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香蓮》

北宋年間,陳世美進京應試,考中狀元,被招駙馬。其家鄉連年荒旱,父母去世,妻子秦香蓮,今湖北丹江口人,攜兒女進京尋夫,闖宮遭逐。丞相王延齡憐之,試圖讓秦香蓮在陳世美壽辰之日扮成歌女席間彈唱以助破鏡重圓,不成。王延齡授秦香蓮紙扇,暗示其到開封府告狀。陳世美派家將韓琪追殺,韓終放走秦香蓮母子,自刎……秦香蓮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陳世美”殺妻滅嗣”,包拯將陳世美召到開封府,好言相勸,話不投機。令秦與對質,陳世美自恃國戚,強詞狡辯;包拯怒欲鍘之。……皇姑、太后聞訊阻刑……包拯不顧,鍘死陳世美。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秦香蓮》,又名《鍘美案》,是目前戲曲舞臺上最流行的劇目之一,據記載此劇原始版本是梆子戲《明公斷》。1953年中國戲曲研究院參考地方劇加以改編,增加首尾。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此劇是梆子、皮簧劇種廣泛上演的劇目。1953年,中國評劇院移植演出,深受歡迎。劇本由邱忻、莊良生整理改編,趙戈楓、席寶昆等導演,賀飛、楊培音樂設計,小白玉霜飾秦香蓮,魏榮元飾包拯。此後,各評劇團及很多劇種相繼移植此本。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2.《花爲媒》

《花爲媒》改編自古典名著《聊齋志異》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評劇經典劇目,喜劇。最初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改變爲舞臺劇,後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1963年拍攝爲戲曲電影。由方熒執導,吳祖光編劇,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段愛情故事。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劇名的意思是“以花爲媒”。風格幽默,唱詞優美。幾個高潮或著名唱段爲:報花名、菱花自嘆、鬧洞房。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王少安壽誕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與表姐李月娥相見,互訴衷情,並贈羅帕定終身。李月娥走後,王母託媒人阮媽爲俊卿說親。阮媽來到張家,張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雙全,一說便妥,但王俊卿心愛表姐月娥,不允張家親事,並憂慮成疾。王母又託阮媽到李家說親,月娥與李母喜出望外,惟其父李茂林則說王俊卿輕狂,不懂禮教,頑固拒婚。王俊卿聞知與李月娥的婚事不成,病情更重,王母愛子心切,心焦如焚。阮媽獻計去張家花園相親,以爲王俊卿親眼看見張五可的才貌後便會答應,但王俊卿病重,不能前往,乃請其表弟賈俊英代爲相親。賈俊英代替王俊卿前去張家花園相親。張五可恨王俊卿拒婚之情,但見賈俊英英俊文雅,心中之恨,頓時雪化冰消,並贈紅玫瑰,私訂終身。賈俊英將張五可私贈的紅玫瑰轉送表兄,倍加讚美張五可的才貌,但王俊卿拒不接受,並將紅玫瑰扔在地上。阮媽又向王母獻策,先將張家小姐娶來,待王俊卿看到如花似玉的張五可,病必好。王母只好應允,於是婚事商定,定期迎娶。李月娥得知,痛苦萬分。李母溺愛其女,乘李父不在家中,採納了二大娘冒名送女之計,搶先將李月娥送到王家與王俊卿拜堂成親。王俊卿以爲新娘是張五可,拒不拜堂。當他聽說新娘是表姐李月娥,頓時心花怒放,疾病痊癒。待張五可的花轎前來,他們早已拜完花堂。張五可聞知此事,心中大怒,立即闖進洞房,質問王俊卿。阮媽見狀,無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正當此際,突然發現賈俊英,隨即將他拖入洞房,於是真相大白,兩對有情人各遂心願。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3.《劉巧兒》

