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旅館:不止是一首歌

來自專欄樂海拾遺--重溫經典專輯53 人贊了文章

如果說列舉在國內哪首歌比人火,那麼加州旅館和老鷹樂隊(The Eagles)必然榜上有名。事實上提到加州旅館,很多人不知道老鷹樂隊;而提到老鷹樂隊,絕大多數人只知道加州旅館。舉個例子讓大家了解一下老鷹樂隊的大概地位:

邁克爾傑克遜的神專Thriller直到他09年去世才終於一舉超過了此前霸佔美國總銷量榜首30餘年的專輯。那張倒霉的專輯正是老鷹的第一張精選集《Eagles, Their Greatest Hits 1971-1975》。請注意,加州旅館發行於1976年。

換句話說,老鷹樂隊在發行加州旅館之前已經炙手可熱,但是加州旅館無疑是他們樂隊職業生涯的頂峰,很可惜也是終點。這次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首歌和它背後的整張專輯。開始之前先簡單梳理一下這個樂隊的人員和歷史:

1977年的Eagles,左起:Randy Meisner, Glenn Frey, Don Henley, Joe Walsh, Don Felder

樂隊成員:

唐.亨利(Don Henley) 鼓手兼主唱,1971年創隊元老。後與葛蘭.弗萊組成創作二元核心。

葛蘭.弗萊(Glenn Frey)吉他兼主唱和鍵盤,1971年元老,創作二元核心。16年去世。

唐.菲爾德(Don Felder)吉他兼和聲,1974年加入

喬.沃什(Joe Walsh)吉他兼鍵盤和主唱,1975年加入

蘭迪.麥斯納(Randy Meisner)貝斯兼和聲,1971年元老,1977年退出。

由於幾位元老本是著名鄉村歌手麾下的樂隊成員,老鷹建立之初也帶有濃郁的鄉村音樂的味道。他們早期的作品要麼是輕快活潑朗朗上口的鄉村風,要麼是「冒險而不危險」的輕鄉村搖滾。總之75年之前他們甚至稱不上一個搖滾樂隊,然而隨著菲爾德和沃什的加入整個樂隊風格開始轉向搖滾。老鷹樂隊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比如

  • 所有成員都有開口唱的能力,因此人聲和聲在歌曲中有廣泛的應用。
  • 多數成員使用不只一種樂器,因此器樂使用上組合更為多樣。
  • 亨利作詞功力深厚可直白可深刻,不乏引經據典或者玩玩文字遊戲。

這些元素在這張集大成的專輯裡都有充分的體現。


曲目列表:

  1. Hotel California
  2. New Kid in Town
  3. Life in the Fast Lane
  4. Wasted Time
  5. Wasted Time(Reprise)
  6. Victim of Love
  7. Pretty Maids All in a Row
  8. Try and Love Again
  9. The Last Resort

Hotel California 加州旅館

專輯以這首歌命名,而這首歌也奠定了整張專輯的基調。雖然此前的《One of These Nights》和精選集大賣,1975年的老鷹樂隊成員內心卻是冰火兩重天。他們一方面野心勃勃準備搖滾到底;另一方面也壓力山大生怕下一張專輯砸了金字招牌。Hotel California就是他們當時心境的寫照:high到極點的迷惘。

這首歌的成功我認為應該一分為三來看:菲爾德的作曲+亨利的作詞和演唱+成員們和製作人的付出。

相信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人即使聽不懂歌詞也一定會被前奏的旋律吸引。隨後更多人因為迷離的歌詞入了這首歌的大坑。更有甚者看了現場演出(的錄像)被他們的演奏所吸引自己拿起了樂器,它的前奏和結尾成為無數吉他小白一生的執念和陰影。

我們先說說菲爾德的作曲。根據菲爾德的自述和後來的採訪,這首歌是個「美好的失誤」。菲爾德自稱在海邊靈感湧現寫下了這段和弦進行以及分解和弦,這一段即是後來的前奏。他當時並沒有在意自己寫的和弦有多麼詭異,但他十分清楚這段和弦進行非常有魔力。後來亨利聽到之後靈感爆發寫下了歌詞,尤其是最後那句「You can check out any tim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你隨時可以退房,但你永遠走不出去)」 一語道破玄機:這段和弦進行似乎永無止境。關於這段和弦的玄機再此不做展開,有興趣請去看番外篇。

