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東西非常地“細思恐極”。在兵器裝備方面,就有一些血統“細思恐極”的裝備,這些裝備往往被人熟視無睹,但如果細究其技術來源,簡直複雜到了讓人頭大的程度。某些多個國家聯合研製的武器技術複雜已經不足爲奇,今天我們來挖掘一下有哪些技術來自多個國家卻經常遭到忽視的武器裝備。

1.“哈爾濱”號驅逐艦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中國、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

要說起血統複雜,“哈爾濱”號驅逐艦絕對排得上號。這艘在上世紀90年代被國內軍迷視爲“中華第一艦”的驅逐艦簡直就是中國對外軍事技術合作的縮影,該艦採用了本國設計的艦體、警戒雷達、艦炮和反艦導彈,同時配有法國的作戰指揮系統、“海響尾蛇”艦空導彈、“海虎”雷達和“海豚”直升機,反潛魚雷的技術可以追溯到意大利,而燃氣輪機和柴油機則分別來自美國和德國。在進行現代化改造後,目前的“哈爾濱”號除動力系統外其餘設備和武器都已經國產化,這一歷程也反映了中國在兵器裝備技術方面的飛越式進步。

2.“班加班德湖”號護衛艦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韓國、意大利、法國、中國、德國、荷蘭、英國

如果說052型的技術來源算是“複雜”,那麼孟加拉國的“班加班德湖”號護衛艦就足夠算是“繁雜”。“班加班德湖”號護衛艦由韓國設計建造,但配用了意大利的艦炮、魚雷和反艦導彈、德國的柴油機、荷蘭的雷達系統、英法合作研製的反潛直升機。這還沒完,在該艦交付後,孟加拉國又自行爲該艦自行加裝了中國的防空導彈,這就讓這艘本來已經相當複雜的戰艦更加複雜了。

3.EX主戰坦克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印度、德國、俄羅斯、英國

戰艦作爲一種相對複雜的兵器系統,其設備來自多個國家並不新鮮。不過,一種主戰坦克竟然也是好幾個國家的“混血兒”,這就十分罕見了。印度的Tank-EX就是這樣一種“血統繁雜”的主戰坦克,這種坦克採用了T-72的底盤和“阿瓊”的炮塔,而“阿瓊”的炮塔本來就是印度向德國諮詢後在德國協助下參考“豹”2的炮塔設計出來的,同時這種坦克還裝有源自“阿瓊”、技術來源於英國的120毫米線膛炮,如此錯綜複雜的身世也只有印度武器才能擁有。

4.“蟹”式自行榴彈炮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波蘭、英國、韓國、德國

上世紀90年代,波蘭計劃裝備一款新型自行榴彈炮替換老舊的蘇式榴彈炮,英國的AS-90型榴彈炮獲得了波蘭方面的青睞。按照英國與波蘭的合作計劃,“蟹”式自行榴彈炮將由英國提供的AS-90的炮塔和火炮部分與波蘭自行研製的底盤結合而成,但因波蘭此前沒有研發自行火炮底盤的經驗,結果導致底盤事實上研發失敗、直至近幾年韓國向波蘭提供了K9自行火炮的底盤以後才與英國的炮塔組合成了完成的車體。然而更意想不到的是,英國向波蘭提供的炮身並不達標,結果波蘭不得不又向德國訂購了炮管,使“蟹”式從兩國合作變成了“四國聯軍”。

5.F/A-50輕型戰鬥機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韓國、美國

韓國是航空工業領域的新興國家,而作爲韓國目前唯一稱得上“自行研製”的戰鬥機F/A-50,實際上也是個“雜牌貨”。F/A-50實際上的設計源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因此該機看起來很像一架“縮水”的F-16,同時還採用了美國的AN/APG-67(V)4雷達、F404發動機和機載武器,因此也算得上是“聯合設計”了。

6.“拉美西斯二世”主戰坦克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埃及、蘇聯、美國、英國

埃及在武器裝備體系上曾經發生過從蘇繫到歐美系的轉變,這種轉變在“拉美西斯二世”主戰坦克上表露無遺。埃及擁有數量不少的T-55中型坦克,爲確保這些坦克在蘇聯停止提供零件後物盡其用,埃及在美國的幫助下以T-55爲基礎設計了新的底盤、搭配T-55的炮塔,並配用美製M60主戰坦克的火控系統和英制L7線膛炮,成爲“拉美西斯二世”主戰坦克。這種坦克雖然適用範圍並不廣,但作爲“混血”類武器的代表算是足夠典型了。

7.“獵豹”戰鬥機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南非、法國、以色列

南非曾經於上世紀60年代從法國進口“幻影”3型戰鬥機,這批戰機到80年代時已經比較老舊,而同期南非又因爲國際禁運難以獲得原廠技術保障,因此南非選擇同以色列進行合作對“幻影”進行改進。南非在改進設計時參考了以色列的“幼獅”戰鬥機,爲“幻影”3加裝了固定鴨翼、並採用了以色列的機載雷達,同時又採用了南非自行研製的機載導彈,這讓本已處於頹勢的“幻影”3又繼續爲南非服役了二十多年。

8、“布西姆”自行榴彈炮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印度、南非、德國、比利時

說起來,印度簡直是搞“混血”武器的專家,一個“阿瓊”坦克不但炮塔能和T-72拼湊,底盤同樣也沒浪費。由於印度在自行榴彈炮方面長期落後,印度向南非尋求合作、計劃將南非T6型自行榴彈炮的炮塔和“阿瓊”的底盤組合,新型榴彈炮被命名爲“布西姆(Bhim)”自行榴彈炮。“阿瓊”的底盤採用了德國的設計和柴油機,而T6配用的榴彈炮炮體技術源自比利時,這和波蘭的“蟹”式異曲同工。不過,與同樣是拼湊出來的“蟹”式不同,“布西姆”最終沒能投入生產。

9.ACV-SW步兵戰車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土耳其、美國、俄羅斯

美國的M113是一種非常成功的裝甲運兵車,在步兵戰車時代,這種M113被加裝了武器站成爲了AIFV步兵戰車。土耳其在引進了AIFV之後,與美國聯合對其進行了改進並加長,成爲了ACV步兵戰車。隨後,爲打開外銷市場,土耳其別出心裁地位ACV配用了俄羅斯BMP-3步兵戰車的炮塔和武器,改進後的型號稱爲ACV-SW,該車也是目前少有的結合了美俄兩國技術的步兵戰車。

10.“阿德南”預警機

盤點10款“血統複雜”的武器裝備

技術來源:伊拉克、蘇聯、法國、伊朗

鮮爲人知的是,伊拉克也曾經研製過大型預警機。上世紀80年代,伊拉克曾用伊爾-76爲載機、參考A-50的佈局配用法國雷達研製了“阿德南”預警機,不過這架伊拉克空軍僅有的預警機並沒在本國服役幾年,就在海灣戰爭時期逃往伊朗並被伊朗方面扣留,隨後進入伊朗空軍繼續服役,成爲伊朗空軍的第一架預警機。伊朗曾爲“阿德南”進行了一定的適應性改造,這使得“阿德南”成爲了目前技術來源最複雜的預警機。“阿德南”在伊朗同樣沒有服役太久,2009年在伊朗閱兵期間,“阿德南”與一架F-5戰鬥機相撞墜毀,這架經歷特殊的預警機就此畫上了句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