《劉巧兒》,中國評劇作品。作者王雁。據1943年袁靜劇本《劉巧告狀》和說書演員韓起祥的說唱《劉巧團圓》改編。解放後,中國評劇院將其編爲評劇《劉巧兒》,由著名演員新鳳霞主演,隨後又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使“劉巧兒”的故事傳遍全國,甚至還推動了第一部《婚姻法》的宣傳普及。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農家少女劉巧兒(新鳳霞 飾)人如其名,心靈手巧,貌美如花,純樸善良。她自幼經父母包辦許配給鄰村趙家莊的趙柱兒,但是巧兒在勞模會上喜歡勤勞憨厚的小夥子趙振華(張德福 飾),於是心中暗下決定,要回家敦促父親退掉婚約,自主結婚。與此同時,大地主王壽昌垂涎巧兒美貌,遂慫恿劉媒婆找到巧兒爹劉彥貴。巧兒爹貪圖王財主的財禮,故在女兒面前謊稱趙柱兒是個不學無術的二流子,此言甚合巧兒之心,於是趙劉兩家婚約取消。但是巧兒很快便得知父親將自己許給了王財主,而她和趙振華的誤會也終於大白天下。巧兒自己作主與柱兒訂親。劉父到縣政府告狀,地區馬專員用羣衆斷案的方式解決了這宗案件,使巧兒的婚姻如願以償。全劇反映了青年男女對自由婚姻的大膽追求。劉巧兒形象突出,性格開朗奔放,清新可愛。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4.《楊三姐告狀》

《楊三姐告狀》是一出觀衆非常喜歡的評劇名劇。這個劇已有七八十年了,是評劇前輩成兆才先生根據民國初年的真實事件創造編寫的。評劇演員學戲必須先學這齣戲。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1918年,河北省灤縣的暴發戶高貴章的六兒子高佔英娶楊二姐爲妻,又與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姦。楊二姐發現後苦苦規勸,高佔英不但不聽,反而將楊二姐殺死。楊三姐隨母親到高家探望,得知二姐已死,三姐懷疑二姐是被殺害的,於是狀告縣公署。高佔英收買了貪官牛成,楊三姐三闖公堂卻不得結果,於是到天津直隸高等檢察廳上告。楊廳長帶人挖墳驗屍,可高價父子又收買了驗屍人。楊三姐陳述自己告狀的過程,驗屍官深爲感動,當場交出高家行賄的贓款。高佔英被處決,楊三姐爲姐姐報了血海深仇。

《楊三姐告狀》1980年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製的電影,中國評劇院一團參與演出,參演人員有谷文月、趙麗蓉、王景明、張秀蘭、張彥生。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5.《祥林嫂》

童養媳祥林嫂在丈夫死後,婆婆逼其再嫁,她逃至魯家幫工,後被發現,搶至山中與賀老六成親。數年後賀疲病而亡,孩子又被狼叼走。祥林嫂只得重回魯家。因兩次守寡,爲主人所厭,她將積蓄兩年的工錢捐了門檻以期“贖罪”,卻仍被魯家逐出,在一個除夕之夜,倒斃在風雪之中。

本劇是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李憶蘭、鑫豔玲、馬淑華的代表作。

繼《劉巧兒》之後,新鳳霞在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創作的評劇《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會受盡摧殘迫害的勞動婦女祥林嫂的藝術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現了深層次的藝術魅力,進一步發展了新派演唱藝術。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6.《小二黑結婚》

根據趙樹理的同名小說改編。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據地的小山村裏,民兵隊長小二黑與同村姑娘於小芹相愛,卻遭到雙方父母的反對。二黑的父親二諸葛還私下裏給二黑收了個童養媳;小芹的母親三仙姑由於貪財,逼小芹嫁給吃喝嫖賭的吳廣榮。一天夜裏,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終身大事時,卻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等捆住,藉機陷害。幸得區長及時趕來,逮捕了一向欺壓百姓的金旺,當衆教育了二諸葛和三仙姑,並批准了小二黑和於小芹結婚,有情人才終成眷屬。

