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孩子出生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變化,可能有積極變化也可能有消極影響,因為孩子作為「第三者」的角色加入,破壞了原有的家庭結構,使得夫妻雙方不得不作出重大調整以適應新的需求。在調整中,計劃、傾訴、信任都有利於關係健康發展。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之間的紐帶」,孩子的到來會給我們的婚姻家庭增添快樂和幸福。但是前不久,有粉絲給我們留言說「為什麼養孩子的頭幾年是對婚姻的巨大考驗?」似乎,孩子的到來又為我們的家庭生活帶來了些許麻煩,那麼,孩子在父母的婚姻關係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對於婚姻關係會產生積極影響。

一項關於「孩子對父母婚姻的影響及其制約因素」(葉文振,2002)的研究發現,90%以上的夫妻認為孩子對婚姻家庭生活具有積極作用,如增加夫妻共同關心的話題、增加家庭樂趣等等。

但是孩子對於婚姻關係的促進並不適用所有家庭的整個生命周期。

1983年,加利福尼亞大學Belsky教授一項針對72對夫妻的縱向研究發現,從夫妻身份到父母身份的過渡,或者說在養育新生兒的頭一年裡,婚姻質量整體是呈下降趨勢的(Belsky, J., Spanier, G. B., Rovine, M.,1983)研究者通過夫妻訪談、問卷、家庭觀察等方式,分別對妊娠第三期到產後9個月夫妻的婚姻調適、婚姻功能及夫妻互動情況進行了測量,無一例外地發現了顯著的變化,且這些變化告訴我們,「生孩子」也許並不總是婚姻的救命法寶,相反,養孩子的最初幾年可能恰巧是對夫妻關係的一個巨大考驗。

那麼,為什麼一個看起來完全無害,甚至會在以後的日子裡會為家庭帶來無數歡樂的小嬰兒,在他/她初入人世的那段時間卻可能會給養育者的婚姻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害呢?

對此,家庭治療創始人維吉尼亞·薩提亞的解釋是:孩子作為「第三者」的角色加入,破壞了原有的家庭結構,使得夫妻雙方不得不作出重大調整以適應新的需求。而對於那些原本就沒有在夫妻關係中找到平衡位置的父母,在這種新的巨大刺激下,很可能面臨失調,表現為生理或者心理上的應激反應,抑或是兩種癥狀同時出現(薩提亞, 2006)。

另外一些學者嘗試從更微觀的角度進行解答,Belsky教授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現,照料嬰兒的工作使得父母們的家庭勞動(如換尿布、餵奶等等)變得更為頻繁,夫妻共同的休閑娛樂活動被迫縮減;積極互動日益減少,衝突矛盾卻與日俱增。這種情況下,出現「婚姻總體滿意度的下降」以及「對伴侶的愛意減少」也算是情有可原了。特別是對於妻子來說,這種變化尤為明顯,畢竟她們在家庭內部事務上所付出的時間精力以及在個人事業上的犧牲更大。

當然,大家不要因為「生孩子」可能帶來的婚姻風險而放棄「為人父母」這一重大而又特別的人生意義,畢竟玫瑰不會因為她的尖刺而減損一絲一毫的美麗,我們只是想善意地提醒你如何在摘取的過程中少受一些傷害。所以,想要成為父母或者初為父母的你,不妨:

有計劃的準備會使你更從容不迫。

「意外造訪」的孩子往往會讓沒有做好為人父母準備的新婚夫妻手忙腳亂。同時也有研究發現,由新生兒出生所造成的婚姻的變化模式(如婚姻質量加速下降/線性下降/無變化/小幅上升)受多種因素影響,而這些因素大部分在嬰兒出生前即可被識別(Belsky, J., Rovine, M.,1990)。這意味著你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找到這些關鍵影響因素並提前做好準備和預防

互相傾訴你們對彼此意味著什麼,以及對對方的期望。

巨大的壓力之下你們很容易感到疲憊並開始相互埋怨和推諉,恰當、充分的溝通能夠讓你們相互理解並且支持彼此共同走過這段艱難的時光。可以每天或者每周安排一些固定的時間來做對彼此很有意義的事情。

讓你信任的人適當幫你分擔一些照顧孩子的工作。

這樣你們可以暫時從父母的身份中釋放出來而去享受屬於你們的二人世界。如果選擇讓一方或者雙方的父母幫忙照顧,同時要注意原生家庭對新家庭過度干擾的風險。

參考文獻:

葉文振. (2002). 孩子對父母婚姻的影響及其制約因素. 學術評論(8), 61-64.