然後我們得說說亨利充滿迷幻色彩的歌詞了。關於歌詞的解讀眾說紛紜,大家對於歌詞中的所有意象都有各式各樣的解釋。亨利在這首歌中對於氛圍的把握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一步步描寫具體意象把聽眾帶入旅館,又通過各種模稜兩可的對話讓人浮想聯翩。當最終好像他和聽眾都恍然大悟的時候歌詞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不斷推向高潮的吉他對決,放佛沒有盡頭。

這段吉他對決可聊的太多,番外篇中有詳細的分析,在此我只挑兩點顯而易見的說說。首先菲爾德和沃什與其說是對決不如說是對話,雙方沒有炫技而是一方接著一方說,一方幫著一方說。兩人第一次交接的時候沃什直接重複了之前菲爾德的結尾作為開頭;第二次交接的時候兩人隔著三度和聲;同樣的三度和聲也出現在最後匯合的段落。其次二人在對話的同時非常注意利用語境(和弦)的力量,尤為明顯的是在最終尾聲的合奏中兩人用隔著一個轉位的芭音再次勾勒出一個下行的旋律呼應前奏(注意網上很多地方說他們隔著一個八度在和聲是錯誤的說法)。這個結尾段似乎可以一直進行下去永無止境,再次呼應了主題。

New Kid in Town 小鎮新人

剛剛結束的加州旅館讓人意猶未盡,但當熟悉的吉他掃弦響起的時候你才發現這才是老鷹樂隊熟悉的鄉村味道。

這首歌由弗萊執筆弗萊主唱,整個旋律彷彿從迷幻的加州一下回到了熟悉的家鄉小鎮,故事主線乍聽之下也好像是個鄉村愛情故事:你在家鄉小有名氣,享受著鄉里鄉親和女友崇拜的目光;突然有一天來了個新人吸引了所有人目光,沒有人再關注你,連女友也轉投那人懷抱。

看到這相信你大概發現了這鄉土的偽裝之下是老鷹成員們對娛樂圈的恐懼和無助。這個圈子從來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老鷹已經火到了極點,但是就像他們自己當初風風火火擠走了前輩,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也會被取代。漫長的巡演透支著他們的身體和精神,光鮮的外表背後是醉生夢死的骯髒靈魂。我們今天很難想像他們是如何在漫長的錄音過程中保持一點點的清醒完成了這張傳世的專輯,據當時在隔壁錄音的黑色安息日的貝斯手Geezer Butler說,「他們(老鷹樂隊)走了之後留在錄音台上的粉...刮下來得有一磅重。」

Life in the Fast Lane 飈車老司機

看歌名就知道這首歌又回到了搖滾的味道,基本上中文的翻譯把意思都表達清楚了。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有點不和諧,有興趣請自己搜索。它的主題基本還是圍繞「加州」這個意象展開,描寫了一個刺激瘋狂而又不可持續的一種生活狀態;雖然可以看作是對前兩首歌主題的延伸,這首歌里已經不再遮遮掩掩了。

既然回到了搖滾,沃什和菲爾德的角色又回到吉他上。兩人在曲子里又有一次短暫的吉他對話,其中沃什展示了他的滑棒技術。這一段比加州旅館短也簡單很多,彈不來那個的可以先拿這段練練手。

Wasted Time + Wasted Time(Reprise)

在老鷹開始錄這張專輯之前亨利剛剛跟女友分手。說起來亨利和弗萊寫起抒情歌是一等一的好手,此前的Desperado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鋼琴和弦樂響起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即使加入了菲爾德和沃什,老鷹的創作核心依舊是亨利和弗萊。只可惜這張專輯前有Hotel California後有同類型的Last Resort,這首曲子遠沒有達到Desperado的知名度。

Wasted Time是正面最後一曲,翻過面來竟然還有一個交響樂的再現,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Victim of Love