1962年,毛主席看了評劇《小二黑結婚》的影片後,稱讚它“講明理,通神韻”,對劇中三仙姑的飾演者趙麗蓉的表演更是讚賞有加。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7.《小女婿》

評劇代表劇目,改編自戲劇家、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學者李健吾(1906-1982)解放前寫的最後一部創作劇本《青春》;著名評劇大師韓少雲、小白玉霜的代表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小女婿》的劇情是楊登夫妻長女香草,與青年田喜相戀,楊發阻攔,還有楊快腿挑撥離間,楊發強迫香草嫁給比她小11歲的女婿,香草無奈嫁了,過門三天回家時,香草決定衝出牢籠,到公社要求離婚,在村支書的幫助下香草終於與田喜結婚的故事。

小白玉霜的“鳥入林”一段也成爲白派最具代表性的名段之一。

鳥入林,雞上窩,黑了天哪,楊香草守孤燈左右爲難, 我心裏千頭萬緒方寸已亂 ,就好像腳踩兩隻船,田喜哥待我好,我們情意相戀,他叫我跟他走就在三更天。我有心找區長求他來公斷,怕的是村裏的人說些個笑談 ,倘若是到區上三堂對案,我的爹人才兩空定把臉翻,他一定又與我把骨肉情隔斷, 這一來,我的娘她定把急添 ,我前思後想拿不定主見 ,忽聽得梆聲響到了二更天,想起來出嫁的日子就在眼前,聽人說羅寡婦也是一個老封建,老一套的舊禮法做媳婦更難,我與那姓羅的毫無有情感,絕不如田喜哥我們兩個投緣,田喜哥實心實意地把我戀,我若是另嫁他定然辛酸,倘若憂慮成疾後悔遲晚,我豈不是害了一個好青年。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8.《楊乃武與小白菜》

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間,楊乃武與葛畢氏被懷疑通姦殺夫,在刑囚後認罪,身陷死牢,含冤莫雪。此案驚動朝廷,在數度更審後雖還予清白,然而兩人受盡酷刑折磨的悲慘遭遇仍令人不勝唏噓。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9.《包公三堪蝴蝶夢》

評劇劇目,系根據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名著《包待制三勘蝴蝶夢》改編。主要講述了皇親葛彪,依仗權勢,橫行鄉里,長街縱馬,將王老漢撞傷,並將其打死。王的三個兒子與葛辯理,雙方動起手來,羣毆中王之三子失手將葛打死。葛府將王氏三兄弟送至縣衙,判以死罪。母親王孟氏爲討公道,告至包拯臺前。案情複雜,使包拯左右爲難。蝴蝶仙託夢與包,令包醒悟,秉公辦案,使王氏母子終得團聚。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該劇是天津評劇院優秀傳統保留劇目,在上世紀50年代,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鮮靈霞主演過該劇,其獨特的嗓音演繹出王孟氏善良、堅毅的舞臺藝術形象,此劇在1959年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半個多世紀以來,《包公三勘蝴蝶夢》一直是天津評劇院的品牌節目。另外中國評劇院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小白玉霜喜彩蓮魏榮元也善演此劇。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10.《黛諾》

解放初期,雲南德宏地區幫獨寨的景頗族姑娘黛諾從小失去父母,成爲早崑山官的家奴,日夜爲山官幹活,受盡折磨。黛諾長大後,早崑山官要以九頭牛的代價把她賣給勒亂做媳婦。黛諾不從,早崑山官把她捆在樹上打得遍體鱗傷,但她毫不屈服,磨斷繩索,乘機逃到山下。下山後黛諾蜷伏在傣族人的竹籬下,舉目無親,無路可走。在茫然之中,黛諾看到一輛輛解放軍軍車駛過,心中豁然開朗。她偷偷躲在汽車裏,隨車來到解放軍駐地醫院。醫院李醫生把她收留下來。黛諾受盡封建山官制度折磨,來到解放軍這個大家庭中,第一次受到尊重,第一次感受到階級友愛的溫暖。在李醫生和同志們的幫助下,她逐漸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工作組來到景頗族的幫獨寨,幫助景頗族人民進行土地改革。