薩提亞. (2006).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Belsky, J., Spanier, G. B., Rovine, M. (1983).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marria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the Family, 45(3), 567-577.

Belsky J, Pensky E. Marital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988;12:133–156.

Belsky, J., Rovine, M. (1990). Patterns of marital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pregnancy to three years postpartum. Journal of Marriage the Family, 52(1), 5-19.

作者:馬清清

相關原文:孩子是婚姻的救命法寶嗎?

原文轉自公眾號「婚姻家庭研究與諮詢中心」(familybnu),婚姻家庭研究與諮詢中心隸屬於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院方曉義教授的「中國婚姻家庭研究小組」。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ID:bnupsychology)」,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出品,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


首先,前提是你必須要明白家裡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然後,堅守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大於父母關係。當出現問題或矛盾的時候,先和老婆商量著來,盡量保持夫妻間意見一致,除非老婆太太過分的除外。

深有體會。。。。。婆媳關係就不提了,我跟我妻子之間沒這個問題。因為沒跟家長住一起(住一起的話很麻煩,就算是我跟岳母住一起,也是各種互相煩....這還是建立在我娘跟我岳母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婆婆好岳母的情況下,那種奇葩婆婆岳母我表示完全無法想像)....

客觀來說,作為父親,我特喜歡我前幾天剛一周歲的女兒,特別可愛...陪著玩的時候挺有意思的。但是........作為丈夫,老子恨死那傢伙了,用老子的錢,分老子的愛,花老子的時間,還暴躁..........跟老婆一起給孩子喂飯的時候鬥智斗勇。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時間精力特別拮据,一點點沒做好,雙方的矛盾就會被放大........以前事情沒做好,我老婆也不會說什麼,最多就是說兩句。但是因為孩子,我老婆的身體狀況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當然我也是,每天也是12點睡6點起...)嚴重影響她的情緒,然後她也不可能把情緒發泄給孩子,所以我成了出氣筒....好吧,我有情緒的時候就很無奈了。

我也不知道怎麼調整比較好,只能一步步看了,,知乎上那些男男女女的破事,我基本上都沒遇到或者遇到了都解決了,用大家的話說就是得到了愛情....

但是孩子問題真的頭大。只能希望再堅持兩年,孩子會好帶一點吧。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我家就是這種。自己是個對物質比較淡漠的人,生活比較簡單。我和老公是結婚8年才生孩子的,夫妻感情特別好,沒有吵過架,三觀也很合拍。我和公婆接觸不多,婆婆不是個能幹的人但是很善良。

生完孩子,我TMD簡直想和老公離婚啊有沒有!月子里覺得婆婆簡直讓人無法忍受,和老公大吵一架後把婆婆送回了老家。

現在孩子快三歲了,整個家庭已經回到了之前的和諧狀態。

回想和反思,還是能想明白其中的原因的。很多都來源於母親對孩子本能的保護,以及剛做母親時的無措困惑和高發的抑鬱。母親和孩子見面之前,已經在一起了9個多月,她早已進入了媽媽的角色。父親不同,往往要等小孩生下來好幾個月才能進入父親的角色。在這段日子裡,父親很難里理解新媽媽的痛苦。生孩子之前可以逛街可以買買買可以刷劇,生完之後只能有些手足無措的抱著一個軟軟的小孩,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啊!為什麼衣服總是被不知道什麼時間流出來的奶弄濕,為什麼腰疼手疼,為什麼有奶的時候孩子不吃,孩子哭了又沒奶了,為什麼母乳不夠吃缺天天堵奶,為什麼孩子不好好睡覺,我該給孩子買什麼奶粉,買什麼衣服,那種紙尿褲好用,孩子黃疸什麼時間能退完?我什麼時候能睡上囫圇覺?吃,玩,哄睡,2-3小時一個循環,我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把孩子哄睡後,我就那樣看著他,等他醒來,進入下一個循環。

而孩子的爸爸,不能夠理解我的感受。他也不明白我的母乳是怎麼了,他也不知道該拿孩子怎麼辦,他要上班所以夜裡要休息好,他不關心孩子的奶粉紙尿褲衣服在哪買最安全性價比最高。他不能夠做我的幫手,開導我,甚至不覺得自己生活應該有什麼改變。

於是,我就有些抑鬱。就是那種自己孤零零的在一個孤島上,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感覺。特別無助。那會就特別討厭老公,覺得他不是個合格的丈夫和爸爸,不再是能夠和我攜手度過難關的人,看著就討厭,幹嘛不離婚!