菲爾德自從加入老鷹之後為一直沒能融入亨利和弗萊的創作核心。即使是提供了加州旅館這樣的驚世之作,那兩個人依舊不願意給菲爾德更多的發揮空間。到了這首歌菲爾德再次提出自己主唱,但是亨利他們錄了幾遍都不滿意。最後沒辦法他們利用經紀人把菲爾德騙出去吃飯的間隙讓亨利錄了主唱的音軌。菲爾德知道後當然不高興但是當時沒有發作,可是這件事日後成了老鷹樂隊解散的導火索,而且這個疤40年之後還在隱隱作痛。

Pretty Maids All In A Row

沃什經常是一副漫不經心老不正經的形象。雖然他在加入老鷹之前已經有獨立的事業,加入老鷹後反而與世無爭甘居亨利和弗萊之下。終於有一首自己唱的機會,他選擇了一首抒情的歌。這首歌里沒有加州的迷離也沒有分手的心碎,只有時隔多年陌路相逢的淡淡憂傷,化作一聲對時光飛逝的感慨。

Try and Love Again

這首歌是蘭迪自己寫自己主唱的歌,此前他每張專輯都會貢獻一首歌,包括大熱的"Take It to the Limit"。論質量,這首歌放在專輯的這個尷尬位置實在可惜。這首歌內容就如標題所說,講的是一個曾經被傷了無數次男人突然一見鍾情卻猶豫要不要在相信一次愛情。諷刺的是這張專輯發行沒多久蘭迪就率先受不了沒完沒了的巡演然後「累覺不愛」退團了。

The Last Resort

隨著鋼琴聲起,我們來到了專輯的最後一首歌。專輯聽到現在大概很多人已經完全沉浸在經典的老鷹式抒情歌之中,開篇加州旅館的迷醉已經隨著一首一首歌淡化得不知所蹤了。但是亨利自己可沒忘,整張專輯這首歌是他個人傾注心血最多的壓軸作品。

歌曲講述的是美國版的「西部大開發」的故事/歷史,歌詞中的描寫手法類似加州旅館,似真似幻充滿了典故和隱喻。

歐洲的人視美國為新大陸,美國東部的人們視西部為新希望。人類每到一處見山開路見水搭橋改造著這個世界,美國短短兩三百年的歷史這片土地已是千蒼百孔(我們千年的土地豈不是更經不起我們折騰?)人們在加州在太平洋邊上建立了天使之城(Los Angeles, city of Angels),但這只不過是又一個慾望的都市罷了。再下一步只能邁過大海去禍害夏威夷了。

正如歌曲最後所唱:

They call it paradise 他們稱之為天堂

I dont know why 我不知道為什麼

You call someplace paradise 你稱哪裡為天堂

kiss it goodbye 就吻別它吧

關於這個標題該如何翻譯我猶豫過,有人認為「最後的聖地」比較貼切,我個人更傾向於意譯為「無處容身」。這首歌和加州旅館收尾呼應,加州即是一個具體地方又是一個虛擬的符號。老鷹樂隊投身樂壇來到加州打天下,最終迷失在加州的燈紅酒綠之中。所以他們也要作別這最後的聖地,那怕從此無處容身。

結語

整張專輯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完整的聽過,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首曲子的曲風在硬和軟之間交替(註:4和5是一首歌)。加州旅館帶你進入這個迷幻的旅程,直到你在快慢交替中忘記了最開始的警告,直到最後落幕你才想起整張專輯乃是黃粱一夢,哭過笑過,愛過傷過。40年過去了,這是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不禁讓人想起李白的《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Hotel California is more than one song. It is an epic album with 9 songs.

加州旅館不止是一首歌,它是一張包含9首歌的偉大專輯

Hotel California is more than a song. It is a shared memory that transcends time.

加州旅館不止是一首歌,它是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共同記憶

1994年的Eagles, 左起Timothy B. Schmidt, Don Henley, Glenn Frey, Joe Walsh, Don Felder

不定期更新,計划下次的標題是:

番外篇:Hotel California深度裝逼指南。

或者是正篇:

Back in Black:浴火重生的AC/D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