早崑山官表面上接受改造,暗地裏破壞景頗族和解放軍的關係,造謠說黛諾是解放軍搶走的,使寨子裏的人們不敢接近工作組。文帥老爹的孫子勒丁和黛諾一起長大,感情很好,勒丁聽了謠言,信以爲真也不相信工作組。工作組在隊長王達和李醫生的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以實際行動改變了景頗人的看法。李醫生給董木娜的孩子看病,和寨上的受苦人一起參加勞動。不久,黛諾從醫院學習回到山寨,剛到山寨就被早崑山官捆了起來,山官准備將她打死。李醫生及時趕到,砍斷繩索,警告早崑山官今後不許他再打罵羣衆、隨便派工派租,欺壓羣衆。這件事工作組給羣衆撐了腰,羣衆開始相信工作組,再也不怕早崑山官了。爲與早崑山官進行鬥爭,山寨成立了生產組,黛諾被選爲組長。生產組在黛諾和文帥老爹的領導與帶領下,開田種稻,改變了當地刀耕火種的方法。早崑山官爲維護自己的利益,利用迷信,阻止開田,破壞生產組。黛諾帶領羣衆與之鬥爭。早昆見搗亂未成,又進行搶婚,指使勒亂把黛諾搶走,並藉機煽動幫獨寨和弄崗寨打冤家。李醫生揭露了敵人的陰謀,弄崗寨的早扎山官和羣衆制止了勒亂的搶婚行爲,並且把黛諾交給幫獨寨,使兩寨完滿地解決了糾紛。早崑山官的陰謀,被羣衆當場揭露。王達同志最後宣佈,政府決定徹底廢除山官制度,在各村寨進行基層選舉。幫獨寨經過選舉,建立了村政府,黛諾被選爲村長。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大師花派創始人花淑蘭代表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11.《謝瑤環》

地方戲中除碗碗腔的原版之外,評劇名家花淑蘭根據京劇移植的同名劇目聲震劇壇(移植於上世紀60年代)。此劇的唱腔充分體現了花派的特色:激越中不失柔美,豪爽中蘊涵細膩,“花園”和“大堂”兩折精彩絕倫。

謝瑤環是唐江南人士,女,十四五歲被選入宮,武則天稱金輪聖神皇帝時任尚儀院司籍女官。樑王武三思得報:蘇州農民逃往太湖謀亂,武三思與來俊臣極力主剿,謝瑤環以此係豪強兼併土地所致,力主安撫,徐有功深然其說,旋又爭辯於武則天駕前,武則天雖未置可否,確認爲謝瑤環見識勝於男子,傳旨謝瑤環,改名謝仲舉,賜尚方劍巡按江南,並命“凡侵奪民田魚肉百姓者,勳戚貴胄一不寬貸。”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謝瑤環到蘇州,與蘇鸞仙便服私訪,隱察民間疾苦,適有袁行健,因其父被酷吏周興陷害,斬首洛陽,改名阮華,逃亡在外,曾追至嶺南道上殺了周興,訪友不遇,困居蘇州。一日遊伍員廟,適逢武宏蔡少炳強搶民女肖慧娘,行健不平,擊散豪奴,與武宏等訴諸公堂。行健並舉發武宏強佔農民永業田,徵收銅鐵各款。瑤環勸武宏和解,武宏侍父勢咆哮公堂,瑤環怒,斬來俊臣異父兄弟蔡少炳,杖責武宏。一時人心稱快,但以此結怨。武三思、俊臣合詞誣瑤環通敵謀反。俊臣並慫恿武三思曲解武則天口諭,聯翩南下,將加害於謝瑤環。謝瑤環見袁行健英挺慷慨,抱負不凡,初則八拜訂交,後因月夜花園與鸞仙吐透南來鬥志和愛慕行健之意,被行健所聞,兩人遂成永好。