和婆婆的矛盾更大。她不會照顧人,她不會做飯也不會帶孩子,孩子哭了她只會焦急的跑過去問怎麼了,其他什麼也做不了。婆婆不是個能幹的人我知道,之前能接受,現在卻接受不了。全世界都沒有能幫上我的人。

最後是怎麼走出來的呢?我算是個努力的人吧,很努力的學習怎麼做媽媽,聽課,買書看,搞明白小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的恐懼無助越來越少,逐漸的也適應了做媽媽的節奏。小孩慢慢長大能和你互動,他的每一個進步都能讓你獲得巨大的快樂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老公在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也終於進入了爸爸的角色,他會負責喂夜奶,會給孩子洗澡,換紙尿褲,會逗孩子玩,孩子生病了我們一起照顧。我們終於從小兩口過渡到了幸福的三口之家。至於婆婆,我們仍然是分開住的,已經不生她氣了,因為已經不需要她了,她對孫子也是那麼的喜歡。

說了這麼多,我想你已經知道做為丈夫該怎麼辦了吧?是的,多看書學習,和已婚育的女同事取經,知道並了解生育對妻子生活帶來的改變,與她共情,多多參與孩子的養育。哪怕做不好被妻子罵,也不要生氣或放棄,要努力做得更好。一切改變和痛苦,和妻子一同承受。如果婆婆不能夠很好的照顧妻子,或者有矛盾,可以先逃避一下,分開住一段時間,小兩口適應了之後再接老人來。忙不過來先請個月嫂育兒嫂。不懂怎麼養小孩,就多學習。能在這個階段很好的處理婆媳矛盾的男人,非常非常少了。


以我的角度來說說吧。

孩子出生後第三天出院,回家的途中我和婆婆坐在后座,老公開車。虛弱的我靠在后座只想睡覺,婆婆一個人碎碎叨叨的在說話。

婆婆:你知***(我老公)以前的女朋友不?

我:不知道。(無力吐槽)

婆婆:她那個女朋友是大學的校花,長得很漂亮嘞!家裡開廠子的,很有錢。來我家住過,很勤快,我去做事她就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省略我不記得的部分)

我:哦,那怎麼***沒和她結婚,要找我?

婆婆:她就是下巴太尖了,克夫。(轉頭看向我)你就是眼睛太大了,窮鬼。

我:那早知道我和***不結婚生孩子,讓您再挑一挑了。(這是我那時候沒說出的話,我那時候剛生完孩子,心裡脆弱,已經眼淚都出來了)

我老公沒想到自己的媽這麼……白痴。看我狀態不對,直接怒吼:不會說話就把嘴巴閉緊!

嗯,看我老公凶他我就不哭了。

你看,為什麼關係緊張?因為生了孩子都在一起照顧孩子就會有糾纏,兩個以前不熟的女人在一起生活就一定會有矛盾。作為老婆的我們沒辦法對婆婆怎麼樣,畢竟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何況愛屋及烏。只要老公位置擺得正,誰還有怨氣。

你要做的:

1、多陪老婆少玩手機,多帶孩子少玩手機就可以了。在婆婆那兒受點委屈,因為你的表現也會包容一些。

2、多在媽媽面前表現愛老婆的行為,你媽也會愛屋及烏,甚至因為你對老婆好而格外寬容老婆的小脾氣。

3、對你媽做的一些事多表揚,飯菜做的好吃,孩子帶的好,強調這些是我媳婦兒說的。常用語:媽,我老婆說你……搞得好吃!我老婆說你把寶寶帶的乾淨,省心了好多!媽,我老婆說幸虧有你幫忙!

以上,能想到的就這些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