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葉英豪賈寶楠李奕昕、賈寶楠/專題報導2010/02/22全台掀起熱潮的自行車風,最近退燒,從去年下半年起,各廠牌經銷商業績就像雲霄飛車般,從雲端摔到谷底;不少在風潮中開的自行車店不敵虧損,紛紛歇業。

專業代理「美力達」自行車的「阿明」,倉庫堆滿了自行車,「如果有好友想買車,以前搶手的『冠軍一號』紀念車種,已從三萬多下殺到一萬多,還送禮券。」和之前生意搶手時意氣風發神情,天壤之別。

阿明說,去年父親節開始,就感受到「冷溫」來襲,父親節一向是自行車販售旺季,但去年業績狂掉四成;原以為年底前業績會回溫,「哪知客戶全都不見了」,現在新客戶非常有限。

「業績跌和同行自己害死自己有關啦!」他說,去年自行車風狂飆,許多代理商與店家「搶車」,向車廠狂下單,等到三、四個月後車輛配送到店,風尚變了,騎車的人不增加了,只好降價求本。

桃園縣大園鄉「捷安特」下游店家說,近半年來業績萎縮四成,甚至有部分店家撐不下去,紛紛關門,這種現象和品牌無關,全因客戶「突然不見」。

專業代理「功學社」小摺的李姓代理商說,去年小摺旺到不行,車一到店,外包紙箱還來不及拆就被搶光;如今業績退潮最明顯就屬小摺,展示間,要黑、要白各式車款一應俱全,「但沒人來挑車了」。

老字號業者功學社觀察去年台灣單車市場萎縮,認為是合理現象,反而看好愛用者信賴的品牌,市場回歸「正常」後可望穩健成長。

功學社經理黃銘松說,台灣單車市場每年需求八十萬至八十五萬輛,功學社、捷安特、美力達三大品牌市占率約四成;其餘由二線、三線品牌瓜分,多半只售萬元以下一般車款,「有六成的潛在客戶,所以不怕」。

展望未來,業者仍多抱持樂觀,捷安特北區營業處經理何健銘說,環保概念漸流行,單車是門檻低運動,市場會回穩。

【聯合報記者李奕昕/新竹市報導2010/02/22

不久前還紅翻天的多功能摺疊單車「小摺」,在這波自行車退燒中衝擊最大,銷量下跌逾五成,業者稱這是重蹈「蛋塔效應」。

捷安特北區營業處經理何健銘說,九十六年底國內興起單車環島風,加上電影「練習曲」走紅、油價上漲,小摺方便收納、攜帶的特性,引起搶購熱潮。去年遭遇金融風暴,單車產業整體下滑,各品牌小摺銷量至少下跌五成。

他分析,台灣已進入M型社會,六千元以下的通勤車是主力,兩萬元的高價公路車也有穩定市場,「就像會買LV名牌的客層大有人在」;反而是小摺等中段產品不見起色。

在新竹市開單車店的黃姓店長說,早期市面約只有十種小摺車款,買氣夯時暴增到近百種;後來惡性削價競爭,一些雜牌、小廠牌半價出清,消費者不見得懂品質,便宜的就買,反而衝擊有品質的大廠。

他說,行情好時店裡每月可賣出一二輛小摺,現在最多四十輛。就他所知,有小摺專賣店因無法分散風險到其他車種,只開半年便挺不住,關門大吉虧了上百萬元。

新竹市自行車同業公會前理事長鄭國雄說,小摺風行時,走進店裡的十名客人有九人問小摺;現在熱頭過了反而很慘,「店家的心都在淌血!」

他認為,單車熱潮衝太快,所以現在看落差很大,心態上應保持「當作是多出來的,就不會得憂鬱症!」

巨大老董特助:市場回歸常態  朝功能性發展

巨大機械集團董事長特別助理許立忠表示,只要推動節能減碳,「單車休閒就一定是主流」;目前只是回歸正常面,未來將朝「功能性市場」發展。

他表示,台灣以往一年單車銷售量約六十多萬輛,二○○八年達到高峰,年銷量高達一百卅萬輛,去年明顯下滑,數量比前年少接近兩成,但投入單車運動的民眾不減反增,預估單車市場回到常態後,每年銷售量可維持在一百萬輛左右。

他說,目前購買自行車民眾,除了新投入的單車族外,大都是不同功能需求的換車族;該公司針對登山、越野、公路賽,推出不同功能自行車,「只要講求運動健身、節能減碳,單車運動永不退流行」。

他 表示,即使是小摺,近年來也不斷推陳出新,有的還具有變速等登山功能,滿足不同消費者。隨車出遊成為熱潮,每逢星期假日,沿著陽明山區的公路,騎單車民眾 絡繹不絕,就知道單車運動沒有退燒,仍在蓬勃發展中。未來單車將朝代步休閒、運動功能等方向發產,只要好品牌,一定會贏得消費者信賴,單車銷售就能穩定發 展。

功學社經理黃銘松也認為,單車運動形成風氣,民眾因登山、競速、休閒等需求,無論新購、換車或買第二輛車,都會選擇老字號、信用佳的品牌。

他 表示,前兩年台灣掀起「不正常」單車熱潮,原本對單車沒感覺的民眾,或受朋友感染、或為了節能減碳、減肥,突然變成消費者,讓市場急速成長。去年功學社內 銷量跌一成,「是預估內的現象」,但未因銷量下滑而減產,每月生產一萬五千輛,內銷四成,「萬元以上高價車種不受影響,業績依舊嗄嗄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