當行健與武存厚同往太湖勸慰農民回鄉時,瑤環被武三思、來俊臣拘審。武則天因瑤環密奏,對三思等誣控,疑信參半,後因龍象乾千里告密,又發現三思、俊臣矯制南下,因即與徐有功等密幸江南,則天到達時,瑤環已被嚴刑致死。則天因生平與豪門貴族爲敵,而自己的子侄與近臣卻走上豪門貴族的道路,極爲痛心。命徐有功嚴查此案,誅來俊臣貶武三思、追贈瑤環定國侯,禮葬吳江東岸。

由於中國人有一種傳統思想——大團圓,因此通常的演出時不會演謝瑤環被害,而是該劇會被演成謝瑤環被武則天從牢中救出,來俊臣被斬,以一個大團圓的形式收場。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12.《打金枝》

劇寫唐代,汾陽王郭子儀壽辰,七子八婿前去祝壽,唯三兒郭曖之妻昇平公主恃尊未往。郭曖忿極回宮,夫妻爭理,怒打公主。公主入宮,向父皇哭訴委屈,郭子儀綁子上殿請罪。唐代宗念郭氏父子有功於朝,不予治罪,反將郭曖連升三級。汾陽王得慰,郭曖夫妻亦重歸於好。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打金枝》評劇整理改編劇目。1954年由錦州評劇團根據同名晉劇演出本改編。主要演員:筱俊亭。(飾皇后)、郭少樓(飾郭子儀)、王豔雙(飾金枝)、裴慶昌(飾郭曖)。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13.《花亭會》

新科狀元高文舉,才貌出衆,丞相強迫招贅,假冒高文舉字跡偷將家書改爲休書。文舉前妻張美容,尋夫入京,中途不料遇盜,歷盡萬苦才走到京城,賣身到相府爲婢,充當使女。後,聞丞相查知美英身世,百般虐待,將她打入花園澆花。某夜,文舉花亭攻讀,美容夜哭,文舉尋聲相見。詢其姓名,始知爲結髮之妻,夫妻團聚。

14.《楊二舍化緣》

楊二舍幼年曾與燕山王懷之女王美榮定親,二舍父母下世,備受伯父虐待,對虧堂妹幫助,由管家張寬隨同逃出家鄉,奔赴燕山投親。途中,又被張寬謀害,幸遇樵夫將他救下。張寬得行李錢財後,冒名去王府投親,王懷不辨真僞,即款待收留。不久,楊二舍趕到王府,因衣服襤褸,反說他冒認姻親,被亂棍逐出。

楊二舍走投無路,在關王廟棲身,一日,出外化緣,路過王府花園後門,不禁怒從心起,痛斥王懷不義。恰巧王美榮在花園遊玩,聞聲登上牆頭探望。二舍說明來歷,二人相認,傾述衷腸,當夜又在花園相會,王美榮資助二舍進京赴試。後二捨得中狀元,與王美榮完婚,張寬受到應有懲罰。

15.《劉伶醉酒》

傳說魏晉年間,濱州地帶有一好酒的劉伶,酒仙杜康奉玉帝旨意前來度化劉伶成仙,從而演繹出劉伶醉酒的故事。

評劇小生代表劇目,評劇小生名家劉小樓、李福安、洪影、周連生等都善演此劇,鄭桂芳老師也曾反串此角色,目前比較流行的是洪派版本。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16.《楊八姐遊春》

宋時某天,楊八姐與九妹到郊外春遊,恰遇聖上宋仁宗與包大人等出宮也來遊春,宋王看上楊八姐,派包大人到楊府找佘太君提親,佘太君要彩禮,激怒宋王,並劉文進去搶親,楊門女將奮起抗金.宋王最後回心轉意。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瀋陽評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筱俊亭移植改編了《楊八姐遊春》,從此開創了評劇老旦筱派藝術,此劇也成爲了筱派代表劇目。中國評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花月仙也善演此劇。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評劇十六部經典劇目
相关文章