可以感同身受的。這和時代無關。

我們都還算幸運的人吧,沒有丟失掉自己的孩子。那也只是林林總總痛苦中的一種。以百萬計的失獨父母呢?絕症晚期的患者呢?孤立無援的上訪者呢?……我們都不曾也無從想像,那都是什麼樣的痛苦。溫和一些——失去房產的家庭呢?在車禍中失去雙腿呢?被收繳了推車的小商販呢?……我們還是茫茫然不知所云吧。再輕鬆一點——被刮鬍刀劃破下巴呢?在公交車上被偷了手機呢?一場降溫帶來的感冒呢?噢,我們恍然大悟,這個我懂。

未經身受,何來感同?痛苦是不可被替代和等量轉移的。所以被拐兒童的父母會有那樣的互助會,就像你的小區有業主QQ群一樣。

電影《親愛的》的悲涼之處在於,每個人都沒錯,每個人。那些要找回自己孩子的父母沒有錯,自不必提。警察沒錯,失蹤不超過24小時,沒法立案;李紅琴沒錯,想要回那個她認為屬於自己的孩子;福利院沒錯,他要找一個合法也是最佳的收養家庭;魯曉娟的丈夫沒錯,他有權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韓德忠沒有錯,他在拼盡全力後也該有新的生活;甚至社區的工作人員也沒有錯,辦准生證就要死亡證明……唯一有錯的可能就是楊明富,那個死去的拐騙者。

一群起碼看起來正直、善良的人,糾結在一起裹亂。是誰讓生活如此擰巴!

沒有別的,每個人的角度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而大家並不都是截然對立的,那麼道理也無法做到非黑即白。律師高夏說了,「大家就是缺乏這種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可問題是,怎麼站在別人的角度?我的找回是你的失去,你的需求觸碰著我的原則,我的不可為是你的理所應當。你想讓我怎麼辦?

所以說,生活註定就是這樣的,這和電影無關,也不必太早扯上體制。電影能讓我們看到這些,就很好了。

田文軍指著李紅琴的鼻子,「我跟你說,我最多也就做到不恨你,這到頭了」。近乎無情的審判。但平心而論,田文軍能做到這樣算是仁至義盡了。同樣的,魯曉娟在法庭上說不是因為恨李紅琴;高夏對李紅琴講「如果是你說的這樣,你就說你不知道」;魯曉娟的丈夫能堅持到她要收養楊吉芳;房東能沒有「早就」趕田文軍走,都何嘗不是一種仁至義盡?

在充滿悲涼和失望的生活中,能夠體察到別人的不容易,並在自己的世界裡讓渡一點點空間給別人迴旋,即便不足以達成寬恕,但終究讓生活多了一份理解。這讓人欣慰,也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善意。

但生活還是冷酷的,無論怎樣,它都不會停止腳步。所有的問題還在那裡,不知走向何方,也不知走到何時。失去了仇恨的悲傷,也許是一種持續的痛苦。你失去了爆發點,無從憤怒和反擊,只能隱隱自責和嗟嘆命運,任悲傷和你一起慢慢生長慢慢消亡。

悲傷和快樂是不同的情感,它有更頑強的生命力。

與我而言,《親愛的》最大的意義在於呈現了與拐賣兒童相關的人物群像,進而表現出的社會整體與個體之間的體驗差異和錯位。在社會總體文明的背景下,我們是否還有能力發現並關注種種有著特殊痛苦的人群?我們作為人類群體能否體會到個體合理的情感訴求並給予充分理解和尊重?在尋求體制客觀高效的同時,是否能夠不失去對內心深層次的關懷,並嘗試可行的解決方案?就好象除了親生父母,還會不會有人在意一個孩子對哪些食物過敏?這些問題並不簡單,但提出來總是有意義的,至少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做得更好。

唯一讓我看啦好幾遍的情感電影真的很催淚


在我的世界裡,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眾所周知星爺的電影一直以無厘頭喜劇聞名於世,很少有人會將他的作品和傷感聯繫在一起。年少時的我看《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時,總會笑的像個傻子一樣。尤其在唐三藏和觀音對話那段,到現在都還記得清清楚楚。而今再看這部影片時,笑著笑著突然眼裡有了淚,心裡很不是滋味。

《大話西遊》有一種令人著迷的魔力,即使反覆看好多次都不會覺得厭煩。我想是因為裡面的情節打動人心。其實年少時看這部影片,純屬於看熱鬧,打鬥場面越多越覺得刺激,完全感受不到人生在世,諸多無奈的那種心情!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脾氣的稜角被磨平。沒有了那種說走就走的勇氣,更多的是對家庭、對親人的一種責任感。反觀《大話西遊》,裡面有太多的理想和願望,也有太多的無奈和妥協。至尊寶和紫霞明明知道自己深愛著對方,最後卻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眼睜睜地看著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慢慢消失,那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啊!他們承擔了不該承擔的東西,尤其紫霞那含情脈脈、戀戀不捨的眼神,讓人看了心碎。時間是個好東西,它帶走了單純,留下了傷痕!曾經一個棒棒糖就能讓人高興好久的年紀一去不復返。終於明白,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


和大家一樣的回答,當然是大話西遊了。

曾幾何時稚嫩的我們看著腳踩五彩雲,身披金甲聖衣的大聖歸來的時候,覺得好牛逼好拉風,可現在再重溫的時候內心卻是無盡的酸楚與無奈,即使你本領通天,也不得不放棄,不得不妥協,自己心愛的死在自己眼前,卻無可奈何。這像極了現在的我們,當初青蔥年少無法無天,成家立業之後為了家庭委曲求全。其實,只是歲月教會了我們成長,更明白了自己肩上多了責任。

感謝星爺的這部作品,其實大話西遊不僅僅是悟空一個人的成長與改變,更承載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


當然要屬大話西遊了!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句經典台詞70後,80後都記得,它就出於《大話西遊》


我同意各個樓層的群眾所說,《大話西遊》,尤其是那句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老男孩》筷子兄弟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拳頭緊攥著,顫抖的心,止不住抽泣的流年,感慨歲月無情,滔滔逝。一幕老男孩,默然垂首,踩於腳下青春的夢,殘存依稀年少,向何方。


「大話西遊」!

以前看至尊寶帶金箍,是要放大招了,刺激!

現在看,才明白至尊寶當時是多麼的無奈!

尤其那段經典對白「……」,應驗到自己身上是多麼的後悔。


星爺的 大話西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